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电类专业的工程技 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特点:
对测量原理的讲解侧重基本概念,深入浅出、易懂
对测量方法的讲解侧重归纳和比较,简明、易学
对测量仪器仪表的讲解侧重其工作原理及典型操作,有的放矢,易会
对误差分析定量与定性结合,并辅以理论分析,易用
本书按照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教学要求编写,内容包括:绪论、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测量用信号发生器、模拟测量、数字测量、时域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量及现代电子测量。本书在素材选取上注重系统性、先进性和实践性。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适用面广,既注重基本原理和必要的理论分析,又力求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同时也突出工程上的实际应用。
目录
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 绪论
1.1 测量与计量
1.1.1 测量
1.1.2 计量
1.2 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特点
1.2.1 电子测量的意义
1.2.2 电子测量的特点
1.2.3 电子测量的内容
1.3 电子测量方法
1.3.1 按测量手段分类
1.3.2 按被测量信号的性质分类
1.3.3 按测量系统的性质分类
1.3.4 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
1.4 电子测量技术
1.4.1 电子测量的变换技术
1.4.2 电子测量的放大技术
1.4.3 电子测量的比较技术
前言
本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面向工程应用的专业课,学时不多,但承接先前课程的概念多,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及新工艺也多,如何精选内容、组织教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20多年来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研究,使我们感到电子测量技术博大精深,我们将本教材编写视为创新性的工作,希望在立足于吸收国内外众多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反映我们对电子测量技术学习讲授,指导研究生和从事科研实践的成果与体会。严谨、求实、创新是我们编书的基本原则,使本书可读性好、学术性强、实用价值大是我们的目标。
本书力求内容丰富、叙述精炼,尽量反映当代测量技术的新成就,有利于教学使用,因此对测量原理的讲解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自学,突出基本概念;对测量方法的介绍侧重于归纳、比较,突出简明、实用;对测量仪器仪表讲清工作原理框图,不过多涉及单元内部具体电路,突出常规、典型、操作使用;对误差分析多做定性说明,必要的数学推导简明扼要、结论醒目明确,便于读者掌握。为了教和学的方便,本书各章最后均配有小结与习题。因此,本书内容体系结构具有科学的合理性和鲜明的先进性,同时突出工程上的实用性。为了深入掌握好本课程的内容,必须完成相应数量的习题,并在实验室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训练,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本书在选材上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全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适用面广,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科技人员自学参考,还可作为各类成人职业教育的培训教材。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束长宝、陈万陪、夏梅珍、郭志波参与了“虚拟仪器”、“频率的模拟测量”、“分贝的测量”和“合成信号发生器”等内容的编写工作,袁峰、吴震宇、师文和刘彩云在校稿、制作电子课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书的内容除了包含我们的某些科研成果之外,还选取了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的编著工作得到扬州大学出版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五”重大项目(20299030)子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714501)子课题、教育部生命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ACLS08002)、扬州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K0313090)、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的资助。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杜宇人
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