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Electronic Commerce
- 原出版社: Prentice Hall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电子商务与电子市场导论
第1章电子商务导论
开篇案例戴尔公司利用电子商务获得成功
1.1电子商务:定义与概念
1.2电子商务的框架、分类和内容
应用案例1-1想从网上购买巧克力吗?请到Godiva.com一试
应用案例1-2波音在全球协作下改变了其经营性质
1.3数字化革命推动电子商务
透视与辅读1-1有趣且独特的电子商务应用
1.4商业环境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1.5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
1.6电子商务的优势与不足
透视与辅读1-2 电子商务加强国家安全
1.7社交和商业网络
应用案例1-3MySpace:世界上最流行的社交网络网站
1.8数字企业
小结
管理问题
研究主题
译者序
对生存在信息时代的每个人而言,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信息时代为人类提出的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易方式、沟通方式,还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乃至整个生存观念都发生了根本变革。对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而言,电子商务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把企业推向全球更大的市场中让世人瞩目,同时也意味着一个企业即使只在一个区域性市场生产和销售,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因为电子商务真正使全球经济实现了一体化,购买者只需轻点几下鼠标就可以轻易更换供应商。
本书作者埃弗雷姆·特班、戴维·金等人是电子商务学术领域的知名学者和社会知名的资深专家。本书以生动清晰的语言表述,以及详实鲜活的商业案例,从管理视角展现给读者一个完整、系统的电子商务知识体系框架。在此之前,我曾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工作多年,也曾拜读过数十部电子商务的相关教材,但当我从出版社手中接过特班等编著的这本《电子商务:管理视角》时,仍被教材中新颖的内容和生动的案例所深深吸引和打动。和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我认为本书更突出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和优势:
1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本书最令人欣赏之处在于作者给出的系统、清晰的内容组织结构。全书内容清晰简洁、组织有序。它不仅较为完整地涵盖了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管理和技术层面的知识内容,而且将各部分内容之间非常巧妙地连贯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系统性极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能使读者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构建起一个清晰、完整的关于电子商务的知识体系。
2技术与管理的高度融合。本书与其他电子商务同类教材相比,其显著优势还在于它不仅涉及大量电子商务的最新技术与应用实施,同时还始终贯穿从管理视角聚焦于电子商务的战略、运营与盈利模式,以及管理相关问题的讨论。这对于从事企业运营的管理者而言,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在学习电子商务相关技术与应用知识的同时,将其与管理高度融合。它将成为企业管理人士叩开电子商务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3详实、生动的实战案例。全书插入大量实战案例,这些案例中的许多都是引自世界知名企业和网站,内容详实、语言生动,对读者深入理解书中相关理论和实践参考大有裨益。与其他教材选用案例有所不同的是,本书在介绍电子商务成功案例的同时,还引入了一些失败案例,并且分析了其失败的原因。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将给予读者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警示。
4充实、多样的教学辅助。本书写作体例新颖,其充实、多样的教学辅助素材为采用本书开展教学的师生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教学环境。除了教材本身的知识内容外,网络资源、练习题和其他相关参考书目作为有效的补充。同时作者还提供了一些研究附录以及各种论题的参考书目,这些都为教材使用者和教师提供了有力的教学辅助支持。
5新颖、前沿的视角引申。在本书每一章的最后,作者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建议性的研究课题,这种引导性阅读的形式在一般教科书中还是较为鲜见的。这些都是从前沿性、新颖性的视角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有助于读者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引申性思考与研究,为从事电子商务领域研究的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书新版与2006年版对比,前者在某些章节的内容上做了较大变更,增加了对一些新议题讨论的比重,如社交网络、新商业模式、广告模式和策略、电子供应链策略、商业计划等。同时,在附录内容上也有所拓展,强化了对电子商务模式及其商业计划与分析方法的学习内容。这些都为读者紧密跟踪电子商务最新学术发展前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
总而言之,我认为本书无论从知识范畴,还是写作体例与内容的组织视角来看,都是一部十分优秀的现代技术与管理的教科书。它适用于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尤其适用于具有一定管理实践经历的MBA学生和企业管理人员了解电子商务这一新兴领域,并将其作为竞争法宝,灵活掌握并运用电子商务的工具和策略,在企业竞争和生存中获取竞争优势。
本书的翻译团队主要由南开大学商学院的教师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组成。借此衷心感谢我的翻译团队成员,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和学业的同时,他们为本书翻译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其中,严建援教授主要负责第1~9章的翻译工作;刘建副教授主要负责第10~18章的翻译工作。赵芳参加了第1和第7章的翻译;李庆超参加了第2、第8、第12和第18章的翻译;鲁馨蔓参与了第3、第10、第15和第18章的翻译;刘文婷参与了第4和第6章的翻译;何晴参与了第5、第11和第14章的翻译;邬翔参与了前言、目录以及第9、第16和第18章的翻译;曹锐参与了第13、第17和第18章的翻译。全书统稿和校对工作由严建援、赵芳、刘文婷等共同完成。
虽然我们期望通过努力尽可能好地展现和保持作品的原貌,但因译者水平有限,在翻译中仍难免存在不足与瑕疵,敬请广大读者原谅并批评指正。
2010年3月于南开园
前言
电子商务描述了一种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交易方式。它是一种通过电子网络购买和出售产品、服务与信息的过程。某些电子商务应用模式,比如在互联网上买卖股票和机票,发展非常迅速,超过了非网络交易。但是,电子商务并不只是购买与销售,还包括电子通信、相互协同以及发掘信息(有时候也被认为是电子业务,即ebusiness),以及网络化学习、电子政务、社交网络及其他方面的应用。电子商务必将对世界大多数地区的商务、专业学术产生显著的影响,当然对人类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2005-2007年以Web 2.0的出现为特征,将电子商务的界限从交易、信息搜索和商业目标的确定扩展到对个人生活的支持,然后又回到商业,这是因为公司正在采用为个人设计的社会计算技术(例如博客、维基、文件共享和社交网络)来提高操作的效用和效率。
弗雷斯特公司的研究表明,社会计算给我们带来的便捷联系不仅对存在于商业世界外部的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社会计算的普及,弗雷斯特认为,人们更多的是互相之间获取信息,而不是从像主流媒体和公司那样的组织中获取信息。如果一个公司想要生存,弗雷斯特建议,其市场营销手段必须有根本的转变,要从自上而下的信息流变成社区与社会计算成为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Blancharski,2006)。
在修订本书第5版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些发展尤为关注。原因是社会计算不仅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商业方式,同时也在改变电子商务领域本身。
电子商务的冲击不仅仅是创造了基于网络的商务,还致力于构建新的产业秩序。这场革命带来一系列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比尔·盖茨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所经营的微软公司,就一直致力于开发新的网络和电子商务产品和服务。然而,盖茨宣称微软离失败的时间总是只有两年——因为在其他地方存在着未知的竞争者,那些竞争者会将微软的商业模式淘汰掉(Heller,2005)。比尔·盖茨知道,今天的竞争并不只是产品与服务的竞争,而在于商业模式的竞争。微软所面临的这些情况对于其他公司来说,也一样如此。而且,最热门与最危险的新的商业模式通常都与网络有关。
本书的目的在于解释什么是电子商务,它是如何经营和管理的,同时对其主要的机遇、局限性、问题及风险做出评价。本书基于宏观的视角进行写作,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跨越多学科的话题,任何商务领域的管理者以及专业人员都会对此产生兴趣。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医疗卫生及其他机构领域的人员也都会从学习电子商务中获益。
今天,电子商务和电子业务正在经历一个巩固发展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对新技术和新思想热切关注的同时,还伴随着对战略、执行力和盈利性的周密考虑。更重要的是,人们意识到了电子商务涉及两个方面:不仅涉及技术领域,更涉及商务领域和人。
本书系由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知名的资深作者编著,既可作为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的通用教材,同时还可以作为网络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或市场营销的补充教材。
本书特点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管理导向
电子商务涉及两个主要方面: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本书主要介绍管理层面的电子商务,其主要部分集中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实施。然而,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电子商务技术层面的应用,因此在本书第11章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安全要素,并且介绍了基础构建和系统开发的要素(见网站prenhall.com/turban)。每一章的末尾部分都提供了管理问题。
2.事实导向
本书通过全球各种大小公司、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丰富生动的实例来阐述所要介绍的概念。例如,电子商务性能、成本、合理性以及在各公司运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电子商务创新方法。例子中既有大公司也有小公司。
3.坚实的理论背景和研究建议
本书通篇阐述了构建电子商务支持框架的理论基础,其范围囊括了消费者行为学以及经济学竞争理论等。另外,我们还提供了网络资源、练习题和其他相关参考书目作为有效的补充。在每一章末尾,我们还提供了建议性的研究主题。
4.大量当前热门的研究课题
本书提供了大量关于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课题,2005-2007年之间的文献就是最好的证明。例如电子学习、电子政务、电子战略、基于Web的供应链系统、协同商务、移动商务、电子商务经济学等,本书分别从理论和应用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5.整合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