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Inventing Entrepreneurs: Technology Innovators and their Entrepreneurial Journey
- 原出版社: Prentice Hall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分析了影响创业决策的个人和商业环境因素,尤其是个人目标对创新商业化路径选择的影响。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那些做出创业决策,并把技术创新商业化的新企业创建者或管理者。全书首先讨论了他们的创业能力,即他们的个性特征和技能是否适合创办企业;其次具体研究了学院派创业者这一创业群体的创业特征,他们是成功创业的大学教授或专家;再次描述了创业路径的基本框架,由此可以了解不同人的创业经历;最后,探讨了个人角色认同的问题,着手考察技术创业者如何在创业活动中准确理解和界定科学家角色。.
本书不仅适于作为高校教材,也适于为创业者提供具体和系统的创业过程指导。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高校学生、创业者、企业管理人员等。...
作译者
乔治教授还关注胚胎干细胞全球扩散及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模式问题,2005~2007年他担任过美国管理学会研究委员会创业分部的主席,现担任美国《管理学会学报》、《创业投资》杂志、《战略创业》杂志等学术刊物的编委会委员,在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创业企业资源约束、价值创造、吸收能力以及企业创新等相关主题的多篇文章。..
亚当·博克(Adam J.Bock),亚当·博克现在在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博土学位。他合伙创办了两家医疗设备公司,同时担任另外一家企业的临时首席执行官。三家公司都是利用大学研究资源、技术或关系成立的新公司。他花了四年时间来推动高技术企业的天使投资活动,评估了上千个早期创业计划,促成近千万的个人投资。博克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MBA的创业课程,做过十多次关于技术评估和个人投资的研究报告,并为大学生和创业者开展了关于技术转移和创业过程的咨询活动。10年间,他一直担任The SEED Foundation的顾问,这是华盛顿特区的一家非营利组织,是美国唯一一所为弱势儿童创办的公共寄宿学校。博克获得了斯坦福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士学位、经济学硕士学位,以及麦迪逊分校的MBA学位。获得MBA学位之前,博克是摩立特集团(Monitor Group,全球领先的战略咨询公司)的咨询师。...
目录
推荐序
译者序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章技术创业者
引言
1.1变革使者:创业者
1.2科学创新与创业
1.3技术创业者的界定
1.4本书假设
1.5本书结构安排
注释
第一部分发现创业选项
第2章创业目的
引言
2.1传播创新的决策
2.2商业化过程
2.3创业目的的基本维度
小结/注释
译者序
本书以技术创业活动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影响研究者创业决策的个人和商业环境因素,尤其是个人目标对创新商业化路径选择的影响,提出了技术创业路径的基本框架,并从实践中归纳出不同的创业路径范例,对潜在的技术创业者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书第一作者杰拉德·乔治教授,现任职于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他不仅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而且具备丰富的创业管理经验。乔治教授担任过美国管理学会研究委员会创业分部的主席,现担任美国《管理学会学报》、《创业投资》杂志、《战略创业》杂志等学术刊物的编委会委员,在顶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学术文章。他合伙创办了5家技术型企业,考察并研究了多家技术创业公司,与许多工程师、科研人员以及创业者进行过交流,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为他的创业研究提供了很多素材和源泉,使之能够敏锐洞察创业管理实践中的新趋势和新变化。
在本书中,乔治教授始终强调创业活动的异质性,指出书中的任何创业模型都不能生搬硬套。原因在于,创业动机的多元性致使不同的科研人员在创业过程中对自身角色的认同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有些人对创业的态度是勉强的(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实现技术的应用),有的则是热情接受创业者角色,甚至成为一位全职创业者。当然研究表明,参与技术商业化活动的大量科研人员处于上述两个极端之间,往往在一段时间内身兼科学家与创业者的双重角色。而创业者的角色认同会深刻影响其对创业路径的具体选择,因而具有不同角色认同的创业者具有异质的创业经历。综观全书,尊重创业实践并以开放的态度阐释创业之道是本书最大的特点。..
本书另一个特点,是每章都附有创业案例,使创业知识和道理更加生动深刻。全书共15章,包括18个创业案例。这些案例的素材来自生物医药、软件开发、新能源、医学设备等广泛的高科技领域,而且都是作者亲自访谈甚至是直接参与的创业实例,因而创业故事既具有完整性又不乏针对性,对技术创业者了解相关行业背景以及做出创业决策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部分经典案例贯穿全书不同的重要主题,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例如,斯坦福大学现任校长约翰·亨内斯教授开发精简指令集计算机设计技术的例子、NimbleGen公司开发新奇基因芯片技术的例子,等等。作者对这些案例的介绍,翔实贴切、深入浅出,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本书的翻译和审校工作全部由本人承担完成。在南开大学师从张玉利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经翻译过一些创业著作的部分章节,而这样完整地翻译国外著名学者的创业著作还是第一次。尽管繁忙而紧张,但作者对创业问题的精辟剖析及其深邃的创业管理思想给我带来更多的是欣喜和享受,与其说这是一次翻译经历,不如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过程。书中翻译不恰当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陈立新
2009年夏
前言
与此相关的问题是,这些所谓创新的具体开发是否构成你整个职业生涯的合理部分?你是否有条件和资源把这一创新商业化?在此过程中你能否平衡研究、开发、商业化与家庭责任及个人目标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否有经营和管理产品生产的经验,甚至会想到这些是否值得花时间、精力和资源去做。
为此,你很有可能把创业作为一种选择。你能开公司吗?能把你的技术许可给其他公司吗?成千上万的创新者在思考这些问题,考虑着创业的选择,并最终做了决策,开始创业。这就是本书所指的技术创业者。
多年来,在创业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改变世界的技术创业者,有的是首席执行官、教授、科学家,还有的是退休人员。本书综合介绍了有关技术创业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创业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提出创业路径的基本模式,即根本性的创业决策、一般化或是商业化创新项目,最后是创业活动的相应结果。
我们认为,尽管多数创业者将会经历许多相似的创业决策问题,但是没有完全一样的创业路径,因为个体间生活和知识背景、技术、动机以及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每个人的创业路径都是唯一的、独特的。另外,创业路径未必与技术的商业化路径是一致的。尽管有些技术创业者积极投入到商业化活动中,但是有些人基本没参与,而是把商业化活动转移给市场专家,自己只专注于创新活动。..
本书的写作目的不是具体地告诉大家如何走创业的路,尽管这些创业经历和知识能够帮助你识别和系统地评价你的创业选择。本书主要研究创业过程中多数创业者都会经历的关键问题,使得大家成为创业道路上有所准备的人。其中,最为重要的关键问题是:创业经历如何根本性地改变了你的生活。我们访谈的每一个技术创业者都提到了这一问题,他们或是倡导创新商业化过程的科学家,或是高风险投资公司的CEO。大多数技术创业者在笃信自己的创新项目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同时,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创新商业化的坎坷征途中。就在他们成为技术创业者的这一刻,非常有必要重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或是赋予成功一个“自我”的定义,这实质上意味着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模式,但却不至于在商业化道路上遭遇失败和困难时后悔当初所做的创业决定。
本书分析了影响创业决策的个人和商业环境因素,尤其是个人目标对创新商业化路径选择的影响。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那些做出创业决策,并从事创新商业化活动而创办新企业的创建者,或是管理者。正文首先讨论了他们的创业能力,即他们的个性特征和技能是否适合创办企业,其次具体研究了学院派创业者这一创业群体的创业特征,他们是成功创业的大学科学家,再次描述了创业路径的基本框架,由此可以了解不同人的创业经历。最后,探讨了个人角色认同的问题,着手考察技术创业者如何在创业活动中准确理解和界定科学家角色。
我们合伙一共创办了5家技术型企业,而且广泛考察并研究了多家技术创业公司,采访了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研究人员、发明家以及创业者。不论在创业过程中你有什么决策,也不论决策的结果是什么,我们都能够共享成为一名技术创业者的兴奋之情。最后,希望本书的观点能够为你的创业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
序言
与传统创业活动相比较,技术的创新性决定了技术创业将面临更加复杂、更不确定的行业和市场背景,而且技术创业者即科研人员还将面临自身角色认同的重大转型,因而技术创业更具有挑战性,更多的技术创业者将在创业道路上面临艰难险阻,甚至是失败。从这一意义上说,本书在中国出版极为必要。
本书内容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技术创业者的不同类型,包括研究转移型创业者、周期性创业者、研究驱动型创业者、双重角色技术创业者、公司创业者,以及业务型技术创业者。这将帮助初次创业者认真考察自己的创业目标并为可能的结果做好准备。第二类是识别并解决技术创业者在创业道路上面临的独特问题和挑战,包括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的融资问题、从项目管理到业务管理的转型问题、创业者退出问题,以及创业者角色认同的转型问题。..
通过阅读本书,不仅能够全面了解技术创业者各自的创业经历,并把它作为自身创业的参照,而且有助于其深刻理解技术创业活动的独特性,为应对技术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境做准备。例如,技术创业者与传统的创业者有很多共同的特征,他们都具有强烈的创业动机和目标导向。而技术创业活动的不确定性尤其需要技术创业者具备三种特质,即分析的乐观主义、对技能的自豪感和自我反思能力。另外,对于具有成长潜力的创业项目来说,融资活动是核心问题,涉及企业成长性、创建者对公司的控制、创建者退出形式以及创建者与管理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都一一做了解答。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之一杰拉德·乔治教授不但在学术研究方面硕果累累、享有声望,而且具有丰富的创业管理经验,他对书中涉及的高科技企业进行了详细访谈,这为本书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增强了本书的可信性和可读性。
总之,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同时,当前国内有关技术创业的书籍比较匮乏,使得本书的引进更加具有价值。相信本书能够为广大的科研人员、企业家以及高校师生的创业及其研究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
朱桂龙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媒体评论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
创业是人生态度的选择,本质是一种创新价值取向驱动的过程。但是为创业做前期准备,了解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创业路线与必经程序是非常必要的。本套书以创业者为主体,以创业全过程为主线,回答了创业者在创业道路上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一套非常优秀的创业教材,也是当代大学生勇于创业的自学参考书。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特别助理曹胜利先生
整合平凡的资源实现不平凡的目标是创业重要的本质特点。这套书从创业活动的一般规律出发,结合社会创业、技术创业等多个领域的创业实践,阐述了相关的创业知识,读者可以从中学习到资源开发、整合、转化的技能和方法。..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主任蔡莉教授
创业目前已经成为战略管理和组织行为的重要领域,创业活动与战略行为的互补有利于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并实现财富最大化。这套书不仅对创业者有帮助,而且对普遍的管理实践也有参考价值。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新春教授
创业是个人的梦想,也是对他人的帮助和对社会的贡献。创业者是值得尊重的勇士,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相信这套书能助力创业成功,也期待更多的朋友通过创业使梦想成真!...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梁春晓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