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Active Index Investing: Maximizing Portfolio Performance and Minimizing Risk Through Global Index Strategies
- 原出版社: Wiley

编辑推荐
指数化投资的权威之作.
投资指数、管理指数、构建指数……不可不读...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简单的想法可以产生深远的结果,指数化即是如此。一般人都认为指数化投资是完全被动的投资,但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指数基金的业绩却超过了市场的平均业绩水平,由此指数投资开始兴盛。中国自2003年上证180基金成立开始引入了指数化投资,它逐渐成为我国的热门话题,以费用低廉、灵活把握市场大势。适合定额定投长期投资等特点赢得了个人投资者和机构专家的青睐。.
本书无论从观点传递还是概念组织上,都堪称经典,内容庞杂而不失体系,无论你是严肃的专业投资者,还是偶尔拿来闲读都会找到喜欢的内容。全书立足全球视野,为读者仔细解读了指数构建、组合管理、提升收益、降低风险的方方面面。编著者们以开放的心态,慷慨地将自己在行业内获得的宝贵经验与众分享,其严谨的态度、第一手的经验会感染每一位读者,让大家对指数投资的认识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读者可以把这本书当作字典,从最感兴趣的题目入手。除此之外,书中的理论层次丰富,随着你对指数策略的应用逐渐熟练,这本书会让你产生常读常新的感觉。所以千万别被这本书的厚度吓倒,错过它意味着错过太多的宝贵财富。...
作译者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关于编者
第1章 指数化是主动的:主动指数化的含义与本书主题间的联系 1
史蒂芬 A.斯科恩菲尔德
第一部分 指数化的革命:从理论到实践9
史蒂芬丸斯科恩菲尔德
第2章 指数化的基本原则:异端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1
比奴·乔治,史蒂芬A.斯科恩菲尔德,吉姆·魏安特
第3章 指数化应用的不断深入:主动投资和指数投资的争论为什么结束了 23
马休·斯坎伦,比奴·乔治,费朗西斯·安德勒,史蒂芬A.斯科恩菲尔德
第4章 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指数化的作用 36
阿德勒·科勒
第二部分 基准:指数化的基础43
史蒂芬 A.斯科恩菲尔德
第5章 基准的极端重要性和基本用途 46
帕米拉·克罗依德,拉里·西格尔,史蒂芬A.斯科恩菲尔德
第6章 完美是不可能的:指数编制的最好做法 59
史蒂芬 A.斯科恩菲尔德
译者序
30年里,指数基准与指数投资产品的出现让投资策略从艺术变成了科学,更系统也更有据可循。指数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个庞大的行业,以及无以计数的新工具;但同时也在不断拉大普通投资者对这些新产品认知上的差距。原著编著者们以开放的心态,慷慨地将自己在行业内获得的宝贵经验与普通投资者分享,用他们的方式努力地将这一鸿沟填平。他们的无私让我深感震撼。
无论从观点传递还是概念组织上,这本书都堪称经典,内容庞杂而不失体系,无论你是严肃的专业投资者还是偶尔拿来闲读,都会从中找到你喜欢的内容。全书合五为一,立足全球视野,为读者仔细解读了指数构建、组合管理、提升收益、降低风险的方方面面。编著者们治学严谨的态度和第一手的经验会感染每一位读者,让大家对指数投资的认识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篇幅曾经是我最担心的问题,不是每个读者都能静下心来把厚厚的书页啃掉。但翻译的过程使我更加确信,即使是“断章取义”,读者还是能够从每一个独立的章节中汲取营养。所以,我建议读者把这本书当做字典,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入手,很快你就会发现这些有趣的内容会令你爱不释手。除此之外,书中的理论层次丰富,随着你对指数策略的应用逐渐熟练,这本书会让你产生常读常新的感觉。比如,第19章对指数组合管理过程以及令组合表现超越基准指数的难度的描写都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这些行业翘楚在真实环境下的投资智慧与能力。所以,千万别被这本书的厚度吓倒,错过它意味着错过了太多的宝贵财富。..
翻译此书于我纯属偶然,它是我因为工作需要从好友处借资料借到的。现在还记得第一次翻看时的兴奋,很大的部头,很丰富的内容,很深入的探讨,厚厚的,红色的硬皮内封,像一本字典一般。我的兴奋来自对内容的沉迷,编著者们把他们在管理基金、建立组合中得到的宝贵经验拿来跟读者分享。在我看来,对很少看到基金投资决策内核的一般投资者而言,这本书不啻一部宝典,让读者得以对资产管理的艺术与科学饱览无余。
这本书开始翻译的时候恰值国内股票大跌之际,往日喧嚣的市场变得一片凋零,投资者寄予厚望的基金也溃不成军,股民与基民都经历了痛苦的净值缩水。资本市场的巨大变化,相信国内的投资者会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去研究那些更专业的投资方式与理念。透过这本书,你看到的是一种务实的方法,一个清晰的思路,让你懂得怎样投资才能分散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收益。
书稿较长,主题涉及繁多,笔者虽然竭尽全力,但能力不足之处难免令译作存有种种遗憾,还望读者斧正。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王颖女士,因为她的推荐与信任,我能够与这部投资界经典著作结缘,也要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没有他们的耐心校对,很难想象这部书稿的最终成形。
穆瑞年
CMC国际理财(北京)有限公司
于北京...
前言
在我担任投资策略师和机构股票指数基金经理的6年里,着手进行这个项目的最初动机就产生了。当时,我和我的同事们正在竭尽所能地为客户的组合、锱铢必较,拜会顾问、客户以及其他的把指数基金看成是商品期货的投资专家们。他们通常是以管理费的高低把这些指数基金与其他的区分开来,因为这些指数基金的管理费通常只有几分之一个基点。
以前在巴克莱全球投资的投资策略团队里的同事们,特别是罗伯特·吉尼斯、乔伊·杨、比奴·乔治和尼科拉斯·努登费尔特,他们都是本书的供稿人,都会对基准的遴选、总体投资策略给出具体的建议,并为客户设计全面的投资方案,这些方案包括标准的以及定制的指数基金,基准更迭,乃至组合的转化服务等。我的投资策略团队以及投资组合经理们同时和主要的指数提供商合作,共享机构运作的信息,为他们提供方法的建议,评估影响新的基准的各方面的因素,有时也会在他们设定的新的指数与市场需求不符时表示强烈反对。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以来,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向客户解释我们是怎么通过一贯持续的表现,低廉的手续费,有效成本的投资(即通过交叉转换),指数基准的有效转换,通过股票的借贷和有效的交易而保证了投资回报等。我们同时创造了被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共同采用的最有成效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通过我们的努力,每年我们都会为客户赚很多钱。然而指数——不管是美国的大型资本,还是欧洲发展市场,抑或是亚洲并购市场指数等——依旧被看做一个被动的投资过程。而事实上,任何人如果看一下我们所做的关于基准的决定,我们关于组合的管理以及资产的分配,都不难,看出凡是我们所参与的项目,我们的策略都是相对被动的,在当时被动的投资几乎是我们的口号。因此,当时我会寻找各种方式来展示以指数化为基础的策略对投资者的意义,为此也开了相当多的研讨会。围绕着复杂的指数,我的同事和我还写了很多文章,做了多个研究报告,以证明·指数的主动性是一个过时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文章以及报告正是这本书的种子,而指擞的非被动性及其使用也就这样成了这本书的主要话题,主动的指数投资。
2001年年初,John Wiley&Sons的比尔·斐伦(Bill Fallon)请我写本关于指数的书,这一,邀约成了这本书最直接的催化剂。我当时拒绝了这个人以及他的邀约,原因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在新加坡作交易商以及撰稿人时,我曾经和比尔密切地合作过,那时他是芝加哥《市场间杂志》(Intermarket Magazine)的供稿人及编辑。我最初拒绝是因为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本书费,了我多少力气。但是这本书的创意却留在了我脑子里,而要说服那些金融机构接受关于指数化策略的挑战更不断地提醒我写一部可以介绍关于指数所有内容的书将会是对整个金融界的一大贡献。我也和我金融界的同事做了广泛的沟通,既包括资产管理经理、养老金项目的赞助商、机构经纪人,也包括指数提供商、交易所——他们都认为市场确有对这样一本书的需求。我的一个同事更提醒我,尽管指数占到了机构股权资产的25%、基金的10%,但是市面上却找不到一本完整的专业的指数投资书籍。
最后的决定,是我在2001年春末去东南亚的途中做出的。坐在柬埔寨金边的外国记者站里,我意识到如果我不着手做这件事,我今后一定会后悔。之后,我就请了在这个领域里支持这一创意的人为这本书撰稿,而大多数人都接受了我的邀约。就像前面提到的,这本书的初衷是股票指数——基准和组合管理。但是随着此书框架结构的深入,我明白了如果忽略了其他的资产板块,这本书就不能达到最令人满意的境界。所以,我最先加进了关于固定收入的基准和指数组合管理。显然,这个扩充一开头,接着商品指数、房地产指数,以及对;中基金基准的章节跟着也就加进来了。
2003年年初,我离开了BGI,加入了以减税为目的的指数产品的创新公司。它的宗旨是把特制指数的作用运用到针对零售客户的经纪市场里。作为主动指数顾问期间,我对销售给个人投资者的金融产品有了很深的了解,并且也很清楚这些产品的高成本以及低于平均水准的投资表现。我更清晰地认定,以指数为基础的产品——不管是单独账户、指数基金或者是交易型开放式基金——都应当在零售客户的市场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一经历也把这本书的重点引向了这些投资者共同感兴趣的“最佳实践”。
这本书涵盖了大部分指数基金经理的观点,包括我以前在BGI的同事(他们中的很多人之后也离开了公司),也有我以前竞争对手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公司的同事,先锋集团以及北美全球信托投资(我时下)的同事。书中章节或是本书的电子版中也囊括了道琼斯、标准普尔、富时、罗素、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等机构的观点。
这本书的编者汇聚了多方人才,有理财计划的策划人、基金经理、交易商、学术和金融顾问等,总共有20多家机构的50多个作者参与了这本书和它的网站制作。因而,本书涵盖了全球指数和以指数为基础的各方参与者的观点,使得本书具有基于指数投资的广度和深度的独特的见解。
2001年,开始这个项目时,我没有预料到2003年年底围绕基金的各种争论和分歧,也没想到会为个人投资者提供这么与时俱进又贴切的建议。2004年,经验丰富的金融顾问和个人投资者都会把指数基金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作为他们投资组合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指数基金的透明性、精确的目标和低廉的成本,指数基金一直被视为市场时机捕捉器,对被视为过时的价格和过时的交易的解决办法,有利于促进公平有效的交易。..
传统的指数基金很早就为了防止股东反对而有了整套的安全措施,包括购买和赎回的手续费以及最短的持有期限。除此以外,某种特定的指数基金——我把它归类到特制基金(例如,罗素、Profund和Potomac等发行的相反的杠杆基金)——这种基金的结构就是为了迎合频繁的交易者而设计的。同样,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都拥有透明的价格以及交易结构,可以全天都交易而不会影响到长期投资该产品的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指数基金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费用一直都不是很高,这种没有手续费的模式,永远都不会参与到一定要交付手续费才可以参与的基金市场里。
最后,指数型基金除了结构和公平性的优势以外,在经历了可怕的2000~2003年的熊市后,投资者在寻求更好的投资方法来实现他们的长期投资目标。因此,本书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投资者可以了解到通过指数和以指数为基础的工具,对投资者来说更好的方式是获得只有机构投资者才可以享受到的优惠待遇。他们不再需要支付高额的手续费和因风险低而产生的低回报,更不用说附着在基金经纪上的隐含的成本。
本书最后的两章提倡并强调了以指数基金为基础的投资方式。第29章的主旨是针对已经厌倦了基金投资的投资者的”复苏投资计划”。这节选自两位前美国财政部官员所写的著作。第30章陈述了四个长线投资的公理——全方位地被我称为“指数核心”的适合于个人投资者以及他的顾问的方式。
本书另一个没有预期到的衍生产品是网站:IndexUniverse.com,源于当时与我有合作的关于指数产品的一个传媒公司,它是我最初设计用来支持这本书而创立的。它的创意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我和别人共同撰写太平洋期货与期权市场的时候。在我要写这本书的时候,清楚地了解到了指数产品在不停地变化,我想避免这个问题,同时也节约资源,这样就产生了电子附录。本书大部分的附加资料都加在了网络里。在这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特别是它的内容不断扩展中,这个理念也被不断地证实了。我相信本书与网络的结合会为读者不断地增加价值,也许这将是今后专业金融书籍会普遍采用的模式。
作为电子附录的一部分,我是于2002年和2003年开始着手准备IndexUniverse.com的。开始只是为了支持这本书,但在和业界同僚的沟通中,我意识到指数世界真的需要一个空间能够把投资者、交易所、指数提供商和基金经理组织到一起。就像这本书内容上的扩充一样,这个网站也自然而然地扩展了。最初该网站的用途是电子附录,但国际金融以及指数发展得如此迅速,使我意识到对这个网站从技术到编辑方面的需求。发现了这个需求,我就不能长久地放弃该网站,而是要把它发展成为一个商业行动。
2003年8月,我的网络和指数发行集团——《指数杂志)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报告的发行商结成了联盟。现在网站包含了这两个发行商在其行业领域的重点文章,也有其自身的独特的编辑内容、行业调查、数据资源和投资工具,2004年年底,网站的所有权转给了指数发行集团。
我确信你会从本书中找到指数发展的历程,以及一系列的指数产品和它们的参与者的所有信息。我当然鼓励你去买这本书(有关这本书的我个人的版税都会捐给慈善机构,我不是希望通过这本书来赚钱)。读者们会了解到不管是从管理指数组合或者是从选择指数组合的艺术上,指数都是很复杂的、积极的投资过程。我也希望本书可以刺激你的想法,让你可以更好地利用以指数为基础的产品进行投资,减少风险和投资成本,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如何使用本书和它的电子附录
你会发现本书涵盖了大量的资料,涉及所有主要资产级别的基准和指数产品,同样涉及了高层次投资者是如何利用这些产品的。本书有5个部分,涉及各方面的知识体系。书的每一部分互相关联,而我希望每一个读者都可以按着书的顺序读下去,我认为本书是五合一。实质上各部分又是相互独立的(从某种角度来讲,可以是几本相互独立的书),但同时又有很多相关联的信息,会指引读者相互参考。
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导读,会把所涉及的题材和注解组织到一个平台上。而且,第1章和第31章游离在书的五部分之外而作为全书的理论介绍矛口总结。第1章回顾了贯穿全书的理论,第广部分到第五部分,讲述了“主动型指数”的不同的含义和理解。第31章精炼地总结了指数革命所经历的历程,并且很有见地地对今后指数的发展做了预期。...
序言
简单的想法能够产生深远的结果。只要想一下指数化对投资市场的影响就能认识到这种变革的效应。从简单的创建市场基准的想法开始,一大堆激进的变革已经发生,使投资者能够在管理其投资组合的风险、回报以及成本上有更多的控制,同时也提高了主动型基金经理们的门槛。这些变化是深远的,主动的,也是长期的。几乎从任何角度看,指数化的威力以及对投资市场的影响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
指数是市场的衡量基准,但是它们还能做得更多。指数是资产配置研究的真正基础。今天我们关于资产、行业以及证券选择对投资组合表现的相对影响的知识,绝大部分拜指数研究所赐。它们同时还是衡量投资组合表现的工具,为投资者创造出更理想的标准用以评估基金经理的表现。但最重要的是,今天指数通常是投资工具的基础组成因素。基金经理们不再能仅凭借在市场中建立广泛的组合而获得好评。今天,那样的泛化投资可以通过指数基金实现,费用只要几分钱。如果基金经理希望收取更高的费用,他们就必须展示出他们的服务物有所值。很现实地讲,指数以及指数投资的大行其道迫使所有基金经理们不得不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指数化成为了推动投资专业从艺术向科学转变的进程中的核心所在,反过来也给所有投资者带来了重要的价值。且不提与传统的管理基金相比,指数型品种在成本上有相当的节省,指数还取得了其他很多益处。通过建立明确的基准,指数作为表现的衡量标准给基金经理的评估带来了所需的精度,增加了投资者辨别并保留优质基金经理的可能性。另外,对于一个明确标明的基准的管理有助于基金经理与客户对基金目的的理解保持一致,因而使得理解基金公司在一个投资组合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容易做到。简单说就是,恰当的指数基准是一种威力巨大的工具,对帮助投资者增加获利的机会大有助益。
但是指数真正变得有趣是它从理论变成实践之后。基于指数的投资品种浪潮日益高涨,无论是其品种还是广泛性。除了指数基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以及一大批指数型的衍生工具,投资者能够打理的工具箱还会更深。尽管一些基金经理会把基于指数的工具作为组合替代物视做一种威胁,但是投资者会为它们的出现而欢呼。即便投资者始终偏爱主动的基金经理,低成本的指数策略的出现都只会提高投资者成功的机会。
如果投资者在看待基于指数的品种时,不把主动型基金与被动型基金视做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把它们看做蹄铁的两头,一头提供低成本的指数型策略,另外一头在合理的成本上提供卓越基金经理的服务,那么指数策略将会产生最大的益处。两种方式都很吸引人,两者也能够很容易地合并在一起。聪明的投资者会这么做,他会清楚地分辨出,投资组合中位于蹄铁底部的部分,因为那些部分的组合成本很高,管理上又不是很有创意或是有效率。令人沮丧的是,绝大部分基金都处在这个位置上。此外,随着指数基金的出现,以及在合理风险水平上优秀基金经理们面临的加大的业绩压力,摆在投资者面前的适当选择从来就不多。..
实际上,指数型投资品种是强大的工具。它们在更低的成本上提供比主动型基金组合更大的精确度。不考虑它们的优点就把它们从你的装备库里踢出去是愚蠢透顶的。首先,指数型品种保证投资风格或者持仓资产类别的纯正。投资指数基金,你所见即所得,最终的标的与标签上会完全一致。指数型品种还把关于谁来决定资产配置的问题说得一清二楚。投资者不必担心当你想满仓操作时,而基金经理却考虑了结离场。指数同时消除了为其组合中部分或者全部进行选股的风险。如果你看涨生物科技板块,但不确定哪只个股会有最佳表现,同时你也不想冒险选个可能挑错股票的基金经理,那么指数型的方案可供你调用。不管你是否使用指数型基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作为投资组合的全部,作为投资组合的积木,或者调整一个已经建立的组合,指数及其衍生物都将是你的投资工具箱中的无价之宝。
把指数包含到你的选择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指数的透明性与稳定的业绩表现。指数告诉我们在较长的历史周期中特定的市场投资方法在不同环境下是如何工作的。主动型基金因为基金经理的来来去去,投资风格的改变,其回报失去了稳定性;而指数策略的一致性使其全部记录与其投资决策密切相关。如果你想了解股票市场长期潜质的话,你应该转向一系列大样本市场指数。对那些希望了解所选投资的长期意义与潜质的投资者而言,指数在这个侧面已经可以称做福音了。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值得反复强调的,就是指数策略带来显著的成本节省。正值共同基金费用持续攀升的时节,低成本的指数投资作为替代方案愈发显得有吸引力。在指数的世界里确实存在成本竞争。谁又会付1.2%的费用去购买其他公司只需0.2%就提供的投资组合服务呢?在这个股票与债券绝对收益都更低的年代里,指数策略的成本节省就显得意义重大。同时还存在税务效率的问题,这是另一个令指数能够帮助投资者节省大量金钱的原因,同时这也让主动型基金管理人备感压力,从而更关注他们自己交易的税务成本。降低成本以及税负节省是投资者在不增加风险的基础上要提升投资表现能够采取的两件”确定的事情”,这两件事基本是“免费午餐”。指数型投资品种是获得这两项“免费午餐”的重要工具。
指数变革已经给投资带来了如此多的正面变化,你一定认为关于这个领域的出版物会琳琅满目,历数市场上指数的渊源与发展,但事实绝非如此。专业领域内的书籍虽然算不上服务不周,但仍然不够丰富。史蒂芬·斯科恩菲尔德出版了一部杰出的著作,不但富有他本人的卓著见解,同时引入了业内众多领域顶尖实践者的观点。本书的涉及面很广,覆盖了从指数的发源,作为基准的应用,指数品种的不断发展,到指数型组合管理的技艺,最后还包括了范例与个案学习,告诉读者全球顶尖的投资者如何运用指数化来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恰当地讲,对这样一个宏大的项目,本书的范围不会在纸版内容上终结,而会通过图书的电子附录延续下去,扩展本书的话题,引入更多的声音来记录这个神奇而有活力的领域持续发展的历程。这本书是百科全书式的,它不仅记录了指数的历史,更标记出了产业在其持续变革过程中可能覆盖的领域。如果你跟踪投资市场,同时也希望了解指数与指数型工具以及策略会如何继续影响市场,那么这本书和它的网站就是你要找的关于这个话题的书目之一。我确信你能从阅读中受益良多。
唐·菲利普斯
晨星公司执行董事...
媒体评论
——沃伦·巴菲特
本书的范围广泛,覆盖了从指数的发源。作为基准的应用、指数品种的不断发展,到指数型组合管理的技艺,最后还包括了范例与个案学习,告诉读者全球顶尖的投资者如何运用指数化来实现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唐·菲利普斯 晨星公司执行董事
您想了解的关于指数投资的一切都在这儿了。..
——伯顿·马尔基尔 著有《漫步华尔街》
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了解指数化在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作用,这本书将在未来成为一部标准参考书。
——李·柯兰福斯 巴克莱银行全球投资公司ETF首席执行官
本书无所不包,是理论家、实践家以及学生的必读之作。
——威廉·布罗斯基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同类热销商品
商战
- ¥49.00
- ¥33.32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
- 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 打造销售铁军
- 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