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Modern Financial Markets: Prices, Yields and Risk Analysis
- 原出版社: Wiley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教材围绕各主要金融子市场展开,重点探讨如何计算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和收益率,提供了详细的有关各类型金融子市场运行机制的背景知识。另外,本书着重介绍了相应的金融市场上所存在着的风险,并介绍了管理这些风险的若干技术。.
本教材适用于包括MBA和金融工程硕土在内的硕土研究生,也可供金融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使用。..
与传统金融市场教材不同,本书围绕主要金融子市场展开,重点探讨如何计算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和收益率,并侧重相应金融市场上所存在的风险,以及介绍了管理这些风险的若干技术。本书将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置于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下,这就使得教学者能够更好地重点讲授估值。风险衡量和风险管理等核心内容,同时也使得不同金融市场间的比较变得更加容易。
本书更加关注于大型金融机构的首席财务官、首席风险官或者基金经理要求他们的研究员或副手去分析的问题,因此特别适用于包括金融学专业本科生、MBA和金融工程硕士在内的硕士研究生的教学。...
作译者
马克 D. 格里菲斯(Mark D. Griffiths)迈阿密大学 Richard T. Farmer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市场微观结构、货币市场和短期利率。他的文章曾发表于各主要学术期刊,包括Journal of Business、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和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他分别从加拿大的西安大略大学和约克大学获得了法语和管理学学士学位。他还获得了约克大学金融方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接着,他分别在滑铁卢大学和西安大略大学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和金融学博士学位。..
德鲁 B.温特斯(Drew B.Winters)得克萨斯理工大学罗尔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和金融学方面的地区协调人。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短期利率行为和银行信贷额度利率的决定因素分析。他的文章也多发表于重要的期刊,例如Journal of Busines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和the Economic Review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在加盟得克萨斯理工大学之前,温特斯博士任教于佛罗里达中央大学、南密西西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和西伊利诺伊大学。他还是美联储圣路易斯分行的访问经济学家。在进入学术界之前,温特斯博士是美联银行的一名信贷员,并在一家公共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过会计师职业。温特斯博士从佐治亚大学获得了金融学博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从杜克大学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和会计学的理学学士学位。...
目录
教学建议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收益和效率概述 1
学习目标 1
1.1 引言 1
1.2 关于资产收益与风险的经验性知识 2
1.3 风险、收益和金融资产定价 4
1.4 管理金融资产风险 5
1.5 价格、风险和有效市场 6
小结 9
习题 9
关键术语 9
参考文献 10
第2章 金融机构概述 11
学习目标 11
2.1 引言 11
2.2 金融中介及其面临的相关风险 11
2.3 存款机构 13
译者序
本教材的翻译完成正值金融海啸全球蔓延恶化阶段。在这一时期翻译一本金融市场学的高校教材,我们深刻体会到对于那些将来可能进入金融业界,参与金融市场投资和运作的金融学子,让他们深刻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是何等重要。而这也是本教材的一大特点—在关注现代金融市场定价和收益机制的同时,强调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本书的前半部分(第1~8章)侧重于对金融市场定价机制和收益分析的介绍和探讨,后半部分(第9~19章)则侧重于金融风险管理工具和各个金融子市场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和探讨,这也使得本书涵盖了国内金融学本科课程设置中《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和《金融风险管理》三门课程的核心内容,使用该教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内多数高校分设上述三门课程时所可能带来的教学内容交叉重叠,学生学习内容无法有机融会的问题。此外,本书将资产定价、收益分析和风险管理置于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下,这也使得不同金融市场间的比较也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可以进一步深化读者对资产定价、收益分析和风险管理这三部分金融市场核心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本书内容体系完整系统,章节架构清晰紧凑且前后呼应,有利于读者在学习过程中梳理出清晰的逻辑思路,前后知识点也易于融会贯通。此外,教材中引用了大量贴近现实的例题计算和案例分析,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复杂的模型和计算,以及如何将教材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本书凝聚了众多人的辛勤工作,具体分工如下:第1章、第2章由蔡庆丰、林剑波翻译;第3章、第4章和第5章由朱丹翻译;第6章、第7章由朱默涵、余文建翻译;第8章和第19章由尹皎、余文建翻译;第9章和第16章由陈娇、蔡庆丰翻译;第10章由蔡庆丰、胡磊翻译;第11章和第12章由宋友勇翻译;第13章、第14章和第15章由李祖景翻译;第17章和第18章由杨伟、陈娇翻译。最后统稿和审订由蔡庆丰和宋友勇负责,此外,厦门大学金融系的曾智睿、张林、严智、卢美伟、潘蕾和童关锋也为本书的校译和统稿付出了诸多努力和辛勤劳动。当然,书中难免还存在一些错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最后,我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感谢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他们的辛勤工作使得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蔡庆丰 博士/副教授
2009年4月于厦门大学
前言
本书书名很好地揭示了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的写作目的在于向那些将来可能进入华尔街及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讲授以下内容:
·确定金融资产的价格。
·计算这些资产的收益率。
·衡量持有这些资产所面临的相关风险。
·管理这些风险。
书名中的“现代”一词旨在强调:对于那些诸如货币和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学或者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等大学课程都会涵盖的知识点,本书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编写体系。与那些主要关注具体某一类金融机构如何衡量和管理风险的传统编写方法不同的是,本书所讲授的关于不同金融市场上价格、收益率和风险的知识具有更大的共性,能够适用于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在内的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因此,本书的内容是围绕着各主要的金融子市场而展开的。本书的前半部分重点探讨如何计算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和收益率。当然,为了使读者理解起来更加容易,我们还提供了详细的各类型金融子市场运行机制的背景知识。本书的后半部分则侧重于相应的金融市场上所存在着的风险,并介绍了若干管理这些风险的技术。本书的目的不在于教会一个学生如何成为一家大型金融机构的首席财务官。相反,我们更关注的是那些大型金融机构的首席财务官、首席风险官或者基金经理要求他们的研究员或副手去分析的问题。
与其他许多教材的情况类似,本书的编写也缘于我们自己也一直苦于无法找到一本能够契合我们教学思路的金融市场方面的教材。既有的关于金融市场或资本市场方面的教科书,大都侧重于金融市场制度方面的细节,而对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当然,这种类型的教材与那些主要关注机构投资者情况,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匹配的。之所以说它们较为传统,是因为它们对资产定价方面的讨论往往有限,而且对风险管理方面的探讨也往往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类型的金融机构。此外,多数金融系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往往是将金融资产估值方面的内容分拆出来,放在诸如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学、房地产金融或衍生证券等课程中。而本书将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置于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下,这就使得本书的教学者能够更好地重点讲授估值、风险衡量和风险管理等核心内容。同时,这也使得不同金融市场间的比较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估值、风险管理等核心概念的理解。
本书的框架结构
本书的前3章讲授的是一些背景性的知识。第1章向学生们揭示本书的写作目的,并且回顾了前导课程中所学到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包括风险、收益和市场效率。第2章讲授各类主要金融机构的基本架构及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对于各类金融机构运行机制等背景性知识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将本书后面出现的概念和案例融入到对具体的金融机构的分析中去。由于本书提到的很多证券都是固定收益证券,所以第3章叙述了影响利率水平和结构的主要因素。
接下来的5章(第4-8章)介绍了主要的金融市场和这些市场上资产的价格、收益率: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这些章节的重点并不在于对市场运行机制的介绍,而在于对这些市场上资产估值基本知识的把握。在这些章节的适当地方,我们也相应介绍了金融机构由于持有这些金融市场证券而面临的主要风险。这些章节也对市场制度背景知识进行了充分的介绍,以使得读者能够理解各市场上的专业术语和最重要的市场运行机制。
第9-11章介绍了金融市场上的风险管理工具,并概述了风险管理对金融机构的重要性。第9章介绍了远期、期货合约,并提供了金融机构的几个实际应用案例。第10章对期权的介绍也遵循了大致相同的过程。在第11章中,我们定义了一个一般性的风险概念,并描述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职能。在掌握了第1-11章所要求的技能和概念之后,学生们就可以进入到本书后半部分的学习了,在后半部分,我们将主要探讨如何衡量和管理各金融子市场上的各种风险。
第12-16章侧重于讨论以下几个主要金融子市场上风险的衡量和管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这些章节运用到了本书前半部分中所介绍的一些概念,包括如何运用期货、远期和互换来管理各种市场上的风险。我们还介绍了风险价值的概念,并且将其运用到对股票市场的分析中去。..
本书的最后3章(第17-19章)介绍的是衍生证券在风险管理方面的高级运用。第17章解决的是与使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交易相关的几个实际问题。第18章进一步具体介绍了利率衍生产品(如利率顶和底)的估值和使用方法。本书的最后,我们将在第19章介绍信用衍生产品。
目标读者群
本书的主要目标读者群是至少已经学过金融学入门课程的本科生。并且,他们必须已经掌握了会计学、经济学和统计学(这些也是大部分商学院的必备课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本书也适用于包括MBA或金融工程硕士在内的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虽然,本书主要定位于本科教材,但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部分内容属于高级教程,对于本科生可能并不完全适用。当然,本书的第1-16章对于大部分院校的本科生来说,都是适用的。而第17-19章则更适用于MBA或金融工程硕士的教学,或者风险管理方面的高级课程。
本书的特色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掌握将教材中所讲授的知识运用于“现实世界”中,本书在以下几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并形成本书的特色:
ナ每一章的开头都有一个“引言”,介绍了本章与前面章节或后续章节的关系,或者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实务案例来吸引读者。
ナ我们在每章中都提供了典型的实务案例,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那些复杂的计算和实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