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本书特色:
1.注重理论的应用性。本书主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设计,重点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阐述力求简明扼要,同时辅以典型的案例阅读分析,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进一步掌握供应链的重要理念。..
2.突出内容的生动性。每章开篇,先指出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引入正式内容前,提出课前思考题,接着以“引入案例”来引领学生进入重要的知识点学习。
3.强化知识的拓展性。书中增加了一些“补充阅读”和知识链接,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拓展视野。
4.结合课程的教学改革内容,突破考核的单一性。基本概念和知识的考核通过“训练与练习”来完成,应用能力考察在案例分析、案例思考中得以实现。
读者对象:高等职业院校,普通高等院校的大专以及本科学生,也非常适用于各类物流从业人员、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培训。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从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出发,阐述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产生背景及其发展趋势。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如何选择合作伙伴、构建企业战略联盟,以及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等内容,对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进行了阐述。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对供应链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描述。.
本书是走向职业化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物流管理系列教材之一,同时适合于普通院校大中专以及本科生的学历教育,也非常适用于各类物流从业人员、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培训,对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书特色
1.注重理论的应用性。本书主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设计,重点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阐述力求简明扼要,同时辅以典型的案例阅读分析,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进一步掌握供应链的重要理念。..
2.突出内容的生动性。每章开篇,先指出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引入正式内容前,提出课前思考题,接着以“引入案例”来引领学生进入重要的知识点学习。
3.强化知识的拓展性。书中增加了一些“补充阅读”和知识链接,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拓展视野。
4.结合课程的教学改革内容,突破考核的单一性。基本概念和知识的考核通过“训练与练习”来完成,应用能力考察在案例分析、案例思考中得以实现。
读者对象:高等职业院校,普通高等院校的大专以及本科学生,也非常适用于各类物流从业人员、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培训。...
目录
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 导论
学习目标
课前思考题
引入案例
1.1 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与竞争特征
1.2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
1.3 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2章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学习目标
课前思考题
引入案例
2.1 供应链
2.2 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第3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战略管理
学习目标
课前思考题
引入案例
前言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它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和竞争力,而且关注企业外部的资源和竞争力,强调在整个供应链上对资源和竞争力进行集成,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从许多著名企业的成功经验来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降低成本、高效利用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和增加收益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本书是针对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系列特色教材之一,关注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是它追求的方向和目标,因此本书不仅有对供应链理论的阐述,更重要的突出了供应链理论的实践应用环节。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理论的应用性
本书主要针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重点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阐述尽量简明扼要,同时辅以典型的案例阅读分析,在对问题思考分析的同时掌握供应链的重要理念。
2.突出内容的生动性
每章开篇,先提出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导出正式内容前,先提出课前思考题,接着以“引入案例”来引领学生进入重要的知识点学习。
3.强化知识的拓展性
书中增加了一些“补充阅读”,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拓展视野。..
4.突破考核的单一性
基本概念和知识的考核通过课后练习来完成,应用能力考察在案例分析、案例思考中得以实现。
本书由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广东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经济管理大学等多所院校通力协作完成,融合了各院校的教学经验与感悟。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参编院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相关领导的帮助与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体系结构上共分为8章,由付平德担任主编,师建华、肖凡平为副主编。具体编写人员及负责内容如下:师建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编写第1章,李玲玲(广东白云学院)负责编写第2章、第3章,刘刚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编写第4章,苏志斌(湖北经济管理大学)负责编写第5章,付平德(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编写第6章,王萍(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肖凡平(广东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编写第7章、第8章。全书由付平德、师建华负责框架的构建和统稿,肖凡平为本书的修正定稿做了大量工作,主审由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高钧副教授担任。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有关供应链管理的书籍、文献及论文,引用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资料,作者尽可能在参考文献中详细注明,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有些资料引用由于疏忽没有指出资料出处,在此表示歉意。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走访了企业相关专业技术管理人士,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观点和建议,通过大量有关供应链管理的文章和案例,力图呈现给读者最新、最前沿的知识。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及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书摘
1.1 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与竞争特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独立的企业都开始寻找合作者,生产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都在寻求与供应商的合作机遇,并将采购和供应管理职能从事务性的角色提升为企业战略决策中的一部分。同时,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市场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独立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逐步转变成供应链之问的竞争,企业逐步意识到其自身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管理供应链管理网络的能力。有的学者为此提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市场的20年”,90年代是“物流的10年”,而21世纪的前10年,则将是“供应链管理的10年”。
1.1.1 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特征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近几年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这给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所谓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全球的范围内,各个国家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而结成同盟的形式。由于国家间的合作,使得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市场变大,竞争加剧,企业面临着不断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及缩短交货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得原来各个分散的企业逐渐意识到,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必须与其他企业建立一种战略上的伙伴关系,实行优势互补,发挥各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且在一种跨企业的集成管理模式下,使各个企业能够统一协调起来。这样才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供应链管理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总体来说,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有以下几个特征。
(1)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为企业间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条件。网络通信、数据库、标准化等技术使各种信息能够很快超越国家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传递和共享。人们可以超越时空进行交流,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从网上得到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
(2)产品研发提升到企业竞争的重要地位。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因此,所有的公司都面临着不断开发新产品、淘汰旧产品的挑战。
……
同类热销商品
如何高效学习
- ¥35.00
- ¥24.15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
- 如何高效阅读(纪念版)
- 一本书看透股权架构
- 认知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