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前言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市场营销内涵与发展
第1章 市场营销的理解
1.1 产生与演变
1.1.1 产生的背景
1.1.2 发展历程
1.1.3 组织及演变
1.2 本质、职能与效率
1.2.1 市场营销的本质
1.2.2 市场营销的职能
1.2.3 市场营销的效率
1.3 核心概念
1.3.1 需求
1.3.2产品
1.3.3市场及营销者
1.4基本过程与方案
1.4.1基本过程
1.4.2营销方案
前言
如果说企业的本质是创造顾客价值,那么企业的所有活动——研究和发展、生产和质量、物流、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包括市场营销等都是围绕这一使命展开的,即顾客价值是企业所有活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营销活动的结果。所以,营销的本质不能停留在为顾客创造价值上,而必须找到自己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有别于其他活动的独特位置或作用。这种独特的位置或作用才是营销的本质。
显然,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研发、生产和质量活动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人力资源活动为此提供人才支撑,财务活动提供资金支撑,物流活动提供物质支撑。很清楚,首要的问题,或者说是最关键的问题——顾客的需求是什么?这些部门的活动都没有回答。
顾客的需求是什么?这正是营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需求是人们使自己从不满意到满意的愿望,是人们对满足的感受,当人们觉得不满足时,需求就产生了。不满可能源于物质的短缺,也可能是由于精神的失落。在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基本需求的极大满足后,如何创造新的需求,并使新的需求为大众所接受就成为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以,营销理论和实践的本质是需求的创造、传播和实现。
营销,始于需求,终于需求。
首先,营销要创造需求。拥有财富、享受生活、经历体验勾勒出了人类需求演变的基本轨迹。但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顾客却越来越不清楚他们的需求是什么。营销者必须通过对环境、消费者生活方式、企业商业模式及其变化的分析,去洞悉其中可能产生的需求。当然,正如通用电气公司(GE)以“梦想启动未来”表明21世纪是一个梦幻的世纪那样,需求的创造还需要梦想。
其次,营销要表述需求。任何顾客,其欲望都可能是无限的,实际需求却是有限的。任何一家企业,哪怕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也不可能满足所有顾客的所有需求。营销者必须在需求认知与洞悉的基础上,对市场进行细分并从中选择目标市场,对目标顾客的需求进行评估,找准自己的特色和市场地位,并将这一切浓缩于品牌,用品牌阐释需求。品牌是生活方式、商业模式的代言人,品牌集中代表了品牌所有者对生活的理解、对商业的理解。..
第三,营销要构思产品。产品是需求物化的结果,也是满足需求的手段,当然,好的产品还可以激发需求。产品也是营销联系研发、生产的纽带,营销不是产品的制造者,也不是产品的技术设计者,而是产品的功能构思者。产品除了要能完美地履行其功能,还应该适应顾客的知识视野、条件约束和经济能力。因此,价格是产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为顾客所有、所用的产品既不能为顾客创造价值,也不会为企业创造利润。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产品还应该不断被完善,既丰富又具有个性。
第四,营销要传播创意。显然,需求和产品都要为目标顾客所熟知才能被接受,更要让目标顾客接触得到才能被购买。所以,企业必须整合运用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沟通、促销等各种手段向目标顾客传播自己的创意——需求和产品,构建完善、流畅的分销网络将产品传递给目标顾客,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买得到。
最后,营销要满足需求。需求的创造和传播在于激发起顾客的需求,它们是手段和过程,满足需求才是营销的目的。需求的满足既依赖于销售,又依赖于全过程的服务,而实时监测营销状态、即时反馈、调整营销策略则是持续满足需求的保障。
2007年,我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许多城市已经达到5000美元以上,这意味着人们有了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可以更好地按个人意志发展。同时,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正日益显现。2008年,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比上一个年度大幅上升75%以上。它迫使人们不得不考虑什么样的发展才是人类所需要的,人类应当如何生活。新世纪营销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创造和引导需求,在降低物质消耗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的、更高的满足感。
营销是一种改变人们行为的方略,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营销又是一个组织的战略理念、愿景和使命的直接承担者和传播者,它必须协调组织的整个价值创造系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通力合作;最后,营销还是一种技能,分析、设计和实施的技能。
我的同事王龙(第3、5、8、9、12、13章)、江南大学的韩翔(第4、7、11、14章)和我一起共同完成了本书的写作,他们分别起草了各自负责的章节的初稿。还要感谢华东交通大学的袁海波,我的其他同事鲍竹、肖煜、贺丽莳、袁猛和丁源,他们虽然没有参与本版的直接写作,但他们在本书第1版和《市场营销管理》(河海大学出版社)、《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中的出色工作也为本书某些章节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钱旭潮
2008年盛夏于南京清凉山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