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前言
第1章
1 以价值观为本
以人为本的困惑
享受福利不出力是以人为本吗?
人情管理是以人为本吗?
淘汰不合格员工违反了以人为本吗?
基于价值观的领导
基于中国文化背景解释韦尔奇的用人图
韦尔奇的用人图
中国经典的用人智慧:“德”与“才”
你在组织中的哪个位置?
以什么人为本
分类用人
四种利益相关者
卸磨杀驴对不对?
以价值观为本用人
如何实施价值观型领导
实施方法
前言
学者和实践者对价值观的研究贡献颇多,价值观类的著作如汗牛充栋,本书是在我将近十年的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之上归结而成的,目标读者是理论的应用者、社会实践的运作者,所以里面用了大量的案例和可操作的概念,甚至把过去复杂的定义用易懂好记、更具可操作性的概念来解释,书中许多创新性的概念是为了繁忙的实践操作者而提出的,面向实践而不是面向理论。
以人为本的不适当应用和解释是导致组织内部不和谐的主要原因,可能会产生的结果是过分强调个人主义、本位主义、部门主义,导致个人目标同组织目标的冲突、部门目标同组织目标的冲突、各部门之间目标的冲突,会成为一部分人享受福利不出力的借口、保护个人的挡箭牌。有些有利的冲突以及原则也会在和谐的氛围下“和泥”掉了,导致组织在和谐的表面下存在暗流涌动的不和谐,从而导致组织的内耗和低效率。所以,有必要深入解释以人为本的内涵。
本书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
以人为本的实质在组织中的解释是以组织的价值观为本。以人为本不是养人,以人为本的内涵是用能力和价值观符合要求的人实现组织的目的。国家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是“养人”,企业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是“用人”。企业是价值观彼此认同的人聚集并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员工来到这个平台是在利用这个平台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会使它得到提升。员工是主动来到这个平台的,是平台的追随者。但员工来到这个平台要满足两个标准:一个是能力符合要求,一个是价值观符合要求,由于价值观指挥能力,所以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不符合要求就会滥用能力。
以价值观为本可以达到以下境界:员工清晰了自己同组织的关系,对领导者认同、对组织认同、对同事认同,能够主动工作,像为自己做事一样。总之,能够使员工清醒、认同、敬业;企业领导者善待员工,认同员工的价值,部门之间彼此承认对方的价值并互相配合,员工舒心地在组织中工作,体面自信地在社会中生存。
本书是在近十年的教学、研究、与企业界沟通的基础上完成的,以问题分析和案例讨论作为主要写作特征,将对以下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如何在组织中贯彻价值观?
◆如何打造基于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如何打造强价值观型组织?
◆如何打造基于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领导者如何提升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力”?
◆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如何依据价值观认同提升执行力,建立执行文化?
◆如何解决逆反心态?
◆如何建立高凝聚力的团队?
◆如何塑造认同?
◆如何塑造自动型组织?
在这里,我要特别向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表示感谢,和谐领导力的提出是在以下自然基金的支持下完成的:《以价值为本的领导理论与中国企业高层领导行为研究》项目[项目号79970009,(2000~2002年)],《改造型/交易型领导行为与下属激励:关于情绪智力的效用研究》[项目号70572012,(2006~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水电企业流域化、集团化、科学化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50539130],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基金的资助[项目号44M7007;2070239;2070220]。
向以下给予我的研究重大帮助的人表示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刘军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的富萍萍老师、中油测井公司的李越强总经理和徐成才副总经理、清华大学MBA学员中为本书提供案例的同学、北京印刷学院的刘益老师、中国人民大学的宋继文老师、美国沃顿商学院的豪斯(House)教授。
媒体评论
——成思危
虽然企业管理者们会对各种论述企管的工具和书籍发生兴趣,但是真正能够让管理工具发挥作用的却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就如同一个人的灵魂,人如果没有了灵魂就如同行尸走肉。..
——张瑞敏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价值观的认同。
——柳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