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本书针对工程类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以提高信息能力为目标。系统讲解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方法。对理工类学科常用的国内外经典检索工具分门别类地讨论,资源覆盖面较宽,适应不同工程专业学科的需要。为适应网络时代的信息特征,从计算机应用、数据库检索、网络资源搜寻等方面来训练获得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可帮助读者更好地完成科研报告、论文撰写等。
本书在内容组织上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安排,全书分为四篇,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中文信息检索,综合数据库检索、专业数据库检索、特种文献检索,事实与数据检索、联机信息检索、因特网信息检索、综合检索实例、科研能力拓展训练等。本书为采用教师免费提供电子教案,请登录华章网站(WWW.hzbook.com)下载。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教学建议
第一篇 基础篇
第1章 绪论
1.1 信息检索的概念及意义
1.2 信息源
1.3 检索语言
1.4 检索工具
1.5 信息检索的途径、方法与步骤
习题
第二篇 中文篇
第2章 中文信息检索
2.1 常用中文期刊数据库检索
2.2 中国专利文献检索
2.3 中国标准文献检索
2.4 中国学位论文检索
2.5 中文其他特种文献检索
习题
第三篇 英文篇
第3章 综合数据库检索
前言
在网络时代,信息数量急剧增长,大有“泛滥”、“污染”、“过剩”之势。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寻找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常面临的迫切任务。信息检索就是一门如何寻找和获取信息的学问和技艺。谁学会了信息检索的方法,谁就能够在信息海洋中遨游;谁拥有了信息检索的技巧,谁就掌握了能够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信息检索尤为重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的特点,任何一项研究成果的诞生都不可能不借鉴前人的成果,都不可能不受到已有成果的启发,即使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也不例外。通过信息检索可以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已有的成果,可以知道这个课题有没有人研究过,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有哪些经验和教训,进而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稳操胜券,避免了重复劳动或者走弯路,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提高了科研效率和成功率。
2007年12月17日,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工程硕士“信息检索”课程建设的通知》(指导委[2007]13号),将“信息检索”课程增列为工程硕士的公共必修课,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工程硕士研究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有过几年工作经验,同时,一部分人在大学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检索课,掌握了一些与检索相关的基本知识,这就与从来没有接触过检索课的学生有所不同。由此可见,为工程硕士开设的检索课在课程的性质、特点和方法等方面都应当与其他在校大学生有所不同。20多年来,尽管已经编写出版了很多有关信息检索方面的教材,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但绝大多数都是面向在校本科生的,而适合于工程硕士使用的教材并不多见。
我曾于2003年编写过一本《科技信息检索》,2005年又翻译出版了《现代信息检索》,对信息检索有兴趣、也有一些经验,所以应出版社的邀请,组织编写了这本面向工程硕士的教材。我们在总结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本书的大纲进行了充分讨论。特别强调了本书要突出三个特点:第一,主要针对工程技术领域,适当兼顾其他领域;第二,主要针对研究生层次,适当兼顾本科生;第三,主要针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工程硕士,适当兼顾工学硕士。为了体现这些特点,在章节的安排上,加大了实用性的篇幅,大大压缩理论性的篇幅,并单独设立了“综合检索实例”和“科研能力拓展训练”两章;在章节的内容上,尽可能把数据库涵盖全,检索举例分布均匀,尽可能照顾到各个工程学科。..
全书分为四篇共10章,第一篇为基础篇(第1章),用尽可能少的文字简单介绍信息检索的初步知识;第二篇为中文篇(第2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中文信息检索,涵盖综合性和专业性数据库以及各种文献类型、检索类型和检索方式;第三篇为英文篇(第3~8章),分章详细、系统地介绍英文信息检索,其中,第4章各节的划分参考了学科分类和专业目录,设立15个大类,尽可能全面反映工程硕士的培养领域;第四篇为提高篇(第9~10章),旨在强化学生对信息检索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科研拓展能力。
本书各章节的编写者及具体分工如下:王知津(第1章)、李凌杰(第2章)、刘云(第3章)、于晓燕(4.1~4.7节)、侯延香(4.8~4.15节)、龙霞(5.1节、5.5节)、陈婧(5.2节、5.3节和5.4节)、严贝妮(第6章)、褚金涛(第7章)、谢瑶(第8章)、李维云(第9章)、周贺来(第10章)。全书书稿的初审由于晓燕和周贺来完成,王知津负责终审和定稿。
本书得以顺利完成,是与许多人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南京大学沈固朝教授和浙江大学叶鹰教授对本书的编写大纲提出了非常有益的修改建议;清华大学韩丽风和张喜来、东北林业大学张静、天津大学刘亚茹等为本书的检索实例提供了很多帮助;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编辑们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许多鼓励和指导,并提出了许多细致的修改意见,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和借鉴了大量的中外文书刊和网站资料,在此对这些参考文献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未能一一列出所有参考文献,在此对未能列出的参考文献作者表示深深的歉意和诚挚的谢意。此外,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还使用了大量的中外文数据库,在此,我们谨向这些数据库商表示由衷的敬意。
虽然我们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把这本教材编好,但信息检索(特别是数据库)毕竟是一个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的领域,限于编者的学识、水平和能力,缺点、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指正,以便在本书修订时加以补充、更正和完善。...
王知津
2008年8月于南开大学
书摘
本章提示
本章简单介绍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重点是信息源、检索工具以及信息检索的途径、方法与步骤。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初步了解信息检索的主要概念、原理、类型、特点,认识到信息检索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工程技术领域信息用户及其需求,初步掌握常用信息源及其特点、检索工具的类型、特点与选择以及信息检索的途径选择、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
1.1 信息检索的概念及意义
1.1.1 信息检索的概念与原理
20世纪90年代前,知道“信息检索”这个术语的人还不多。随着因特网的形成、发展和普及,信息检索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所用。
就信息检索这个概念而言,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广义的,对于专门从事信息检索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少数人来说,“信
息检索”可以用英文Information Retrieval来表达,其完整的含义是“信息存储与检索”,即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也就是说,所谓信息检索,是指将有用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存放起来,当用户需要这些信息时,再把它们从存放的地方查找和提取出来。因此,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存储和检索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第二类是狭义的,对于广大信息用户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信息检索”可以用英文Igor-mation Searchin9来表达,其准确含义是“信息查找”或“信息搜索”。也就是说,所谓信息检索,是指按照一定的方式从现有的信息集合或数据库中找出并提取所需要的信息。可见,狭义的信息检索仅指检索这一个阶段或过程。
作者其它作品
信息存储与检索
- ¥29.80
- ¥2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