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张海藩 牟永敏
- 丛书名: 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实用教程系列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42969
- 上架时间:2001-6-4
- 出版日期:2001 年4月
- 页码:272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 > 面向对象
计算机 > 软件与程序设计 > 综合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由于面向对象技术存在一系列突出优点,近年来这种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它的应用和研究遍及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各个领域,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之类的课程。本书总结了编者多年来从事面向对象程序没汁教学和科研的经验体会,在授课讲稿基础上经过精心修改、润色并补充了大量新材料而写成。
本书既注重系统性和科学性,又特别注重实用性;全书共十三章,第一至三章讲述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面向对象的理论并通过一个面向对象的C++程序实例,讲述使用面向对象方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使读者对C++程序全貌有基本了解:第四至十一章从C++语言如何支持和实现面向对象理论的角度出发,分别讲述数据成员、成员函数、封装性、继承性、重载、多态性、I/O流和模板等内容。第十二、十三章分别介绍了基于Windows的面向对象语言Visual C++(6.0版本)和Java。为读者在最常用的开发环境中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实用程序设计奠定基础。
本书力图帮助读者站在软件工程高度,树立起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新思维。初步掌握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软件工作者和需要开发应用软件的广大计算机用户阅读参考。
目录
1.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1.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1.1.2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1.2 程序设计语言
1.3 面向过程程序设计
1.3.1 模块化
1.3.2 抽象
1.3.3 信息隐藏和局部化
1.3.4 模块独立
1.3.5 结构程序设计技术
1.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4.1 面向对象方法概述
1.4.2 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优点
1.5 小结
习题一
第二章 面向对象方法学导论
2.1 对象
2.1.1 对象的形象表示
2.1.2 对象的定义
前言
因此,近年来面向对象的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它的应用和研究遍及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各个领域,国内高校普遍开设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之类的课程。编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两门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且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了一些软件系统。本书总结了编者教学和科研的经验体会,在授课讲稿的基础上经过精心修改、润色并补充了大量新材料而写成:
本书在编写时注重系统性和科学性,特别强调实用性。第一章讲述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着重介绍了传统的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原理,以及近年来逐渐流行起来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优点:第二章讲述面向对象的理论,包括基本概念,建立和描述对象模型的方法,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和实现的方法等内容:这一章讲述的面向对象理论并不依赖于具体的程序语言和开发工具,在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时,这些理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为了能真正用面向对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必须使用一种具体的程序语言。从第三章起的九章中,讲述使用C++语言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与多数讲述C++语言的书籍不同,第三章不是从C++语言的具体语法讲起,而是讲述用面向对象方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包括需求陈述,对该问题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以及解决该问题的完整的C++程序。从而引导读者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学习运用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使读者在刚刚接触C++语言时就对C++程序的全貌有基本了解:第四章至第十一章,从C++语言如何支持和实现面向对象理论的角度出发,分别讲述数据成员、成员函数、封装性、继承性、重载、多态性、I/O流和模板等内容,从而使读者不仅初步掌握用C++语言实现面向对象理论的方法,而且加深和拓宽了对C++语言及程序的理解。
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分别介绍了基于Windows的面向对象语言Visual C++(6.o版)和Java。读者在最常用的开发环境中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实用程序设计奠定了基础。特别是第十二章再次通过一个实例,系统地讲述了用面向对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强调了利用MFC类库进行可重用的程序设计的必要性,对读者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新思维稿新方法是很有帮助的。
本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讲述某些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而是把这些语言作为运用面向对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力图帮助读者站在软件工程的高度,树立起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新思维,初步掌握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本书第一、二、三、六、七、八、九、十、十一章由张海藩编写,第十二章由张海藩和牟永敏共同编写,第四、五、十三章由牟永敏编写。全书最后由张海藩统一修改定稿。
杨秀梅曾对本书编写工作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张劲松和张展新编写了第十二章12.5节中讲述的程序,刘淋、周弘、丰莎莎、张至、张杰、金龙哲、王春杰、徐乃忠、龚虹杰、于剑、张建、侯恭羽等人完成了本书一些具体工作,谨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本书第三章至第十一章的示例程序已经用Borland C++ 3.0调试通过,第十二章的示例程序用Visual C++ 6.O调试通过,第十三章的示例程序用SUN JDK l.2调试通过。
本书中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1年2月
序言
为了满足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要,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更快地学到实用的软件理论、技术与方法。我们编著了《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实用教程系列丛书》:本套丛书面向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以培养面向2l世纪计算机专业应用人才(以软件工程师为主)为目标,以简明实用、便于自学、反映计算机技术最新发展和应用为特色,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讲透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在写法上力求叙述详细,算法具体、通俗易懂,便于自学。
2.理论结合实际。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丛书贯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许多技术理论结合实例讲,以便于学习的理解:
3.本丛书形成完整的体系,每本教材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相互衔接和呼应,为总的培养目标服务。
4.每本教材都配以习题和实验,在各教学阶段安排课程设计或大作业,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与创新精神。习题和实验可以制作成光盘:
新世纪曙光激人向上,催人奋进:江总书记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i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我国信息界前进的方向。2l世纪日趋开放的国策与更加迅速发展的科技会托起祖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孙家广
200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