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第1章 面向对象方法概论
1.1 传统开发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2 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
1.3 面向对象的主要概念及基本原则
1.3.1 面向对象的主要概念
1.3.2 面向对象的基本原则
1.4 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优点
1.5 面向对象方法的发展史及现状简介
1.6 关于统一建模语言UML
习题
第二部分 面向对象分析
第2章 什么是面向对象分析
2.1 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
2.2 面向对象分析综述
习题
第3章 建立需求模型——用况图
3.1 系统边界
前言
当前,产业界需要大量的掌握面向对象方法与技术的高级应用型开发人才。很多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中都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旨在使学生不仅会使用一种或者几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来编程,更重要的是能运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系统建模,即通过面向对象分析(Object Oriented Analysis,OOA)和面向对象设计(Object Oriented Design,OOD)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
邵维忠教授和杨芙清院士合著的两本著作[17][18],在广泛借鉴国际上各种OOA与OOD方法的同时,根据作者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方法特色。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有三条:一是提倡充分运用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限制扩充概念的引入,通过加强过程指导而保持建模概念的简练;二是对UML 20所采用的与面向对象有关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解析,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三是其OOD部分比以往的著作内容更为详细,并且更强调用OO概念表达各种全局性的设计决策。
参考文献[17]和[18]是两部学术专著,作为教材比较适合于理论性强的研究生教学。本书旨在提供一本更适合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在思想体系上,本书继承了参考文献[17]和[18]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但是作为一本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本书与它们相比有以下几点不同:
1)减少了理论阐述和对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增加了对如何运用概念的讲解。
2)着重讲述了面向对象的应用技术。
3)在各章的正文部分增加了例题,在各章之后给出习题。
4)通过案例讲述如何运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分析与设计。
本书既是一本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软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由于以上几个特点,本书与[17]和[18]相比具有更强的普及性,适合于更广大的读者群。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是一个由国际对象管理组织(OMG)采纳的建模语言规范,目前在软件工业界已被广泛接受。但UML的内容过于庞大和复杂(这是UML本身的复杂性造成的),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和读者反映其学习难度很大。UML中的许多内容是用于构造UML元模型的,对于大多数面向应用的软件开发者来说,这些概念是用不着的。还有一些概念在软件系统的建模中很少使用,这是因为UML是各方面成果融合的产物,它要尽量适合各个领域。特别是UML不仅仅是用于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建模语言,它还可用于其他方面的建模,例如建筑业或机器制造业也可用它进行建模。基于上述因素,本书选用了UML中常用的概念来控制技术的复杂性。由于本书加强了运用基本概念解决各种复杂的分析与设计问题的过程指导,因此所选用的概念和表示法仍能保持表达能力的完整性。对本书而言,有些UML概念并非必不可少的,但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这些常见概念,本书也适当进行了讲解,同时也给出了一些运用基本的OO概念代替这些概念的方法。
本书所采用的概念和表示法与UML保持一致。在中文术语方面,本书与我国的行业规范《面向对象的软件建模规范》完全一致。本书作者作为该规范主要起草者曾经与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专业人士进行过反复研究讨论,从而对该规范达成共识。
进行软件开发,应该使用一定的过程指导。过程指导为完成软件系统开发的每一步提供详细指导,其中包括具体的模型、工具和技术。本书所采用的过程指导,是在借鉴了较为流行的多种开发过程的基础上,根据青鸟工程的成果和我们的科研及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像使用其他开发方法一样,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软件系统建模的目的是要建立相应的模型。总的来讲,本书把模型分为功能需求模型、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针对建立各种模型所使用的图以及其中的一些具体的模型元素,本书还给出了相应的规约。
对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建模,需要有建模工具的支持。本书从此类工具所应具有的功能上进行了讲述,并介绍了一种具体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建模工具。..
以下简要地介绍本书的概貌,使读者对它有一个提纲挈领的了解。
第1章集中介绍了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解释了它的基本概念,论述了它的主要优点,并简介了它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最后,简单介绍了与本书密切相关的UML 20。
第2章首先概述了面向对象分析过程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对其进行了综述。在综述中阐述了面向对象分析模型和过程模型。
第3章全面地讲解了建立功能需求模型所需要使用的概念及其表示法,并详述了如何使用它们来建立功能需求模型。
第4章详细地讲述了类图中所使用的概念与表示法,并详述了如何使用它们来建立类图。
第5章讲述了建立辅助模型所用到的几种图:顺序图、协作图、状态机图、活动图和包图。其中详细地讲述这些图中所用的概念与表示法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应用。
序言
为配合《规范》的实施,落实中央“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精神,我们规划了“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系列教材”。本系列教材面向全新的计算学科,针对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向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过渡的趋势编写,在知识选择、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满足《规范》的要求,并与国际接轨。本套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体现《规范》的基本思想,满足其课程要求。为使教材符合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实际,编委会根据《规范》的要求规划本套教材,广泛征集在国内知名高校中从事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承担编写任务。..
(2) 围绕“提高教育质量”的宗旨开发教材。为了确保“精品”,本系列教材的出版不走盲目扩大的路子,每本教材的选题都将由编委会集体论证,并由一名编委担任责任编委,最大程度地保证这套教材的编写水准和出版质量。
(3) 教材内容的组织科学、合理,体系得当。本套教材的编写注重研究学科的新发展和新成果,能够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培养需求,合理地进行内容取舍、组织和叙述,还精心设计了配套的实验体系和练习体系。
(4) 教材风格鲜明。本套教材按4个专业方向统一规划,分批组织,陆续出版。教材的编写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探讨先进的教学方法。
(5) 开展教材立体化建设。根据需要配合主教材的建设适时开发实验教材、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电子参考资料等教辅资源,为教学实现多方位服务。
我们衷心希望本系列教材能够为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教学作出贡献,欢迎广大读者广为选用。...
编委会
书摘
本章首先简要回顾一下传统软件开发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引出面向对象方法对软件开发方法的改进。然后重点讨论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主要概念和基本原则,并论述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优点。最后简单介绍面向对象方法的发展史和现状以及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读者可了解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内容,掌握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利用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进行软件建模打下基础。
1.1 传统开发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软件开发者构造的软件系统大多是较小的,且相对简单。那时所用的编程语言及编程环境也相对简单,常见的编程语言有汇编语言以及随后出现的一些高级编程语言(如FORTRAN和COBOL等)。当时人们认为软件开发是一项依赖个人技巧和技术能力的艺术性劳动,在软件开发中崇尚程序员的个人技能,没有认识到需要使用什么方法。那时产生的代码,按现在人们所形容的,是意大利面条式的,因为代码中含有较多的GOTO语句。随着软件复杂性的增长,那种随心所欲的做法就会带来问题,一个典型的问题是代码难以维护。一些高层次语言试图解决所出现的问题,但这些语言并不能充分解决问题。可见软件开发也需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