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所出现的新问题,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税收发展的规律和变化趋势,力求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税收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以提高读者解决税收实务问题的综合能力。全书力求概念准确、语言精练、论述透彻、层次分明、通俗易懂。本书可用做本科生学习税收理论与实务的教材,也可用做高职高专学生相关专业课的教材,还可作为税收人员函授教育、资格考试用书。.
税收作为国家在经济上的存在与表现,从古至今成为各国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并对个人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运行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并由此形成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关系。税收学作为一门研究有关税收理论、制度、政策和管理的科学,是财政学科体系的一个特殊分支,已成为我国财经类教学体系的一门应用性理论课程。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税收基本理论、税收制度设计和税收管理实务三大部分,主要是为综合类大学、财经院校中的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和法学专业学生编写的。本教材写作力图兼顾通用性和兼容性,使其不仅适用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或选修课程的教学需要,也可用于非经济管理类学科作为自修课程的参考书。 ...
目录
上篇 税收基本理论
第1章 税收概述
1.1 税收的基本属性2
1.1.1 税收存在的一般分析2
1.1.2 关于税收的理解5
1.1.3 税收的基本特征7
1.1.4 税收的基本要素8
1.2 税 收的分类9
1.2.1 税收分类的方法9
1.2.2 税收分类重要方法的比较9
1.2.3 税收分类的内容11
1.3 税收与政府13
1.3.1 税收与公共需要13
1.3.2 税收与宏观调控15
1.3.3 多级政府体制下的税收17
第2章 税收原则
2.1 税收原则理论的演进21
2.1.1 西方税收原则理论的演进21
2.1.2 我国税收原则理论的演进26
前言
在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背景下,税收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之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发挥出更有效的作用,已成为税收学界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在“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国际税收制度改革趋势下,如何实现税收中性原则与税收调控的相机抉择;如何科学地界定宏观税负水平;如何理清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如何对现行税制进行结构性调整,实现税法统一;如何完善税收征管体系,规范税收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提高税收的效率性、科学性等方面的税收理论与实务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
税收学作为一门研究有关税收理论、制度、政策和管理的科学,是财政学科体系的一个特殊分支,已成为我国财经类教学体系的一门应用性理论课程。随着经济学理论的变革和发展,税收理论也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经济理论变革的成果。19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兴起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将边际效用理论和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引入到经济学中来,由此引发了税收原则理论、税收归宿理论和税制选择理论的一系列变革。这些研究成果被不断地吸收到现代税收学教程中,使税收学成为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金融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相关联的一门课程。正是基于上述认识,近年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税收学教学内容和体系结构的改革问题,使其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需要。
本书是为综合类大学、财经院校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学和法学专业学生编写的,力图兼顾通用性和兼容性,使其不仅适合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主干课程或选修课程的教学需要,也可作为非经济管理类学科自修课程的参考书。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税收基本理论、税收制度设计和税收管理实务三大部分。在税收理论阐述上,以市场经济共同面临和需要解决的税收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借鉴并吸收古今中外有关税收理论的成熟思想,注重论述的系统性、概念的准确性、方法的可靠性、观点的新颖性,努力澄清有关税收的模糊认识,提供正确地分析研究税收问题的思想方法,并对我国近几年税收理论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以帮助学生既能够系统了解西方税收理论,又能够密切结合我国的国情科学地运用税收理论解决我国改革实践中出现的现实问题。..
在税收制度设计和税收管理实务的阐述上,主要以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制所发生的一系列调整为依据,严格遵照具有法律效力的税法、税收征管法、税收条例、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对现行的各税种详细阐述其制度特征、计税方法和征管要求,以培养学生解决税收实务问题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作者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所出现的新问题,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税收发展的规律和变化趋势,力求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税收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在制度描述方面,注重揭示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地概括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根据本书所涉及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全书内容划分为三篇,共计12章,具体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第1~4章为税收理论,主要介绍税收基本理论和税收基本知识点,内容包括税收概述、税收原则、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及税收效应分析;第5~9章为税收制度,主要介绍税收制度设计、国内商品税制度、关税制度、国内所得税制度及其他税种等;第10~12章主要介绍税收行政与法律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税收筹划、税务行政管理制度和税收法律管理制度。
本书由姜竹提出撰写意图,并在听取校内外学者的建议后编写大纲。参与编写的人员及具体分工如下:前言、第1章、第2章、第3章、第11章和第12章由姜竹撰写;第4章、第5章和第10章由李友元撰写;第6章和第7章由马乃云撰写;第8章和第9章由杨琼撰写。最后由姜竹负责对全书进行总纂和定稿。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胡怡建教授、陈志楣教授和王曙光教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以及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张怡、芦奕、郭纳、赵开艳、肖芳等参与了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社会体制、制度环境的调整,税收理论和制度设计与选择也会不断地发展,需要不断地对税收理论和制度做进一步的研究。加之本书编写时间比较紧张,在编写过程中难免存在不妥或不够成熟之处,欢迎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姜竹
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