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中国企业的发展切不可简单照搬“他山之石”而不顾文化沉淀、发展阶段等制约因素,本书正是将西方理论和中国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帮助中国企业解决执行问题的建设性尝试。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2003年,拉里·博西迪与拉姆·查兰的《执行》中文版面世。
它带来了“执行”这个广受关注的话题,告诉我们“执行”是如此的重要,也使我们第一次意识到企业的“执行”是一种问题,一种系统。
两年飞逝而去,“执行”在中国仍然喧嚣一片,热潮未退,并且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和研究……
中国企业的管理层在实践探索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卓越执行》带来了中国企业有效提升组织执行力的实用、系统的方法;《卓越执行》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做,充分保障执行到位。
本书深刻剖析了中国企业、中国经理和员工缺乏执行力的根源,全面论述了组织的执行体系。书中着重系统地分析组织执行力,而不是个人执行力。从执行是什么、执行力缺失的原因到构建一个执行体系、再次强化执行力的方法、为中国本土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可以执行的执行体系。
作译者
目录
序
第一章 执行与战略
第一节 执行是什么
第二节 没有失败的战略目标,只有失败的战略执行
第三节 战略规划与执行
第二章 中国企业缺乏执行力的深层原因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对组织执行力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企业面临的现实环境
第三节 中国企业缺乏科学的执行体系
第四节 中国现阶段职业人才严重匮乏
第五节 执行角色缺失与弱执行力文化
第三章 企业的执行体系
第一节 架构执行体系
第二节 建立目标体系
第三节 建立整合的行为体系
第四节 建立整合的行为体系
第五节 有效的执行角色
第六节 塑造强执行力文化
第四章 如何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序言
既然出书,当然希望能够大卖,希望对更多的人、更多的组织有帮助,否则就没必要出书了,但不能因此而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只能是才华的表现,不能成为目的、噱头,否则就走样了。因此,希望大家读完这本书后,觉得它是本“理性而不晦涩的有用之书”。它既不是一本作者自我满足的书,也不是一部满足休闲爱好的小资作品,只有想做事、能做事的读者,才可能喜欢这本理论与实践深刻结合的书。总之,希望写一本“有用”的书!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我们的另一个希望,不过,真正要做到“深入浅出”极不容易,要么是“深入却出不来”,要么是“浅出却未必深入”,努力而为吧。虽然读这本书不至于觉得太累、太晦涩,但也不可能像看漫画一样轻松(毕竟管理是一个科学多于艺术的东西)。如果你觉得有启发、有触动,最重要的是看完后能做些事情,能改变些什么,那么本书就有意义了。
与任何管理方面的事物一样,执行的相关思考必须基于中国现阶段的社会背景和国民文化特点,同时应该充分借鉴、吸收国际上的管理学成果。两者缺一不可,是互动的关系,协调一致当然最好,如有差异,则或者我们自身进行一些改变,或者改变国际管理学的适用度,这是现阶段中国式执行思想的现实选择。融合国际管理学成果与中国文化特色是本书的立足点,也是特色之一,我们着眼于前沿、先进的理论思想,也深深扎根于这片发展中的热土,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在中国真正可执行的理念与方法。
到底是战略重要,还是执行重要?为了吸引眼球而对这样的命题妄下论断是危险的。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组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下,答案都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境”,我们需要确定环境与范围。一个错误的战略注定是个悲剧,但事实表明,多数企业的失败并非是因为战略的错误。而对于成功的企业,我们容易把它归结为成功的战略、伟大的CEO,但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更多的是执行的成功,是经年的积累,例如麦当劳、海尔等众多优秀企业的成功,与其说是战略的成功,不如说是执行的成功。在今日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商业机会比比皆是,因此,现阶段对于中国;对于中国多数的企业与组织来说,战略自然是重要的,只是相比而言,执行更为重要而已。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看你是否有本事走到目的地。金庸笔下的武林世界,门派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把武功练到最高境界,武当、少林都能当上武林盟主。
提升执行力本身就是极难执行的。提升执行力不能停留在意愿上、。口头上,否则永远可望而不可求!执行源起于意识,落脚于科学,坚强的意志力是基础,最终构建出强大的执行力文化。缺乏意识是执行不力的病因之一,但是,我们需要深刻清醒地认识到,执行更是一种科学体系、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管理科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执行更是一种文化,最终它应成为组织中每个人的潜意识、本能、习惯,甚至是一种信仰,不这么做就觉得不舒服或者在组织中就无法立足。而后两个方面,即使在今天执行的话题如此热门的背景下,也是中国企业、组织一直忽视的,而这恰恰是捉升组织执行力的核心,因此,执行体系将是本书的重点。不依靠科学的体系、方法、工具,不将执行作为组织文化的内核,组织便不可能具备强执行力,执行力也不可能成为组织的竞争优势!
关于细节的书籍这几年卖得非常火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人在企业经营中,尤其在国有企业、政府机构的公务行为中,似乎很不注意细节、很马虎。但是在生活中却非常关注细节。相反,西方人很幽默、很随意,但那是在生活中。而在工作中,尤其在谈判中,西方人却非常严肃、非常认真。两相反差,国民性格很难说谁好谁坏,但彰显的却是“职业素养”的巨大差距,这是导致执行力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执行力是一种竞争力,对个人如此,对企业、对任何一个组织(包括政府部门等非营利组织等等)乃至对一个国家来讲,都是如此。它是走向成功的必备能力之一,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人生态度。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无论你是管理一家软件公司、一家银行、一家医院,还是童子军组织,其间的差异大约只占你工作的10%。这10%是由组织的特殊使命、特殊文化、特殊历史和特殊语汇所决定的。而其他绝大部分工作是相同的,是可以互相交换的。”因此,这本书不仅适用于企业界人士,也同样适用于那些为了取得成功而正在努力的各行各业的人!
我时常喜欢用体育比赛来思考和理解经营管理问题。2004年夏天,没有一名超级球星的希腊足球队,凭借着不打折扣、百分百地执行雷哈格尔主教练的战术安排,连续击败多支世界顶级强队,一举夺得2004年欧洲杯冠军,为世界所瞩目,这无疑是强执行力的成功案例之一。同样,希腊人赶回了已经失去的工期,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在恐怖主义阴云的笼罩下给全世界带来了一届令人尊敬的奥运盛典,为百年奥运开启了新的篇章,这里面的点点滴滴也都浸透着执行力的卓越成就。小到一支足球队的管理,大到一届奥运盛典的管理,它其实与企业管理、政府机构管理异曲同工,执行力处处闪现着成功的光辉。4000万希腊人做到了,13亿中国人呢?中国要走向蛔起,中国企业要迈向成功,政府等组织要赢得尊敬,执行既是不可逾越的关口,也是飞行的推进器,可谓成也执行,败也执行。
克雷纳在《管理百年》中讲道:“管理只有恒久的问题,没有终结的答案。”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有组织就有管理,有目标就有执行,执行问题将一直是每个组织的热门话题,而观点、工具将与时俱进。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将真正走向世界、走向成熟,赢得尊敬、赢得未来。
彭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