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全面地介绍设备备件管理工作的图书,为各企业备件管理人员理顺思路、规范流程提供最新和最全面的参考意见。 本书共分十章,全面介绍了设备备件规范化管理的工作范畴。 本书适合各类企业的设备管理人员、物资采购人员、仓管人员和从事设备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第一本系统阐述设备备件管理的图书,您还在为备件编码问题困惑吗?您还在为备件ABC分类问题发愁吗?您还在为备件管理考核指标困扰吗?您还在为备件信息化实施迷茫吗?浏览本书,将给您一个圆满的答案!
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0ta lNormalized Productive Maintenance,简称TnPM),是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备保养维修体制。
TnPM对企业设备检维修进行系统设计,提出了SOON模型;TnPM建立了五个六架构,五阶评价标准化体系;还提出了员工成长的FROG模式,这些都是对TPM的发展和贡献。
近年来TnPM已在我国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家电、造纸、卷烟、建筑施工、机械加工等多个行业自主推进并成功实施。在提升企业装备管理水平的同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内容简介
本书适合各类企业的设备管理人员、物资采购人员、仓管人员和从事设备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丛书序言
前言
第1章 备件的分类和编码
1.1 备件管理的定义和目的
1.备件管理的定义
2.备件管理的目的
3.备件管理模式选择
4.备件管理的内容
1.2 备件的分类
1.备件的定义
2.备件分类原则与方法
3.备件的储备条件
1.3 备件的编码
1.编码原则
2.编码步骤
3.编码方法介绍
1.4 备件条码管理
1.备件条码管理的用途
2.条码管理的计算机系统描述
书摘
1.1 备件管理的定义和目的
1.备件管理的定义
设备备件管理是反映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控制修理费用至关重要。合理的备件储备有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过多的储备会造成有限的维修资金积压,过少的备件储备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转。
对很多企业而言,备件管理一直是一个令人感到头痛的问题。由于企业设备类型、设备拥有量、使用条件、地区协作和供应能力以及修理能力的不同,导致了企业所要确定的备件储备品种、储备数量也不尽相同。很多企业备件工作一抓就“死”,一放就“乱”,总是处于控制备件库存规模和降低维修风险的两难境地。中国铝业下属某分公司,2005年备件储备量达5300万元,其中库存1年以内的占总储备的18%,l~3年的占25%,3年以上的占57%。3年以上的属大量积压、闲置、待报废备件,有的库龄甚至长达六七年之久,库存结构极不合理。另据资料介绍,国内某钢铁集团1300万元的电气备件一级库存中,就有400多万元的备件在3年中未曾使用过。而造成此局面的普遍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备件管理上的缺位
1)信息系统不完善,备件信息可视性差。很多企业当前并没有一个专用系统对备件进行跟踪管理,大部分都是将备件的管理和现有的库存管理混淆在一起,还有些完全的手工化管理也造成了目前这种状况。从而导致这些备件的种类数是可视性差,同时也难以在某一种设备备件已经缺货或存量到达临界值的时候及时知道并及时补货,使得在维修作业前要临时采购、调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