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可供从事流体密封材料与元件研究、设计、制造及使用的科技工作者或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泄漏的基本概念及泄漏率计算
1.1 泄漏及其危害
1.1.1 泄漏与密封
1.1.2 泄漏的危害
1.2 泄漏的形式
1.2.1 按泄漏的机理分类
1.2.2 按泄漏率的大小分类
1.2.3 按泄漏的时间分类
1.2.4 按泄漏的部位分类
1.2.5 按泄漏的危害性分类
1.2.6 按泄漏介质的流向分类
1.3 紧密性的分级及泄漏率计算
1.3.1 紧密性的定义及分级
1.3.2 泄漏率计算
参考文献
第2章 泄漏的检测方法
2.1 检漏方法的特点和分类
2.1.1 检漏方法的特点
2.1.2 检漏方法的分类
书摘
1.1泄漏及其危害
1.1.1泄漏与密封
泄漏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日常生活中,自来水、煤气的泄漏常常给人们带来不便甚至危害;工业生产中,压力容器、管道、反应器、阀门、液压设备、运输工具一旦发生泄漏,轻则造成能源和原材料的大量浪费、设备不能正常工作,重则导致设备报废、整个工厂或系统陷于瘫痪、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千方百计地防止和消除泄漏。
“泄漏”是指介质,如气体、液体、固体或它们的混合物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的人们不希望发生的现象。单位时间内泄漏的介质量称为“泄漏率”。
由于机械加工的原因,机械产品的表面必然存在各种缺陷以及形状和尺寸偏差。因此在机械零件的接触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微小的间隙,当存在压力差或浓度差时,工作介质就会通过间隙而泄漏。
“密封”是指机器、设备没有泄漏的现象。能起密封作用的零部件称密封件。较复杂的密封装置(如带辅助系统)称为密封系统或密封装置。密封件或密封装置是工业设备中最广泛使用的零部件。
1.1.2泄漏的危害
泄漏是密封装置的主要失效形式。机器设备若不能保证密封,会因工作介质的跑、冒、滴、漏引起物质流失和能量损失,造成环境污染,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增加非计划停产和维修,甚至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密封装置的性能是评价机械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工厂安全、经济生产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