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刘瑞新 曾令宜 华顺刚
- 丛书名: 21世纪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01101
- 上架时间:2004-8-20
- 出版日期:2004 年8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81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计算 > AUTODESK AutoCAD
教材 > 征订教材 > 高等理工
教材 > 计算机教材 > 本科/研究生 > 计算机辅助设计
教材 > 教材汇编分册 > 高等理工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地讲解如何使用AutoCAD 2004绘制工程图,其突出特点如下。
1.按教学顺序编写
每个教学单元后都有上机练习内容,并有详细的练习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指导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到绘制工程图的实际应用之中。
2.按绘制工程图流程的顺序编写
以绘制工程图为主线,采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框架,按绘制视图、绘制剖视图和断面图、绘制专业图的顺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AutoCAD 2004关于绘制工程图的基本功能及相关技术。本书所举实例涉及机械、水工、房屋建筑行业,同时对各专业制图标准不同的设置方法和各专业图的不同绘图技巧分别做了叙述。
3.以工程图为实例编写
所绘插图均以工程图的内容为实例,插图中的各项内容(如:表达方法、图线的粗细、虚线与点画线的长短和间隔、字体、剖面线和尺寸标注等)均符合最新制图标准。
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教给学生软件的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绘制工程图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技巧,使学生通过本书的学习能绘制出完全符合专业制图标准的工程图样。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共分15章,内容主要包括:绘制工程图环境的设置、常用的绘图和编辑命令、绘制视图的相关技术与方法、绘制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相关技术与方法、绘制专业图的相关技术与方法、绘制三维实体和输出工程图。每教学单元后都有上机练习内容,并有详细的练习指导。
本书以大量的实例、通俗的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AutoCAD 2004关于绘制工程图的基本功能及相关技术,其所举实例涉及机械、水工、房屋建筑行业。本书提供配套电子课件,需要的任课教师可按前言提供的方式获得。
本书可作为工科类院校机械、水工、房屋建筑及相近专业的计算机绘图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和“计算机绘图”培训课程的速成教材。
目录
1.1 AutoCAD 2004的主要功能
1.2 AutoCAD 2004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
1.3 启动AutoCAD 2004
1.3.1 使用向导新建一张图
1.3.2 使用样板新建一张工程图
1.3.3 使用默认设置新建一张图
1.3.4 从"启动"对话框中打开一张图
1.4 AutoCAD 2004的工作界面
1.5 AutoCAD的命令输入及终止方式
1.6 修改系统配置选项
1.6.1 常用的3项修改
1.6.2 "选项"对话框中各标签简介
1.7 用NEW命令新建一张图
1.8 用QSAVE和SAVEAS命令存储图形
1.8.1 用QSAVE命令保存图形
1.8.2 用SAVEAS命令将图形另存
1.9 用OPEN命令打开一张图
1.10 退出AutoCAD
第2章 绘图基础
前言
应用AutoCAD绘制工程图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AutoCAD具有功能强、易掌握、使用方便等特点,是进行工程设计的先进软件。AutoCAD 2004相对于AutoCAD 2000而言,拥有了全新的、友好的界面,AutoCAD 2004还集成了许多新的功能,运行速度更快,文件更小,使用户能更加高效、方便地使用。AutoCAD 2004是目前最流行的绘图软件之一。
本书系统地讲解如何使用AutoCAD 2004绘制工程图,其突出特点如下。
1.按教学顺序编写
每个教学单元后都有上机练习内容,并有详细的练习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指导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到绘制工程图的实际应用之中。
2.按绘制工程图流程的顺序编写
以绘制工程图为主线,采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框架,按绘制视图、绘制剖视图和断面图、绘制专业图的顺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AutoCAD 2004关于绘制工程图的基本功能及相关技术。本书所举实例涉及机械、水工、房屋建筑行业,同时对各专业制图标准不同的设置方法和各专业图的不同绘图技巧分别做了叙述。
3.以工程图为实例编写
所绘插图均以工程图的内容为实例,插图中的各项内容(如:表达方法、图线的粗细、虚线与点画线的长短和间隔、字体、剖面线和尺寸标注等)均符合最新制图标准。
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教给学生软件的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绘制工程图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技巧,使学生通过本书的学习能绘制出完全符合专业制图标准的工程图样。
教学安排建议:
本书由刘瑞新、曾令宜、华顺刚主编,参加编写工作的有(按章节顺序):刘瑞新(第1章),曾令宜(第2,11章),孔芬蕊(第3章),毕宪珍(第4章),郭玲(第5章),赵婷(第6章),罗立群(第7章),邢广君(第8章),华顺刚(第9章),夏坚(第10,12章),张圣敏(第13章),王娟玲(第14章),王磊(第15章、附录)。
本书可作为工科类院校机械、水工、房屋建筑及相近专业的计算机绘图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和"计算机绘图"培训课程的速成教材。
编者
序言
该系列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力求覆盖"计算机系统与平台、程序设计与算法、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开发"四个领域,内容强调"概念性基础、技术与方法基础、应用技能"三个层次,第一批教材涉及《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与算法》、《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或《计算机组成与接口技术》)、《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与应用》等六门核心课程。同时,我们也在挖掘其他通用的应用课程教材,并将陆续推出。我们特别注意到,高校工科电类专业、理科和工科非电类专业、经管类专业和文史类专业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可以采用"1+X"的课程解决方案,"1"指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X"指适合不同学校和专业特点的其他课程及其组合,我们的系列教材为此提供了选择的灵活性。
"21世纪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立足体系创新、知识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全面考虑读者的需求,努力提升教材的可读性和可用性,为教学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如提供同步的"习题与实验指导"书,一些教材还为教师提供可修改的电子教案、源程序包、教学指导手册或阶段自测题等多种类型的教学服务,即提供"教材-教辅-课件"教学支持。读者可以通过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教育资源网站(http://edu.phei.com.cn)了解该系列教材的出版和服务的动态信息。
"21世纪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的建设得到了很多专家和老师的热情支持,教材作者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这些课程都是各高校的教改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体现了作者对课程和教学的探索与创新。希望这套教材的出版能有力地推动大学计算机新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同时也能为高等计算机教育带来与时俱进的活力和生机。
由于我们的水平和经验所限,加之计算机和相关领域技术及应用的发展迅速,该系列教材一定还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欢迎领域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我们会继续努力,力求不断完善和提高,以便更好地满足高等计算机教育不断变化的需求。
"21世纪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