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在《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一期报告)出版之后,清华大学课题组在吴良镛院士主持下继续关注京津冀地区的变化,并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面对急剧发展的形势和区域规划工作的新需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将一期研究中提出的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原则性、理念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进行深化和具体化。二期报告特别注重将区域研究落实于城乡大地的广域空间,以首都地区和新畿辅的观念,在综合北京、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及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采用批判性整合的工作方法,以实现良好的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同时缔造为目标,自主创新,在更高的境界上推进京津冀地区空间战略发展规划的研究。..
本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城乡和区域规划理论和实践者、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政府有关领导部门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和参考。...
目录
第一章《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出版后的新进展
1.1《一期报告》的基本内容
1.2清华大学对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的继续探索
1.3京津冀地区的空间规划与研究进展
1.4新形势、新视野、新探索
第二章京津冀地区现状与问题
2.1京津冀地区成就显著
2.2京津冀地区整体竞争力不高
2.3京津冀地区区域发展协调程度不高
2.4资源利用缺乏合理性,资源环境约束“瓶颈”日益突出
2.5京津冀地区建设缺乏“宜居”性,社会和谐发展问题凸现
2.6战略地认识区域空间的发展
第三章京津冀地区空间发展布局构想..
3.1以首都地区的观念,塑造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
3.2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区域空间发展
3.3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创建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
第四章推进京津冀地区空间协调发展的建议
4.1开展政府间合作与非政府间协作,强化区域治理
4.2建立“大滨海地区”概念,开展区域空间结构合作规划
序言
《一期报告》出版后,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建筑学院的师生们继续关注京津冀地区的变化并进行持续的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多项规划工作亦参与其中。面对急剧发展的形势和区域规划研究的新需求,我们认为地区空间战略发展规划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步入更高的境界,因此有必要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如果说《一期报告》研究的重点在于对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原则性、理念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进行探索,那么,《二期报告》则基于当前发展的形势,涉及的问题更广,也更具体和深化。目前,尽管《二期报告》还不成熟,但是及时将这些工作过程中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加以发表,或能为当前建设实践提供参考,并在实践中“投石问路”,有利于研究的深化。
众所周知,经济社会发展与物质环境建设息息相关,一切的经济社会规划都必须建立并落实到空间上,战略空间之于社会经济发展犹如作战离不开地形图与沙盘,发展空间的配置大有讲究。就目前来说,一方面,必须结合城乡与区域这一空间载体的实际情况,判断这些战略发展规划是否符合实际,利弊得失如何,对未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对执行中的问题进行反馈(在建设过程中有必要随着伴生的问题,容许“一系列的调整”,如此反复不已);另一方面,战略规划的推进还必须落实在场所的营造和物质环境的建设上,在区域规划研究的思考中应切实体现以人为本,融入人居环境建设之要求。有鉴于此,我们明确表示:
第一,报告中所从事的区域规划研究是基于人居环境建设的区域空间发展研究。京津冀地区是较为完整的地理单元,地跨两市一省,作为区域规划与发展的研究对象非常具有典型性;并且,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协调与发展问题也有相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立足于区域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和错综复杂的人文社会背景,将区域规划研究落实于城乡大地,联系着人居环境的建设与变迁。这种聚焦于特定地域与空间,在空间上整合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交通、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强调物质规划、城市设计、区域感等的做法,与近来国际上许多区域行动的共同特征是合拍的。由于这项研究侧重于城乡空间发展和战略研究,在报告中我们将尽可能附以不同的图解,以便于明确空间的概念。..
第二,京津冀地区进一步大发展的可能和种种时弊是推进区域规划研究的不竭动力。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必须适应发展形势与条件的变化,在特定的社会制度与环境条件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规划研究如果没有战斗力,就没有出路;京津冀地区如果没有一个有战斗力的规划,也难以有大推进。地区发展无现成答案,我们必须从加强政治文明、深化国家体制改革、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努力加以推进和突破。二期报告的结论与建议就是我们在目前的认识水平和条件下对这一地区的认识总结,其正确与否还有待时间的考验,但我们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尽管在短期内,地方政府间的藩篱观念还难以消失,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还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但是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城乡空间发展直接关系三农、资源、能源、生态与环境等问题的解决,城乡空间发展走上正确的轨道是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证。京津冀地区可以在区域条件改善的过程中寻找机会,在不断适应过程中逐步建立秩序。这是一个极富潜力的科学发展的方向。我们充满自信,并将继续这项工作深入地开展下去。
第三,对于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常听到议论说这里没有牵头单位,事情很难办,还听到一些关于体制的建议等等,我们也无法说应当由谁来牵这个头。但我们深信所从事的学术上的基础性探索工作,无论如何都需要做,值得做,并且要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即使目前各种学术思想仍有分歧,但总会在一些方面得到趋于一致的认识。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是我们自选的项目,《一期报告》出版后,社会各界反映已经给我们的正面鼓励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相信,学术共识可以推动社会共识,在学术共识与社会共识的基础上,可以推进行政层面的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最终促进区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二期报告》研究的具体工作、研究方法仍然坚持在《一期报告》中已经成功试行“科学共同体”的工作方式,以学术研究、专家顾问为主导,吸收地方各有关方面的力量参与,并且在可能条件下增加研究的顾问人员。由于时间较紧,先以清华工作为主,并及时注意与有关方面反复沟通。“科学共同体”的学术讨论时间虽然一再推迟,但这一工作模式我们仍然恪守,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了很大进展。“科学共同体”各成员的意见已经尽可能地汇集到《二期报告》之中,并另编为“外一章”,以示重视。
最后要说明的是,区域发展问题复杂,远不是一两项措施就能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的,要看到《一期报告》发展后这个地区规划思想与实践的进展,区域协调工作在潜流暗长,这足以说明京津冀地区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是一项长期的研究工作。面对当前发展的形势,我们既为种种预见的问题而忧虑与困惑,又生活在对明日憧憬的喜悦之中。我们是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下工作的,看到这一工作中新人在不断成长,我们感到欣慰。...
2006年9月
作者其它作品
广义建筑学
- ¥49.80
- ¥42.83
- 吴良镛论人居环境科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