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祝龙根 刘利民 耿乃兴
- 丛书名: 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7498X
- 上架时间:2006-4-12
- 出版日期:2003 年4月
- 开本:16开
- 页码:309
- 版次:2-2
- 所属分类:建筑 > 建筑学 > 其他
内容简介
目录
《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丛书》前言(第2版)
本书前言(第2版)
第1章 地基土静力特性测试
1.1 地基土静载荷试验
1.2 静力触探
1.3 旁压试验
1.4 标准贯入试验
1.5 轻便触探试验简介
1.6 十字板剪切试验
1.7 地基土的现场直剪试验
1.8 地基土对混凝土板的抗滑试验
第2章 地基土动力特性测试
2.1 场地土波速测试
2.2 场地地微振观测
2.3 地基土刚度系数测试
2.4 振动衰减测试
2.5 临界竖向振动加速度、临界基地动压力测试
第3章 基桩的静力测试
3.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前言
《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丛书》能获读者垂爱,实乃因工程建设急需地基基础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提高。编者更应殚智竭力,提供能为读者解惑、明理、助业之科技读物。鉴于丛书筹划时间较早,资料大多取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此后的技术进展颇为迅速,如将原书重印,固甚省力,但总感愧对读者,于心不安。故与丛书作者诸君议决修改再版,以期能尽力反映丛书诸领域的最新成果,经近一年的努力,终能在2002年初与读者见面。
我国已经入世,技术标准与从业资格管理将与国际逐步接轨,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也即将开始。然岩土工程师应具宽广知识面之注册考试要求与我国专业教育面过窄之矛盾极为突出,故应试工程师宜及早拓宽与加深地基基础知识。目前地基基础科技读物固多,然高校教材因受教学要求及篇幅限制,甚少工程实例;学术专著理论深厚,似难以迅速普及;手册内容又过于浩瀚,不适宜考试复习,似尚缺少系统、简明而又实用的技术教育读物。故为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复习尽绵薄之力,亦为本书修改再版时追求的目标之一。..
近年,我国诸多规范正在修订改版,名词术语、设计原则颇多更改,然土力学基本原理依然稳定,少有变动。为帮助读者解读规范之要义,丛书对各类方法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取材原则,使读者不因方法差异而迷惑,对不同规范均能掌握其精髓,以期能根据工作之需正确运用各行业之技术规范。对处于规范修改变化中的技术趋向,丛书也尽力加以阐述,祈使读者能适应设计、施工方法日新月异之变化。
丛书第1版出版时,蒙孙钧院士作序,第2版孙先生又应允主审,对学术著作的撰写出版极尽关爱与支持之情。正值先生主审的《岩上工程的回顾与前瞻》出版不久,丛书第2版又将出版,在孙先生指导下能为岩土工程的学术繁荣添砖加瓦,实乃丛书作者的莫大荣幸。
1999年初孙先生为丛书第1版作序时,论及我国土力学前辈俞调梅教授开拓地基基础学科的贡献。丛书于该年9月出版,然调梅师已于6月作古,未能看到丛书的问世,深为憾事。此次丛书第2版付梓,时值调梅师逝世3周年,谨以此书作为对先师的纪念。
主编高大钊2002年2月于同济园...
序言
同济大学地基基础教研室是我国建制较早的地基基础教学与研究单位,在我国土力学前辈俞调梅、张问清和郑大同教授等的开拓下已形成了一支有特色的学术队伍,参与了许多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和一系列地基基础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程经验。这套丛书的作者大多是几十年来长期从事地基基础教学科研工作的教授,在丛书中反映了他们的学术见解和工程经验。是一套融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于一体,既有基本原理阐述又有技术进展的综合、全面系统的技术专著。本书的问世,相信对广大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工作者都会有所助益,故乐意为之作序。..
地基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学科,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与降低工程造价关系极大。近2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高层建筑和高等级道路以及一些城市地下铁道的兴建,地基基础工程技术队伍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地基设计、桩基技术、地基处理、基坑工程和地基基础测试技术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新的施工技术,形成了新的技术热点,获得不少的技术成果,亟需加以归纳总结和提高,以适应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同济大学地基基础教研室是我国建制较早的地基基础教学与研究单位,在我国土力学前辈俞调梅、张问清和郑大同教授等的开拓下已形成了一支有特色的学术队伍,参与了许多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和一系列地基基础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程经验。这套丛书的作者大多是几十年来长期从事地基基础教学科研工作的教授,在丛书中反映了他们的学术见解和工程经验。是一套融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于一体,既有基本原理阐述又有技术进展的综合、全面系统的技术专著。本书的问世,相信对广大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工作者都会有所助益,故乐意为之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