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焊接工程师最常用而又不易记忆的符号、公式和数据等资料,阐明了焊接过程中的物理行为和冶金行为,以及金属焊接性密切相关的焊接裂纹问题,介绍了各种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及其焊接工艺等。
内容简介
作译者
长期从事焊接专业教学、科研和生产技术工作,焊接理论造诣颇深,知识面广且实践经验丰富。曾任全国高等学校焊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山东省焊接学会首届秘书长和济南焊接技术协会理事长。他的成果卓著,尤其在我国焊接技术基础建设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参加了我国大型权威工具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机械工程手册》、《焊接手册》等的编写,并担任部分卷、篇(一版和二版)的主编或副主编。...
这本《焊接工程师手册》是近年又一力作。...
目录
第1篇 综合资料
第1章 符号
第2章 单位及其换算
第3章 常用公式、数据和资料
第2篇 焊接物理冶金
第1章 焊接及其分类
第2章 焊接物理
第3章 焊接冶金
第4章 焊接裂纹
第3篇 弧焊方法及设备
第1章 弧焊电源
第2章 焊条电弧焊
第3章 埋弧焊
第4章 钨极氩弧焊(TIG焊)
第5章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第6章 等离子弧焊
第7章 螺柱焊
第4篇 电阻焊方法及设备
第1章 电阻焊基础
前言
本书属中型的综合性焊接技术工具书。主要供焊接工程师查阅,也可供与焊接技术相关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大专学校焊接专业师生参考。
本手册是根据焊接工程师的工作特点和业务需要进行选材和编写的,力求实用、先进、简明和便查。为了充分发挥工具书的储存功能和各忘功能,本手册力图做到在有限的篇幅内含有尽可能多的技术信息,所以较全面地汇集了解决技术问题所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最新的焊接工艺技术资料,并作了精选和合理的编排,供读者查用。
本书有以下特色:
1.便于查阅 焊接工程师常用但不易记忆的资料,如符号、公式和数据等,通常都分散在各种文献中,需用时难以查找。本手册把使用频率最高的这些资料都收集在一起,编成第1篇“综合资料”,读者可随时查用以节约时间;其他篇章的编排均分出层次,且有大小标题,读者根容易查出所需要的资料。
2. 简明扼要 相对于现有大型焊接工具书,本手册较简明。在内容选择上是取其精华,摘其要点,深广度适中,以够用为度;在阐述上则以能揭示出事物本质、发展规律和关键之所在为限。力求简单、明确和扼要,以缩短查阅时间。
3.适应性强 本手册与专用的焊接工具书相比,则是综合的和较为完整的。基本上涵盖了焊接学科的各个重要领域,如焊接方法、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焊接材料、焊接力学、焊接设计、焊接施工和焊接质量管理等。涉及了焊接结构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中常遇到的技术问题。基本上能满足焊接的或与焊接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需要,因而本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4.适当说理 本手册在处理每一焊接的具体技术问题时,向读者交待解决问题的方法无疑是放在首位的。但是,并不简单地指出应该这样干,不应该那样干。而是还指出为什么要这样干。也即适度地引述一些与此问题有关的理论,尽量说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让读者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变被动为主动。
本手册编入“焊接物理冶金”篇的用意,不仅是为焊接工程师在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时提供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而且也是为了适应那些改行从事焊接技术工作的工程师对焊接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需求。
焊接工程师经常要进行工装设计,仅举几个典型工装结构例子是不够的。本手册编入“焊接机械装备及其设计”一章,较全面系统地介绍焊接工装设计与计算的原理和方法,以满足这方面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焊接技术领域中出现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本手册在保证编入基本、常用的焊接技术的同时,也尽量把现阶段成熟的并已用于生产的这些焊接先进技术编到手册中来。对那些尚未用于生产的新技术,手册中就作为发展趋势的信息来报道。编者已经注意到国家标准正处在向国际通行标准接轨,旧的标准不断修订,新的标准不断颁布。所以本手册努力把现行的最新国家焊接标准贯彻到手册中来,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工厂、科研单位和各大专院校的大力支持,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数据和资料。此外,编者还参阅和引用了许多技术文献中的大量数据和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漏在所难免,尚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