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帽子讲Web安全(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架构师、阿里云总裁王坚力荐)
基本信息
- 作者: 吴翰清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60721
- 上架时间:2012-3-28
- 出版日期:2012 年3月
- 开本:16开
- 页码:432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安全 > 网络安全/防火墙/黑客
编辑推荐
“安全是互联网公司的生命,也是每一位网民的最基本需求。
一位天天听到炮声的白帽子和你分享如何呵护生命,满足最基本需求。这是一本能闻到硝烟味道的书。”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架构师 阿里云总裁 王坚
相关推荐:《白帽子讲Web安全(纪念版)》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在互联网时代,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新奇的攻击技术层出不穷。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数据?本书将带你走进Web安全的世界,让你了解Web安全的方方面面。黑客不再变得神秘,攻击技术原来我也可以会,小网站主自己也能找到正确的安全道路。大公司是怎么做安全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案呢?你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详细的剖析,让你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白帽子讲Web安全》是根据作者若干年实际工作中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而写成的,在解决方案上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深入分析了各种错误的解决方案与误区,对安全工作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安全开发流程与运营的介绍,对同行业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作译者
吴翰清,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从2000年开始研究网络攻防技术。在大学期间创立
了在中国安全圈内极具影响力的组织“幻影”。
2005年加入********,负责网络安全。工作期间,对********的安全开发流程、应用安全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多次获得公司的表彰。曾先后帮助淘宝、支付宝建立了应用安全体系,保障公司业务得以快速而安全地发展。
2009年起,加入********支计算有限公司,负责云计算安全、反网络欺诈等工作,是********集团最具价值的安全专家。长期专注于安全技术的创新与实践,多有建树。同时还是OWASP在中国的区域负责人之一,在互联网安全领域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平时乐于分享,个人博客的访问量迄今超过200万。多年来活跃在安全社区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多次受邀在国内、国际安全会议上演讲,是中国安全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
目录
第一篇 世界观安全
第1章 我的安全世界观 2
1.1 Web安全简史 2
1.1.1 中国黑客简史 2
1.1.2 黑客技术的发展历程 3
1.1.3 Web安全的兴起 5
1.2 黑帽子,白帽子 6
1.3 返璞归真,揭秘安全的本质 7
1.4 破除迷信,没有银弹 9
1.5 安全三要素 10
1.6 如何实施安全评估 11
1.6.1 资产等级划分 12
1.6.2 威胁分析 13
1.6.3 风险分析 14
1.6.4 设计安全方案 15
1.7 白帽子兵法 16
1.7.1 Secure By Default原则 16
1.7.2 纵深防御原则 18
1.7.3 数据与代码分离原则 19
前言
我的安全之路
我对安全的兴趣起源于中学时期。当时在盗版市场买到了一本没有书号的黑客手册,其中coolfire 的黑客教程令我印象深刻。此后在有限的能接触到互联网的机会里,我总会想方设法地寻找一些黑客教程,并以实践其中记载的方法为乐。
在2000年的时候,我进入了西安交通大学学习。在大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是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平时会对学生开放。当时上网的资费仍然较贵,父母给我的生活费里,除了留下必要的生活所需费用之外,几乎全部投入在这里。也是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里,让我迅速在这个领域中成长起来。
大学期间,在父母的资助下,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个人电脑,这加快了我成长的步伐。与此同时,我和一些互联网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建立了一个技术型的安全组织,名字来源于我当时最喜爱的一部动漫:“幻影旅团”(ph4nt0m.org)。历经十余载,“幻影”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以延续,但它却曾以论坛的形式培养出了当今安全行业中非常多的顶尖人才。这也是我在这短短二十余载人生中的最大成就与自豪。
得益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以及我亲手缔造的良好技术交流氛围,我几乎见证了全部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发展过程。在前5年,我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渗透测试技术、缓冲区溢出技术、网络攻击技术等;而在后5年,出于工作需要,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Web安全的研究上。
加入阿里巴巴
发生这种专业方向的转变,是因为在2005年,我在一位挚友的推荐下,加入了阿里巴巴。加入的过程颇具传奇色彩,在面试的过程中主管要求我展示自己的能力,于是我远程关闭了阿里巴巴内网上游运营商的一台路由设备,导致阿里巴巴内部网络中断。事后主管立即要求与运营商重新签订可用性协议。
大学时期的兴趣爱好,居然可以变成一份正经的职业(当时很多大学都尚未开设网络安全的课程与专业),这使得我的父母很震惊,同时也更坚定了我自己以此作为事业的想法。
在阿里巴巴我很快就崭露头角,曾经在内网中通过网络嗅探捕获到了开发总监的邮箱密码;也曾经在压力测试中一瞬间瘫痪了公司的网络;还有好几次,成功获取到了域控服务器的权限,从而可以以管理员的身份进入任何一位员工的电脑。
但这些工作成果,都远远比不上那厚厚的一摞网站安全评估报告让我更有成就感,因为我知道,网站上的每一个漏洞,都在影响着成千上万的用户。能够为百万、千万的互联网用户服务,让我倍感自豪。当时,Web正在逐渐成为互联网的核心,Web安全技术也正在兴起,于是我义无返顾地投入到对Web安全的研究中。
我于2007年以23岁之龄成为了阿里巴巴集团最年轻的技术专家。虽未有官方统计,但可能也是全集团里最年轻的高级技术专家,我于2010年获此殊荣。在阿里巴巴,我有幸见证了安全部门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同时由于淘宝、支付宝草创,尚未建立自己的安全团队,因此我有幸参与了淘宝、支付宝的安全建设,为他们奠定了安全开发框架、安全开发流程的基础。
对互联网安全的思考
当时,我隐隐地感觉到了互联网公司安全,与传统的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技术的区别。就如同开发者会遇到的挑战一样,有很多问题,不放到一个海量用户的环境下,是难以暴露出来的。由于量变引起质变,所以管理10台服务器,和管理1万台服务器的方法肯定会有所区别;同样的,评估10名工程师的代码安全,和评估1000名工程师的代码安全,方法肯定也要有所不同。
互联网公司安全还有一些鲜明的特色,比如注重用户体验、注重性能、注重产品发布时间,因此传统的安全方案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能完全行不通。这对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这些问题,使我感觉到,互联网公司安全可能会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或者说应该把安全技术变得更加工业化。可是我在书店中,却发现安全类目的书,要么是极为学术化的(一般人看不懂)教科书,要么就是极为娱乐化的(比如一些“黑客工具说明书”类型的书)说明书。极少数能够深入剖析安全技术原理的书,以我的经验看来,在工业化的环境中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也就促使我萌发了一种写一本自己的书,分享多年来工作心得的想法。它将是一本阐述安全技术在企业级应用中实践的书,是一本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工程师能够真正用得上的安全参考书。因此张春雨先生一提到邀请我写书的想法时,我没有做过多的思考,就答应了。
Web是互联网的核心,是未来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最佳载体,因此Web安全也是互联网公司安全业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近年来的研究重心也在于此,因此将选题范围定在了Web安全。但其实本书的很多思路并不局限于Web安全,而是可以放宽到整个互联网安全的方方面面之中。
掌握了以正确的思路去看待安全问题,在解决它们时,都将无往而不利。我在2007年的时候,意识到了掌握这种正确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因此我告知好友:安全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他能拥有多少个0day,掌握多少种安全技术,而是在于他对安全理解的深度,以及由此引申的看待安全问题的角度和高度。我是如此想的,也是如此做的。
因此在《白帽子讲web安全》中,我认为最可贵的不是那一个个工业化的解决方案,而是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背后的思考过程。我们不是要做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要做一个能够“漂亮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每一名优秀的安全工程师所应有的追求。
序言
认识吴翰清先生源于网络、源于安全,并从网络走向生活,成为朋友。他对于安全技术孜孜不倦的研究,使得他年纪轻轻便成为系统、网络、Web等多方面安全的专家;他对于安全技术的分享,创建了“幻影旅团”(ph4nt0m.org)组织,培养了一批安全方面的技术人才,并带动了整个行业的交流氛围;他和同事在大型互联网公司对安全方面的不断实践,全面保护着阿里巴巴集团的安全;他对于安全的反思和总结并发布在他的博客上,使得我们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安全的意义,处理安全问题的方法论。而今天,很幸运,我们能系统的地看到吴翰清先生多年在大型互联网公司工作实践、总结反思所积累的安全观和Web安全技术。
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安全专著不多,而在这为数不多的书中,绝大部分也都是“黑客攻击”速成手册。这些书除了在技术上仅立足于零碎的技术点、工具使用手册、攻击过程演示,不系统之外,更为关键的是,它们不是以建设者的角度去解决安全问题。吴翰清先生是我非常佩服的“白帽子”,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直以建设更安全的互联网为己任,系统地研究安全,积极分享知识,为中国的互联网安全添砖加瓦。而这本书也正是站在白帽子的视角,讲述Web安全的方方面面,它剖析攻击原理,目的是让互联网开发者、技术人员了解原理,并通过自身的实践,告诉大家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法论、思想以及对应的防范方案。
最让我共鸣的是“安全运营”的思路,我相信这也是吴翰清先生这么多年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最大收获之一,因为运营是互联网公司的最大特色和法宝。安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敌方攻击手段在变,攻击方法在变,漏洞不断出现;我方业务在变,软件在变,人员在变,妄图通过一个系统、一个方案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安全需要不断地运营、持续地优化。
瑞雪兆丰年,一直在下的雪预示着今年的丰收。我想在经历了2011年中国互联网最大安全危机之后,如白雪一样纯洁的《白帽子讲Web安全》应该会给广大的从事互联网技术人员带来更多的帮助,保障中国互联网的安全,迎来互联网的又一个春天。
季昕华 Benjurry
媒体评论
——丁香园CTO 冯大辉
作为互联网的开发人员,在实现功能外也需要重点关注如何避免留下XSS、CSRF等漏洞,否则很容易出现用户账号泄密、跨权限操作等严重问题,本书讲解了通常网站是如何来应对这些漏洞以及保障安全的,从这些难能可贵的实战经验中可以学习到如何更好地编写一个安全的网站。
——淘宝资深技术专家 林昊
安全问题成了互联网的梦魇,这本书的出现终于能让我们睡个好觉。
——知道创宇创始人CEO 赵伟(icbm)
一直以来安全行业都不缺少所谓的技术和毫无思想的说明书式的文字,缺少的是对于安全本质的分析,关于如何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思考,以及对这些思考的分享。吴翰清正在尝试做这个事情,而且做到了。
——乌云漏洞平台创始人 方小顿(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