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9.00
- POD价:¥79.00
- 评分:
(已有29条评价)
- 电子书:深入理解Android:卷I[按需印刷]
- 促销活动:
- 我要买:
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结合实际应用开发需求,以情景分析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Android的源代码进行了十分详尽的剖析,深刻揭示Android系统的工作原理
机锋网、51CTO、开源中国社区等专业技术网站一致鼎力推荐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深入理解Android:卷1》是一本以情景方式对Android的源代码进行深入分析的书。内容广泛,以对Framework层的分析为主,兼顾Native层和Application层;分析深入,每一部分源代码的分析都力求透彻;针对性强,注重实际应用开发需求,书中所涵盖的知识点都是Android应用开发者和系统开发者需要重点掌握的。
全书共10章,第1章介绍了阅读本书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Android系统架构和源码阅读方法的介绍;第2章通过对Android系统中的MediaScanner进行分析,详细讲解了Android中十分重要的JNI技术;第3章分析了init进程,揭示了通过解析init.rc来启动Zygote以及属性服务的工作原理;第4章分析了Zygote、SystemServer等进程的工作机制,同时还讨论了Android的启动速度、虚拟机HeapSize的大小调整、Watchdog工作原理等问题;第5章讲解了Android系统中常用的类,包括sp、wp、RefBase、Thread等类,同步类,以及Java中的Handler类和Looper类,掌握这些类的知识后方能在后续的代码分析中做到游刃有余;第6章以MediaServer为切入点,对Android中极为重要的Binder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其本质。第7章对Audio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尤其是AudioTrack、AudioFlinger和AudioPolicyService等的工作原理。第8章深入讲解了Surface系统的实现原理,分析了Surface与Activity之间以及Surface与SurfaceFlinger之间的关系、SurfaceFlinger的工作原理、Surface系统中的帧数据传输以及LayerBuffer的工作流程。第9章对Vold和Rild的原理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还探讨了Phone设计优化的问题;第10章分析了多媒体系统中MediaScanner的工作原理。
本书适合有一定基础的Android应用开发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阅读。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大家将能更深刻地理解Android系统,从而自如应对实际开发中遇到的难题。
作译者
目录
第1章 阅读前的准备工作 / 1
1.1 系统架构 / 2
1.1.1 Android系统架构 / 2
1.1.2 本书的架构 / 3
1.2 搭建开发环境 / 4
1.2.1 下载源码 / 4
1.2.2 编译源码 / 6
1.3 工具介绍 / 8
1.3.1 Source Insight介绍 / 8
1.3.3 Busybox的使用 / 11
1.4 本章小结 / 12
第2章 深入理解JNI / 13
2.1 JNI概述 / 14
2.2 学习JNI的实例:MediaScanner / 15
2.3 Java层的MediaScanner分析 / 16
2.3.1 加载JNI库 / 16
2.3.2 Java的native函数和总结 / 17
2.4 JNI层MediaScanner的分析 / 17
2.4.1 注册JNI函数 / 18
前言
本书主要内容
全书一共10章,其中一些重要章节中还设置了“拓展思考”部分。这10章的主要内容是:
第1章介绍了阅读本书所需要做的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对Android整个系统架构的认识,以及Android开发环境和源码阅读环境的搭建等。注意,本书分析的源码是Android2.2。
第2章通过Android源码中的一处实例深入地介绍了JNI技术。
第3章围绕init进程,介绍了如何解析init.rc以启动Zygote和属性服务(property service)的工作原理。
第4章剖析了zygote和system_server进程的工作原理。本章的拓展思考部分讨论了Andorid的启动速度、虚拟机heapsize的大小调整问题以及“看门狗”的工作原理。
第5章讲解了Android源码中常用的类,如sp、wp、RefBase、Thread类、同步类、Java中的Handler类以及Looper类。这些类都是Android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只有掌握这些类的知识,才能在分析后续的代码时游刃有余。
第6章以MediaServer为切入点,对Binder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本章拓展思考部分讨论了与Binder有关的三个问题,它们分别是Binder和线程的关系、死亡通知以及匿名Service。笔者希望,通过本章的学习,大家能更深入地认识Binder的本质。
第7章阐述了Audio系统中的三位重要成员AudioTrack、AudioFlinger和AudioPolicyService的工作原理。本章拓展思考部分分析了AudioFlinger中DuplicatingThread的工作原理,并且和读者一道探讨了单元测试、ALSA、Desktop check等问题。通过对本章的学习,相信读者会对Audio系统有更深的理解。
第8章以Surface系统为主,分析了Activity和Surface的关系、Surface和SurfaceFlinger的关系以及SurfaceFlinger的工作原理。本章的拓展思考部分分析了Surface系统中数据传输控制对象的工作原理、有关ViewRoot的一些疑问,最后讲解了LayerBuffer的工作流程。这是全书中难度较大的一章,建议大家反复阅读和思考,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入理解Surface系统。
第9章分析了Vold和Rild,其中Vold负责Android平台中外部存储设备的管理,而Rild负责与射频通信有关的工作。本章的拓展思考部分介绍了嵌入式系统中与存储有关的知识,还探讨了Rild和Phone设计优化方面的问题。
第10章分析了多媒体系统中MediaScanner的工作原理。在本章的拓展思考部分,笔者提出了几个问题,旨在激发读者深入思考和学习Android的欲望。
本书特色
笔者认为,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较全面、系统、深入地讲解了Android系统中的几大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旨在通过直接剖析源代码的方式,引领读者一步步深入于诸如Binder、Zygote、Audio、Surface、Vold、Rild等模块的内部,去理解它们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如何工作的。笔者根据研究Android代码的心得,在本书中尝试性地采用了精简流程、逐个击破的方法进行讲解,希望这样做能帮助读者更快、更准确地把握各模块的工作流程及其本质。本书大部分章节中都专门撰写了“拓展思路”的内容,希望这部分内容能激发读者对Android代码进行深入研究的热情。
本书面向的读者
(1)Android应用开发工程师
序言
与带给人们良好用户体验的iOS不一样的是,Android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所有代码都是开源的。因此,对于开发者而言,不仅可以做到知其然,更可以做到知其所以然!
然而,要想知道其所以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回想当初,我开始接触Android的时候,除了Android源码外,其他资料甚少。Android是基于Linux的完整操作系统,其代码量让人望而生畏。可以想象,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一头扎进操作系统庞大的代码中是一件让人多么痛苦的事情。时间过得很快,Android生态链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现在市场上的Android资料已经开始泛滥,书籍已经数不胜数。然而,绝大部分书籍只限于讲解Android应用的开发(拜Android应用API所赐),没有深入到系统级的探讨,极少的所谓提供Android深入指导的资料也只是浅尝辄止。如果想深入了解Android系统,只有华山一条路:自己看Android源代码!
正是因为如此,当初凡平告诉我他要系统地整理其深入钻研Android源代码的心得时,我表示了强烈的赞同。这是一件极少有人做过的事情,这件事情将给已经或即将跨入Android世界的同仁们极大的帮助!这本书里,作者以代码框架为主线,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将框架中的关键点一一剖开,从而给读者一个架构清楚、细节完善的立体展现。另外,凡平还会用他的幽默给正在啃枯燥代码的您带来不少笑意和轻松。毫无疑问,如果您想深入了解Android系统,这本书就是您进入Android神秘世界的钥匙。
如果您看准了移动互联网的前景,想深入理解Android,那就让这本书指导您前进吧!
邓必山
2011年6月于北京
媒体评论
对于Android开发工程师而言,本书不可多得,分析透彻深入,针对性极强。Android系统本身极为庞大,如果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面面俱到且细致入微地分析,恐怕不是一两本书能完成的。本书从开发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对Android系统中的重要知识点和功能模块的源代码实现进行了剖析,这样既能帮助开发者解决实际问题,又能使分析深入透彻,而不是停留于表面。强烈推荐!——机锋网(http://www.gfan.com/)
这本书非常实用,绝不是枯燥的源代码分析,是深入理解Android工作机制和实现原理的一本好书。为什么说它实用呢?因为它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停留着源代码分析上,而是要帮助开发者解决实际问题,于是所有知识点的分析和讲解都是从开发者的实际需求出发的。与一般的源代码分析的书相比较而言,本书在语言上多了几分幽默,更加生动易懂。更重要的是,本书的分析十分深入,探讨了Android相关功能模块的本质。——51CTO移动开发频道(http://mobile.51cto.com/)
随着Android 系统越来越流行,Android应用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于开发者而言,深入理解Android系统原理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市面上Android 开发相关的图书已经很多,但真正能够系统、深入地讲解Android系统原理的书还乏善可陈。这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该书同时兼备深度和广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优雅的语言,深入分析到各个模块的源码与原理。另外,它启发性的讲解方式,更有助于读者的学习和思考。——开源中国社区(http://www.oschin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