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Exchange Rates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 (5th Edition)
- 原出版社: Addison Wesley
- 作者: (英)劳伦斯 S.科普兰(Laurence S. Copeland)
- 译者: 刘思跃 叶永刚
- 丛书名: 金融教材译丛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44117
- 上架时间:2011-6-8
- 出版日期:2011 年5月
- 开本:16开
- 页码:368
- 版次:5-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教材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 国际金融
教材 > 经济管理教材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 国际金融
编辑推荐
劳伦斯·S·科普兰编*的《汇率与国际金融(原书第5版)》是金融学、金融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和财经类非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本书以开放经济为前提,从全球视角来分析经济和金融活动现象及其内在运行规律。本课程不仅为解释国际货币和金融关系提供了分析工具和基本的理论框架,而且为我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参与国际经济和金融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导论
导论
1.1什么是汇率
1.2外汇市场
1.3国际收支平衡表
1.4DIY模型
1.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汇率简史
1.6本书概述
小结
阅读指南
注释
第一部分 国际背景
第2章开放经济下的价格:购买力平价
导论
2.1国内经济中的一价定律
2.2开放经济中的一价定律
2.3价格指数的题外语
前言
我难以肯定的是,这些重要事件是否要求教科书对此进行大量修改。最后,有可能发生以下情况,世界经济舞台上新的玩家们将会沿着与“旧世界”极其相似的路线开发他们的各种金融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理由希望,本书所提供的各种模型依然大有裨益。
目标读者对象
我在第1版前言中所进行的告诫在本版中依然有效。尽管本书并不打算作为国际金融或者宏观经济学的已发表研究成果的文献典籍,也不打算作为跨国公司货币交易员或财务主管的使用指南,但本书仍然可以使这两者受益匪浅。
就其难度而言,本书的重点对象,即其“期望读者”,应是三年级的经济学本科生,或者可能是MBA国际金融方向的非专家型研究生。换言之,尽管开头几章可能会涉及第一年或者第二年的课程,后续章节的某些专题会更适合专家型研究生阅读。内容的安排并非一成不变,特别值得提及的是,第10章有可能涉及最难的(和最新的)内容。但是,它很自然地属于本书的中间部分,因为从根本上讲它属于非随机性内容。随着编写的进展,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一种倾向,增加了一定比例的、更前沿理论的内容,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新的章节涉及某些先前看起来似乎难以理解的研究内容。
本书中难度较大的章节标有星号(*)。在某些情形下,标有星号的部分采用了简化的分析形式,以便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捷径”。我尽可能地回避了复杂数学模型的推导,但有时推导是不可避免的。
贯穿本书,其侧重点在于提供结果背后的直观分析。原始文献中所附有的严密性在此依然可见,其参考文献则置于每一章的末尾。为了保持分析的清晰性,我仅仅涉及少量的结构性细节,并且只有在绝对必要的情况下才提及交易的技巧。出于同样的原因,只有在涉及需要解决最主要的方法问题时,我才会简略地运用到实证分析(因此,计量经济并非为学习本书的前提条件),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一两次的研讨班来说,其文献调研应是有限的。
因此,实证结果部分的目的是对我们已经理解(或者我们觉得自己已经理解)的内容进行简明的总结,而且对仍待解决的问题给予提示。如果我的经验具有代表性的话,那么学生和非专业人士往往感到难以理解,为什么经济学家们感到难以回答诸如此类看似简单的问题:购买力平价存在吗?风险报酬存在吗?预期是理性的吗?只要有可能,本人就会设法解释研究者在这个领域所面临的各种主要难题,而本人总会切记,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并不想建立其学术生涯的基础。
如果读者在学完了某一章节之后,即便没有掌握那些技术性的东西,也能够理解公开文献的经济分析思路,那么本书就可以说达到其目的了。我们所希望的是本书将激励那些雄心勃勃的读者进一步去阅读各种知识性的刊物,并且信心十足地去克服各种技术上的进入障碍。
本版更新
除了有关图表的更新工作之外,本人在该版中还进行了一些重要变动:
(1)引进了一个新的章节,即第14章,以此向读者介绍各种微观结构模型及其近年来的发展。新的内容并不难,但是它会让那些对基础微观经济学有所了解的学生得到最好的理解与分享。
(2)在第12章中增加了一些图形。
(3)重新撰写了总结性的章节。
致谢
每一个出色的版本都将获益于同事、朋友和学生们的评论。Fred Burton、Martyn Duffy和Ronnie MacDonald审阅了第1版的各个部分,Sheila Dow 评说了有关货币联盟章节的初稿,Sugata Ghosh和Laurian Lungu评说了第3版,第4版则获益于编辑以及来自卡迪夫博士项目的两个研究助理Zhao Tianshu和Zhu Yanhui的评论。对于该版本来说,本人深深地致谢Nicholas Rau,是他促使我去掉了大多数关于欧洲遗产货币的有关参考文献,本人还要致谢Sergio Lagoa,是他指出了式(1511)中存在的错误。这些耗费时间的工作负担(就连欧洲货币联盟(EMU)也毫无兴趣)再次落在了Zhu Yanhui身上。数年来,本人从学生们身上受益匪浅,这些学生有些是我自己教过的,有些学生从未谋面,但他们却带着问题和评论不时地给我发送电子邮件。本人通常没有时间答复他们,但是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助。最后,本人衷心感谢Justinia Seaman,是他热情地确定了这个版本,还要感谢现在已经替代他的Ellen Morgan以及Pauline Gillett。对于他们在该版本和后续工作中所付出的心血和耐心,本人表示衷心感谢。
对出版商的致谢
我们感激以下部门提供的相关版权资料:表13 2006年英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来源于国民统计办公室,以ClickUse Licence的形式重新编写。
我们感激金融时报有限公司允许我们复印下列资料:
(1)表11 外汇交叉汇率,来源于2007年9月14日的《金融时报》。
书摘
插图:
这似乎是简单的,然而它的确应该如此。从基本原理上讲,固定某种汇率与固定任何其他价格没有任何差别。比如说,为了固定鸡蛋的价格,所需要做的是,要有某个人(不一定是政府)准备进入市场,提供现金来买进有可能迫使价格下降的任何超额供给,或者供给鸡蛋来满足否则会引起价格上涨的任何超额需求。唯一的前提条件是存在一种稳定存量,或者更精确地说两种稳定存量:其一是鸡蛋,用以对付超额需求;其二是现金,用以应付超额供给。
如此说来,我们应该明白,为什么政府一般来说,更愿意在鸡蛋市场上与需求和供给打交道,而不是设法去固定价格。
政府不仅要承受管理和融通稳定存量即鸡蛋的日常成本,而且还必须对付所有这些干预系统面临的现存问题,当长期超额需求或供给存在时什么情况会发生?对前者的情形来说,它必须给市场不断供给鸡蛋,以致在某一点上,其稳定存量有可能被耗尽,而后者的情形则稍有差异。如果面临着日复一日的超额供给情形,它将需要准备大量的现金存量。对于货币当局来说,印刷新增的货币总量是一个可行选择,但是,这种做法不可能与任何货币政策相一致,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意味着货币政策必须用于固定鸡蛋的价格。”
确切地说,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固定汇率制度的情形下,在那里,国家的黄金加外币储备也起着稳定存量的作用。只要对美元的短期超额需求(就像图1.2 中的B点)与其超额供给的时期(A点)交替出现,该体系就能维持。当英镑走强时,中央银行将美元注入储备,而当英镑走弱时,则允许储备下降,于是,在任何时期内,可以使得储备的水平或多或少处于稳定状态。
然而,如果在某些时期,市场情绪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持续变化,储备将有可能持久上升或下降,这将取决于新的情绪是否有利于英镑而不利于美元,反之亦然。
这也存在着不对称性。如果市场的状况是处于一系列的超额需求情形(就像图1..中的B点),那么储备的趋势将会是下降的,这种情形之所以是不稳定的,是因为它会受到储备完全耗尽的威胁。这种事件市场上总会预计到,并且这种过程会因此而加快,就像在第17章将会看到的那样。
【插图】

同类热销商品
干法
- ¥39.00
- ¥19.50
- 13+1体系:打造持续健康的..
- 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估值第..
- 传神文案:文案写对,营销才..
- 知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