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智慧:VMware vSphere运维实录
商品已成功飞到您的手机啦!快登录手机站看看吧!
>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 微信关注“互动出版网”,便捷查询订单,更多惊喜天天有
内容简介
书籍 计算机书籍
VMware跨时代产品vSphere 4.x是全世界第一个云端操作系统,并且真正将硬件CPU、内存、存储、网络设备等设备抽象化,成为一个可计量单位,从而将这个计量单位转换成服务性质,让IT人员更方便地设计自身企业的平台架构,或是作成新的产品服务。
本书是全球第一本将所有vSphere 4.x功能完全实践化的书籍,集成了VMware产品、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的精华,让你能从头开始创建一个真正的vSphere 4.x环境,云计算图书从未如此接近实战!
本书光盘包含海量视频操作,以及完整的操作环境。
本书适合所有对虚拟化技术、云计算感兴趣的读者,尤其适合目前正在实施云计算的公司技术人员。
目录
第1章 企业虚拟化的目的及本质 1
1.1 什么是虚拟化? 2
1.1.1 定义计算机的服务层级 2
1.1.2 虚拟化可以打破层级依赖的现状 4
1.2 平台虚拟化的历史 7
1.2.1 虚拟化小史 7
1.2.2 近代的X86虚拟机产品发展 8
1.3 虚拟化的种类及简介 9
1.3.1 原生及寄居架构 9
1.3.2 以虚拟化的程度区分 11
1.4 企业虚拟化的场合及目的 13
1.4.1 企业虚拟化的场合 13
1.4.2 企业虚拟化的优势 14
1.5 企业虚拟化的主流产品 16
1.5.1 VMware vSphere 17
1.5.2 微软的Hyper-V R2 18
1.5.3 最专业的桌面应用:Citrix Xen 20
1.6 虚拟化和云计算 22
1.6.1 什么是云计算? 23
1.6.2 不同层次云计算的说明 24
1.6.3 虚拟化和云计算的完美结合 26
1.7 信息从业人员的新挑战 27
1.7.1 平台相关技术 27
结语 29
第2章 虚拟化的首选:VMware vSphere 31
2.1 理解VMware的虚拟化产品及公司 32
2.1.1 VMware虚拟机产品简史 32
2.1.2 理解VMware这家公司 34
2.2 VMware的虚拟化产品 36
2.2.1 个人用产品(寄居架构) 36
2.2.2 企业用产品(原生架构) 38
2.2.3 和虚拟机相关的其他产品 39
2.3 完整的vSphere架构 41
2.3.1 vSphere的组成部件:云端部分 41
2.3.2 vSphere的底层:架构服务(Infrastructure Service) 42
2.3.3 vSphere的底层:Application Service 44
2.3.4 vSphere的神经中枢: VMware vCenter 45
2.3.5 最重要的部件:虚拟机 46
2.4 理解vSphere的不同版本 46
2.4.1 小型企业用的版本 47
2.4.2 中大型企业的版本 49
2.5 最新版的vSphere 4.1 52
2.5.1 存储方面的升级 52
2.5.2 网络部分的集成 53
2.5.3 集群的功能加强 53
2.5.4 vCenter的改良 54
结语 54
第3章 全面理解vSphere的硬件 55
3.1 使用vSphere的硬件兼容列表来检查 56
3.1.1 安装vSphere的硬件架构 56
3.1.2 使用HCL来遍历兼容性 57
3.2 理解vSphere使用的服务器架构 61
3.2.1 选择服务器的要诀 61
3.3 理解vSphere使用的 CPU 64
3.3.1 理解vSphere支持的CPU 64
3.4 网络设备 65
3.4.1 网卡的注意事项 65
3.4.2 理解vSphere专用的外置网络设备 68
3.5 服务器内置存储设备 69
3.5.1 内置存储设备的界面 69
3.5.2 硬盘机本身的区别 70
3.5.3 理解什么是RAID 70
3.6 其他要注意的硬件 72
3.6.1 远程遥控界面卡 72
3.6.2 内置Hypervisor使用的USB插槽 73
3.6.3 推荐硬件示例 74
3.7 个人计算机安装vSphere 75
3.7.1 先到Whitebox List检视 75
3.7.2 在个人计算机上安装失败的主因 76
结语 77
第4章 vSphere的基石——存储设备 79
4.1 外置存储设备的重要性 80
4.1.1 内部存储设备的问题 80
4.1.2 外置存储设备简介 81
4.2 常用的外置存储设备DAS、NAS、SAN 83
4.2.1 直接连接存储设备(Direct Attached Storage,DAS) 84
4.2.2 网络连接存储设备(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 85
4.2.3 存储局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 87
4.3 vSphere最佳性价比伙伴:iSCSI 90
4.3.1 什么是iSCSI 90
4.3.2 iSCSI的连接方式 91
4.3.3 最基本的iSCSI架构:以PC为主的解决方案 93
4.3.4 虚拟机上最常见的iSCSI使用 93
结语 94
第5章 vSphere最重要基础:独立存储设备的软件实践 95
5.1 什么是RAID 96
5.1.1 RAID的原理 96
5.1.2 RAID的种类 96
5.1.3 RAID的实践观念 99
5.2 理解独立存储设备的操作方式 100
5.2.1 Hypervisor的置放空间 100
5.2.2 独立存储设备的底层 100
5.2.3 VG的架构图 102
5.2.4 使用VG的优点 104
5.2.5 VG在SAN/NAS下的使用时机 106
5.2.6 VG与RAID的不同 107
5.3 具体操作存储设备 108
5.3.1 使用NAS设备 108
5.3.2 利用TS-859Pro创建RAID组 109
结语 112
第6章 虚拟化的性能评估 113
6.1 Windows系统效能的评估 114
6.1.1 正确评估硬件CPU使用效率 114
6.1.2 专业提取工具PAL Tool 122
6.2 Linux系统效能的评估 134
6.2.1 MRTG简介 134
6.2.2 开始安装MRTG 135
6.2.3 加入CPU的监测 140
结语 146
第7章 精算虚拟机的合并率、TCO以及ROI 147
7.1 合并率的精算 148
7.1.1 服务器的合并率计算 148
7.1.2 桌面虚拟化的合并率计算 152
7.2 成本的精算 155
7.2.1 企业的成本结构 155
7.2.2 服务器合并TCO/ROI计算 156
7.2.3 虚拟桌面管理成本计算 164
结语 167
第8章 安装vSphere的基础:ESX/ESXi 169
8.1 准备安装ESX/ESXi的服务器 170
8.1.1 准备服务器的BIOS配置 170
8.1.2 RAID的规划及安装 170
8.1.3 准备主机的总控KVM 175
8.2 开始安装VMware ESX/ESXi 179
8.2.1 在物理机上安装ESX4.0 179
8.2.2 在物理机上安装ESXi 184
8.2.3 在VMware Workstation上安装ESX/ESXi 187
结语 191
第9章 熟悉ESX/ESXi的基本使用 193
9.1 ESXi的基本功能 194
9.1.1 配置ESXi服务器 194
9.1.2 制作移动的USB可引导ESXi 199
9.2 配置ESX服务器 200
9.2.1 ESX的主控台简介 201
9.3 安装及使用vSphere Client 204
9.3.1 取得及安装vSphere Client 204
9.3.2 创建第一台ESX/ESXi的虚拟机 206
9.4 让ESX/ESXi更好用的技巧 216
9.4.1 理解ESX中的快照功能(Snapshot) 216
9.4.2 和ESX主机交换数据 219
结语 222
第10章 完全征服vSphere的网络原理 223
10.1 理解ESX的网络原理 224
10.1.1 从物理网络到虚拟机网络 224
10.1.2 理解vSphere上的网络结构 225
10.1.3 ESX上的网络部件 227
10.1.4 在VM上的网卡 229
10.1.5 通信端口/通信端口组的详细说明 229
10.2 创建及管理ESX网络部件 231
10.2.1 新建不同的网络设备 231
10.2.2 管理ESX的虚拟网络 237
结语 239
第11章 完全征服vSphere上的存储理论及实践 241
11.1 理解ESX/ESXi的存储设备 242
11.1.1 理解ESX/ESXi的网络存储原理:存储界面卡 242
11.1.2 理解ESX/ESXi的存储原理:存储设备 244
11.1.3 内部存储 245
11.1.4 ESX/ESXi的外部存储 247
11.2 ESX/ESXi上的外部存储:NFS 248
11.2.1 准备NFS共享磁盘 248
11.3 ESX/ESXi上的外部存储:iSCSI 252
11.3.1 准备iSCSI TargetServer 253
11.3.2 准备ESX/ESXi服务器 256
11.3.3 创建ESX/ESXi的Datastore 259
11.3.4 突破vSphere的2TB制约 264
结语 270
第12章 使用OpenFiler自制虚拟机环境的SAN 271
12.1 自制iSCSI的SAN存储设备——使用OpenFiler 272
12.1.1 OpenFiler的简介 272
12.1.2 OpenFiler的下载及安装 273
12.2 使用OpenFiler基本功能 283
12.2.1 了解基本操作 283
12.2.2 实体硬盘到逻辑硬盘(LUN)的操作:使用OpenFiler 286
12.2.3 创建iSCSI的分区和连接 291
结语 300
第13章 架设企业级的vSphere多服务器环境 301
13.1 理解vSphere架构 302
13.1.1 vSphere解决专案适用的环境及原理 302
13.1.2 组成vSphere的部件 304
13.2 准备vSphere的安装环境 306
13.2.1 配置ESX服务器 306
13.2.2 安装基本的Windows 2003 Server环境 307
13.3 安装及VMware vCenter简介 307
13.3.1 安装VMware vCenter 307
13.4 理解VMware vCenter的基本架构 312
13.4.1 了解vCenter的部件配置 312
13.4.2 VMware vCenter的基本单位:Datacenter 313
13.4.3 理解vCenter布局 317
13.4.4 理解vCenter的部件:vCenter的选项卡 319
13.4.5 其他部件的选项卡 322
结语 324
第14章 准备vSphere企业实战环境 325
14.1 使用VMware Workstation 7.1架设实验环境 326
14.1.1 下载并安装VMware Workstation 7.1 327
14.1.2 改变Vmware Workstation 7.1的网络配置 330
14.2 在VMware Workstation中安装vSphere环境 333
14.2.1 配置网络环境 333
14.2.2 创建vCenter的Windows 2003 Server 333
14.2.3 创建及安装ESX/ESXi的两台VM 337
14.3 实验环境vSphere的网络实践 340
14.3.1 创建双网卡的vSwitch 340
14.4 创建vSphere生产环境 346
14.4.1 生产环境的设计原则 346
14.5 高级的vCenter操作 347
14.5.1 理解更多的vCenter界面 347
14.5.2 理解Template VM 349
14.5.3 理解Host Profile 355
结语 363
第15章 所有高级功能的基础:VMotion
以及Storage VMotion 365
15.1 使用VMotion环境的准备任务 366
15.1.1 网络的划分 366
15.1.2 生产环境虚拟交换机的划分 367
15.1.3 ESX通信端口/组功能划分 368
15.1.4 vSphere主机的配置及说明 371
15.2 vSphere的动态转移——VMotion 373
15.2.1 VMotion的原理 374
15.2.2 VMotion的基本条件 376
15.2.3 理解什么是EVC模式 378
15.2.4 立即实践VMotion 379
15.3 存储设备的VMotion:SVMotion 385
15.3.1 SVMotion的原理 385
15.3.2 具体操作SVMotion 386
结语 391
第16章 vSphere的分布式资源调度功能:DRS 393
16.1 理解vSphere的集群(Cluster) 394
16.1.1 vSphere中的资源池 394
16.1.2 创建vSphere中的集群及资源池 397
16.1.3 集群中的资源池 398
16.2 vSphere最重要的功能:分布式资源调度器DRS 399
16.2.1 DRS的运作原理 399
16.2.2 DRS的规则配置(Rules) 403
16.2.3 在vCenter Server中实践DRS 405
结语 412
第17章 创建不会蓝屏的环境:vSphere的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 413
17.1 HA和集群的关系 414
17.1.1 vSphere中的HA 414
17.1.2 VMware HA的基本选项 416
17.1.3 HA的VM重新激活选项 419
17.1.4 理解HA隔离回馈是什么 420
17.2 实践VMware HA 426
17.2.1 使用NIC Team来落实“心跳线”的冗余 427
17.2.2 使用VMware HA功能 430
结语 435
第18章 创建永不停止的服务架构:Fault Tolerance 437
18.1 从双机热备份原理开始 438
18.1.1 什么是双机热备份 438
18.1.2 双机热备的缺点 442
18.2 真正零时差的双机热备:VMware Fault Tolerance 443
18.2.1 VMware FT是内存和
CPU的RAID 1 443
18.2.2 VMware FT解决的问题 447
18.2.3 VMware FT和HA的异同 449
18.3 实施VMware FT的前提 449
18.3.1 支持FT的CPU列表 450
18.3.2 VMware vSphere的先决条件 453
18.4 正规实践FT 454
18.4.1 生产环境的遍历任务 454
18.4.2 进行FT实践 455
结语 459
第19章 在vSphere下直接访问硬件 461
19.1 RDM模式 462
19.1.1 vSphere中的RDM模式是什么 462
19.1.2 RDM的种类 465
19.1.3 RDM模式的使用时机 465
19.1.4 RDM模式的前提 468
19.1.5 实践RDM模式 468
19.2 理解vSphere的直接硬件访问 474
19.2.1 直接硬件访问模式是什么 474
19.2.2 两种I/O虚拟化的方式 476
19.2.3 VMDirectPath I/O pass-through的使用时机 477
19.2.4 支持VMDirectPath I/O pass-through的前提 478
19.2.5 实践VMDirectPath I/O pass-through模式 480
结语 484
第20章 使用VCB备份及还原vSphere上的虚拟机 485
20.1 备份及还原VM上的数据 486
20.1.1 什么是VCB 486
20.1.2 在vSphere中备份VM的机制 489
20.2 使用VCB命令备份及还原VM 491
20.2.1 安装及使用VCB 491
20.2.2 开始使用VCB命令 493
20.2.3 使用VCB还原VM 495
20.3 使用第三方软件备份还原 498
20.3.1 安装及配置Symantec Backup Exec 2010 498
20.3.2 使用Symantec Backup Exec 2010备份及还原VM 509
结语 517
第21章 使用VMware Data Recovery 519
21.1 理解Virtual Appliance 520
21.1.1 什么是VMware的VA 520
21.1.2 Virtual Appliance最常用的格式:OVF 521
21.1.3 使用Virtual Appliance 522
21.2 使用VMware Data Recovery
备份及还原 527
21.2.1 VDR的特色 527
21.2.2 VDR备份和还原的过程 528
21.3 安装及配置VDR 529
21.3.1 安装VDR 529
21.3.2 配置VDR 541
21.4 使用VDR备份及还原VM 545
21.4.1 使用VDR备份VM 545
21.4.2 使用VDR还原VM 552
结语 555
第22章 理解vSphere的vNetwork Distributed Switch 557
22.1 理解什么是vNetwork
Distributed Switch 558
22.1.1 网络环境的交换机 558
22.1.2 理解vDS的原理及功能 559
22.1.3 vDS的基本部件 561
22.2 具体操作vDS 562
22.2.1 创建vDS及其部件 562
22.2.2 VM中的操作及配置 567
22.2.3 将VSS中的部件移植到vDS中 575
22.2.4 配置Private VLAN 578
结语 580
第23章 使用Cisco Nexus1000V虚拟网络交换机 581
23.1 理解Cisco Nexus 1000V 582
23.1.1 什么是Cisco Nexus 1000V 582
23.1.2 Cisco Nexus 1000V的架构 584
23.2 安装及使用Cisco Nexus 1000V 585
23.2.1 在开始安装之前 585
23.2.2 安装VSM 586
23.2.3 配置vCenter上的Cisco Nexus 1000V部件 599
23.2.4 创建VEM的连接 602
结语 607
第24章 使用P2V将物理机转换至虚拟机 609
24.1 企业虚拟化的关键 610
24.1.1 P2V的热点 610
24.1.2 P2V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 611
24.2 实战vSphere的P2V 614
24.2.1 使用VMware Workstation转换 614
24.2.2 使用VMware的vConverter Standalone 620
24.3 使用第三方工具进行P2V 628
24.3.1 使用Acronic True Image Echo Server 629
24.3.2 使用WinImage工具进行P2V 636
结语 638
第25章 用点命令处理vSphere的操作 639
25.1 最常用的命令 640
25.1.1 使用esxcfg开头的命令 641
25.1.2 常用的网络命令 654
25.2 其他的ESX命令 659
25.2.1 ESX所附的命令 660
25.2.2 在ESX下的配置文件 664
25.2.3 VCB使用的脚本文件 666
25.2.4 其他常用的工具 670
结语 671
前言
21世纪一下子就走完了前十年,IT产业在这十年也有了等比级数的成长,然而在科技快速进步的同时,软硬件的复杂性也不断提高,让IT从业人员需要面对的挑战比从前更难上加难。
但是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两个麻省理工学院的先知,早就看到十年后的IT产业,将会是一个所有运作都基于“虚幻”的平台,将硬件抽象化的结果,就是把硬件也使用电子的方式提交、克隆、生成、消灭。以这个思路为基础的虚拟化,正成为21世纪下一个十年的重要基石。
VMware在2009年4月推出跨时代的vSphere 4.0,成功地落实了VI3的改朝换代,但更具代表性的意义是,这是全世界第一个云端操作系统,并且真正将硬件的CPU、内存、存储、网络设备等设备抽象化,成为一个可计量的单位,从而将这个计量单位转换成服务性质,让IT人员更方便地设计自身企业的平台架构,或是做成新的产品服务,从Amazon的EC2,大家真正发现了虚拟化对硬件的分解能力,自此一股云端的潮流就锐不可挡了!
如果只把VMware想成虚拟化产品的公司,那么你很可能将会和这个技术生成极大的鸿沟。将计算机硬件抽象化的观念,不但正在改变旧有的IT产业架构,其更不断创造新的IT前台,我们耳熟能详的云计算,如果没有虚拟化,怎么可能出现在你我的生活中呢?
本书斗胆敢说是全球第一本将所有vSphere 4.0功能完全实践的书籍,集成了VMware产品、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的精华,让你能从头开始创建一个真正的vSphere 4.0环境。截至当前为止,当前全球还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包含这么完整的vSphere功能。写作时虽然辛苦,但能在虚拟化这个领域提供自身在业界多年的心得、获取的成就感,也感到十分值得,以将近一整年的时间落实将近118万字的巨作,希望能给读者们带来实质的帮助。
全书之落实,首先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虽然整本书比预计推出的时间晚了一些,但整个创作团队对质量的坚持是可以确定的。此外还要特别谢谢黄秀玲小姐在著作期间对我的帮助,以及VMware、QNAP、IBM、EMC、Dell、HP、Cisco的工程师不断在技术上的指导。
虚拟技术是一个又广又深的学问,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熟练,因此本书不管在技术上或是文本上谬误之处可能在所难免误,也请读者们能不吝指正赐教。读者们如果对书中内容或是对虚拟机技术有任何疑问或意见,请至作者网站留言。
虚拟先生 http://vaemon.com
胡嘉玺
序言
虚拟化是当今最炙手可热的IT技术之一。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虚拟化技术,希望能够利用虚拟化技术减少企业的IT成本,降低运维开销以及提高信息安全水平。毫不夸张地说,虚拟化技术是IT技术中为数不多的既叫好又叫座的角色。
虚拟化技术如此重要,IT技术人员自然要重点跟进。可惜目前的IT图书市场上缺少虚拟化方面的重量级图书,尤其是缺少系统介绍VMware vSphere的图书。这使得很多对虚拟化技术感兴趣的技术人员无法轻易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参考资料,只能徘徊在虚拟化技术的边缘。
但是!从现在起,这种缺憾终于不复存在了!胡嘉玺先生编著的这本虚拟化巨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VMware vSphere在企业的具体应用。从VMware vSphere的版本选购到存储、网络、硬件、软件的具体规划设计。让IT技术人员可以利用VMware vSphere,从无到有地搭建起一个虚拟化平台。本书还对虚拟化导入给出了非常完整的评估步骤,非常具有项目实践的参考价值。
如果您是虚拟化技术的爱好者,如果您希望利用虚拟化技术改善企业的IT运维水平,如果您希望了解最好的虚拟化产品有哪些特点,如果您希望自学成为虚拟化高手……您只需要拥有这本书就足够了。这不是广告,我是认真的!
岳雷(虚拟化MVP)
http://yuelei.blog.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