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国内软件企业管理方法论的领先者林锐最新力作第2版
阐述最本土化的软件企业管理之道
为数百家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管理咨询服务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用“一幅图、一句话”来阐述系统性的软件企业管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企业管理的思想理念。主要论述企业根本目标、企业道德、决策与执行、法治与人治、企业管理中的经济学原理、如何赢得客户。
企业战略管理。主要论述使企业持续进步的十项措施:企业问题分析、优化盈利模式、领域需求研究、优化技术方案、反省过错不二过、优化组织结构、优化人力资源、优化流程制度、建设管理平台、提升全员技能。
集成化流程和工具。主要论述营销客服过程、项目管理过程、项目研发过程、支持过程,以及配套的集成化管理工具。
本书适合软件企业(或其他行业的软件部门)的各级经理(包括公司领导、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作译者
李江博,1983年生。2001年至2005年,就读于商丘师范学院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至2008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大学期间荣获河南省优秀大学毕业生。2006年加入上海漫索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从事软件开发和营销客服工作。现担任公司营销总监和企业管理咨询师。
黄曙江,1978年出生于浙江诸暨,200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加入上海漫索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负责“集成化研发管理平台”的研发工作,现任公司研发总监。
目录
第1章企业管理基本理念
1.1企业的根本目标及其内涵
1.1.1内涵之一:合法经营
1.1.2内涵之二:赚取合理利润
1.1.3内涵之三:整体利益最大化
1.1.4内涵之四:健康长久地发展
1.2企业道德
1.2.1企业需要道德约束
1.2.2理解企业道德
1.3企业管理目标:正确决策和正确执行
1.4企业管理基本方法:法治和人治
1.5危害企业的人性缺点
1.5.1贪婪
1.5.2虚荣
1.5.3懒惰
1.6企业谋求进步的主要途径
第2章企业管理中的经济学原理
2.1为什么要了解经济学原理
2.2市场与营销
前言
我于1990年上大学,从1992年至2000年我当了8年CC++程序员,之后研究软件企业管理10余年。在近20年的软件职业生涯里,我创业两次:第一次在1997年年底,那时我还在浙江大学读博士,只懂技术,完全不懂市场和管理,出于激情而创业,公司创办一年就倒闭了,使我负债累累。自己承担失败的代价,漫长的还债日子苦不堪言。
有了第一次创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加上数年的反省和潜心积累,我于2004年第二次创业,创办了上海漫索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只专注于一个领域——软件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包含方法论和产品),至今存活了7年,目前还算成功。
从2004年至今,我每年有一半时间在全国各地的IT企业做现场咨询服务,累计拜访了数百家IT企业,访谈了数千人(包括企业领导、中层干部、基层员工),整理分析各种问题和尝试各种对策。不论这些企业经营什么业务,总遇到共性问题:软件挣钱难的问题、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问题、跨部门协作问题、流程改进问题、需求问题、设计和开发问题、软件项目管理问题、管理工具问题。详见第4章。
我们不要等到出了问题之后,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软件行业需要系统性的企业管理方法,避免常见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得益于自己近20年的软件从业经历和10年的方法论研究与实践,我已经能够初步建立系统性的软件企业管理方法。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我努力用“一幅图,一句话”来阐述如何管理软件企业。
“一幅图”是指“软件企业管理模型”(见彩图1),该模型自顶而下划分为三层:
第一层:思想理念。主要论述:企业根本目标、企业道德、管理目标(正确决策和正确执行)、管理基本方法(法治和人治)、企业管理的经济学原理、如何赢得客户。目的是让企业全员对“是非对错、轻重缓急”有共同的认识。有了这个基础,企业才可以推行具体的管理措施。详见本书第1章至第3章。
第二层: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使企业持续进步、长治久安,是企业领导层最主要的工作。本书倡导战略管理十项措施:企业问题分析、优化盈利模式、领域需求研究、优化技术方案、反省过错不二过、优化组织结构、优化人力资源、优化流程制度、建设管理平台、提升全员技能。详见本书第4章至第7章。
第三层:集成化流程和工具。把软件企业的主要执行过程——营销客服过程、项目管理过程、研发过程、支持过程——集成在一起,使企业流程通畅无阻,各部门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详见本书第8章至第13章。这部分内容我已经优化了十年时间,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已被国内很多企业采用。请读者到上海漫索公司网站http:wwwmansuocom 下载。
“一句话”就是企业的根本目标,是企业所有人员必须遵循的最高指导思想:合法经营,赚取合理利润,使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并且健康长久地发展。这是我写过的十多本书、数千页文字中最有价值的一句话,我将来要把它刻在墓碑上。
世上绝大多数企业的本性是“逐利”,即追求利润最大化,或销售额最大化,或市值最大化。这三种方式都存在巨大的隐患:
追求利润最大化者,在利益的诱惑下会干出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乃至伤天害理的事情。
追求销售额最大化者,会贪图虚荣,盲目扩大,结果大而脆弱,把企业拖入困境。
追求市值最大化者,成天想着烧钱、圈钱和套现,没有心思把产品和服务做好。
“逐利”本领最牛的,如美国华尔街的金融企业,他们肥了自己,祸害了世界。这些人和企业都不值得我们学习。
好的企业应当追求“健康长久”,对企业全员和社会贡献最大。阻碍中国软件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不是人才、技术、政策和市场需求,而是人们缺少打造“健康长久”企业的那颗心。
本书主要读者是国内软件企业(或其他行业的软件部门)的各级经理(包括公司领导、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读者的主要收益有:
(1)从本书中学到了软件企业管理的方法,提升了自己的管理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2)阅读本书后,发现自己不适合于创业和管理企业。请你不要难过,这绝对是好事,可避免你误入管理歧途。千万不要以为是个人都能搞管理!胆子大就能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