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Manage It!: Your Guide to Modern, Pragmatic Project Management
- 原出版社: Pragmatic Bookshelf
- 作者: (美)Johanna Rothman
- 译者: 郑柯
- 丛书名: 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IT人文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13617
- 上架时间:2009-11-6
- 出版日期:2009 年10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57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 > 软件项目管理
编辑推荐
理论让路,实践先行,Amazon五星畅销著作.
项目经理的必备实战手册..
众多实例,犹如真实场景再现...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项目管理对于项目成败至关重要,项目经理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虽然已经有很多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但实践中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以套用。.
怎么办?这部荣获软件业奥斯卡——Jolt奖的著作给出了很好的解答。作者多年来帮助许多高科技公司成功地解决了各种有关产品开发管理的棘手问题,本书正是她宝贵实战经验的提炼。书中从应对实际风险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从项目启动、项目规划到项目结束的整个管理流程;展示了作者的思考过程,从评估项目背景,选择生命周期,直到为项目建立清晰的条件;同时穿插了丰富的提示和真实案例,介绍了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这些真知灼见不仅适用于软件项目管理,同样适用于其他产品的开发项目。..
这是一本可使项目经理即刻上手的名副其实的实战指南。任何类型的项目经理,无论你是使用瀑布式、迭代式、还是敏捷式生命周期模型,都应该反复研读,从中得到有益的提示和帮助。...
作译者
目录
1.1 定义项目和项目经理 1
1.2 管理项目的关键驱动因素、约束和浮动因素 2
1.3 与客户或出资人讨论项目约束 5
1.4 决定项目的关键驱动因素 6
1.5 应对喜欢过多干预项目的出资人 7
1.5.1 预测未来 8
1.5.2 使用与上下文无关的问题识别项目真正的驱动因素 8
1.6 编写项目章程,共享现有决策 9
1.6.1 远景 10
1.6.2 需求 10
1.6.3 目标 10
1.6.4 成功标准 11
1.6.5 ROI 11
1.7 理解质量对于项目的意义 12
第2章 规划项目 14
2.1 踏上征程 14
2.2 使项目足以启动的规划 14
2.3 开发项目规划模板 16
2.3.1 产品意图 16
译者序
说起来,我也曾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带队完成过一个令人难忘的项目。当时,我和另外两名团队成员从北京到南方某大城市的客户现场进行项目开发,负责一个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系统的定制和运行维护。这个系统有50多个功能模块,其中需要定制或修改的模块将近一半。项目分为多个明确的时间段,并对各时间点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用“时间紧,任务重”来形容这个项目毫不夸张。更让人紧张的是,项目完成到一半时,其中一位团队成员因水土不服,不得不提前返回。不过幸好,经过几方通力合作,虽然有一点点瑕疵,这个项目最终还算是顺利地完成了。.
事后分析,这个项目能够结案,运气是主要因素。我当时虽然挂着项目经理的头衔,却并不具有对项目整个图景清晰、理智的分析和认知,没有详细考量项目的驱动因素、约束、风险等。总而言之,就是没有一套成体系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很多时候,支持我作出判断的仅仅是经验和直觉。我相信,有过类似经历和体会的“项目经理”肯定不在少数。
国内项目经理的现况是责大权小。一个项目, 自始至终,项目经理都要为需求乱变而担心,为领导改主意而闹心,为团队成员不高兴而操心,为回款困难而累心,有时候还要怕家里人嫌自己加班多而烦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然而,项目经理这个工作也有其独特的魅力。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团队一起胼手胝足结下的兄弟情义,成功结案后来自客户由衷的赞扬与认可,以及自己心中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与自豪感,这些都足以让项目经理在放过几天大假之后,再次振奋精神,迎接新的战役。..
一个项目就是一场战役,所不同的是:项目战役中的敌人不是实实在在的人,其中各种显而易见或深藏不露的风险才是真正的敌人。很多时候,我们在明处,风险在暗处,而且不同项目千差万别,以往的个人经验并不足以发现某些全新项目中危害极大的潜在风险,这同样要求我们要自觉运用成体系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孙子兵法》、《战争论》等军事经典著作让众多带兵打仗的人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面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种种情态,他们可以运用书中总结提炼出的精髓和理论,再结合以往的实战经验,以不变应万变,就能做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你手中这本书完全可以作为项目经理的实战手册。大概翻一下就可以知道,作者约翰娜·罗丝曼完全没有老学究般的陈腔滥调。她早年曾与软件业界公认的泰斗级人物、思想家杰拉尔德·温伯格(Gerald M.WeinberS,但人们习惯称他为Jerry Weinberg)共事,并从他那里汲取到诸多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此后,约翰娜一直从事与项目管理咨询相关的工作,本书正是她数十年经验的萃取和提炼。我当初做项目经理时,手里要是能有这样一本书,那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了。
这本书能够翻译完成要感谢很多人。首先是我的父母,他们给予我很大的理解和支持,好多个周末不能回家陪他们,现在想来心中仍然隐隐愧疚。其次是作者,翻译后期,我多次就翻译中的问题与她沟通,她总是那样积极、热情,而且主动提出来要为中文版作序,真希望能有一天当面与她交流。接下来,要感谢昆山中创软件工程公司副总经理胡百师老师,他在百忙之中欣然答应为我审稿并作推荐序。将近二十年的项目管理经验,让他对本书的翻译提出了诸多中肯而独到的意见。还要感谢图灵公司的编辑傅志红,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她容忍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拖稿,而且审稿过程中细致入微,发现了不少隐藏的问题。最后要感谢我的宝宝,感谢她一直以来对我的理解、陪伴、支持和鼓励。
最后,希望每位读完本书的人,将来都能以自己做过的项目为豪!...
一个敏捷项目管理爱好者:郑柯
2009年5月
前言
哎,它们很多都是正确的——在特定情况下。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你必须要评估项目的情境(项目、团队、所在公司),然后再实事求是地作出判断,看看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
你的项目每天都在加快节奏,你的客户变得越来越不耐烦,大家越来越不能容忍无法正常工作的产品。也许你之前的做法还算不错,让你获得不少好评,可将来很可能不太奏效。你必须运用各种的方法和技巧来减少项目的风险,这其中就包括在每个项目中使用敏捷方法。
本书从风险角度出发帮助读者规划和指导项目。项目经理、团队成员、软件经理都能通过本书学习成功之道。即使你要构建有形的产品,比如一座房子、某种电路板,或是要管理服务类型的项目,本书中的很多内容仍然适用。
本书假设读者负责管理高科技项目,而且项目至少涉及一些软件开发。也许你像我一样,已经拥有了一些项目管理经验:包括纯粹的软件项目以及软、硬件结合的项目。我也管理过一些服务项目,比如规划和主办会议;参与过一些建筑项目(一套新房子、一次小规模的重新装修、一次大规模的重新装修)。可是我主要的项目经验都来自软件或是软、硬件结合的项目。
相对于交付实体产品的项目来说,软件项目要更加难以管理。软件很难把握,它没有形状,不需要原材料,也不是由物质构成的,所以看不见、摸不着,也没有办法直接测量。很难看到产品实实在在地在我们眼前发生演变,很难发现和预测风险,因此也就更难以应对风险。而开发软件产品的方式也并非总有助于我们了解项目进度或者把握其方向。..
如果管理的是开发有形产品的项目,项目经理可以看到产品逐步成型。你可以见到房屋的框架、完工的墙体从框架到墙体,以及所有的建造过程。对于服务型的产品,比如像会议这种会产生具体结果的项目,你可以深入了解一些项目的临时交付物,比如会议报告草稿或是会议日程,等等。所以,在运作项目期间,你可以看到有形产品项目和一些服务项目的具体进度。
要是不能直接看到项目进度,那该怎么办呢?当你发现项目有点儿不对劲儿,而且可能濒临险境时,你该怎么办?如果此时有些项目干系人不支持你的决定,你又该怎么办?
本书可以让你深入了解你的软件项目,并让你成功管理项目的风险,无论这些风险是伴随着项目开始而存在、还是在项目进行到中间阶段时才出现。从章程制定到产品发布,每一章都讨论了一种能帮助你看清软件项目本质的方式,让你从各个方面度量它、感受它、品味它、体会它。
但在本书中,你找不到项目管理的绝对真理,因为没有在所有项目中都颠扑不破的绝对真理。你也看不到普适的最佳实践,我提出的能帮你和你的团队达成目标的实践,都有其针对的特定生命周期。
你在书中会发现有很多前后交叉引用的内容。这是因为项目是非线性系统。早先所做的决策会影响到项目如何结束,甚至可能影响到如何启动下一个项目。你管理项目的方法,也会影响你管理产品待办事项列表或项目组合的思路。
书中的所有文档模板可以在本书的主页上找到:http://pragmaticprogrammer.com/titles/jrpm。
我想感谢所有为我撰写和修改本书提供帮助的人:Tom Ayerst、Jim Bullock、Brian Burke、Piers Cawley、Shanti Chilukuri、Esther Derby、Michael F. Dwyer、Mark Druy、Jenn Greene、Payson Hall、Peter Harris、George Hawthorne、Ron Jeffries、Bil Kleb、Michael Lee、Hal Macomber、Rob McGurrin、Andrew McKinlay、Erik Petersen、Dwayne Phillips、Frederick Ros、Ellen Salisbury、George Stepanek、Andrew Wagner和Jim Ward。我的编辑Daniel Steinberg提供了非比寻常的有益反馈。Kim Wimpsett再次证明他是一个极其出色的文字编辑。我要感谢Steve Peter在排版上的神奇表现。Rotate Graphics的Mark Tatro绘制了日程游戏一章(第6章)中所有的卡通图画。与Andy Hunt和Dave Thomas的再次合作,同样让我深感荣幸。书中任何错误都由我来负责。
书中讲述的故事全部源于真人真事,但考虑到保护隐私,相关的人名、公司名和事件细节都已做过修改。...
我们开始吧。
约翰娜·罗丝曼
2007年4月
序言
大家好,欢迎阅读约翰娜的新书。我在软件行业已经有数十年经验了,目前是位于伯克利的Yahoo!的一名总监。不过,也许你听过数字设备公司(DEC,为互联网早期发展奠定了基石)和它的Alpha系统。那是我曾参与的一个意义重大的项目。.
在Alpha系统的交付过程中,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那是一个名垂青史的项目:2000多名工程师遍布世界各地,携手开发同一个系统的不同部分。这需要严谨的规划和项目管理才能成功。我们按照为期四年的时间表,在距离目标日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交付了项目。所以,你大概也能想象得到,我觉得自己是个相当不错的项目经理!不过,我后来才知道什么是真正杰出的项目经理。
1996年5月,我决定离开DEC。听说波士顿地区一家大型软件公司正在招产品团队总监,这正是我所期许的挑战,去领导一个陷入混乱的团队。我当时这么想:太棒了!这才是我想要的工作——循循诱导混乱的团队,帮助他们交付可以实际工作的产品——赶紧把我的大洋马牵过来!
我听说有个咨询顾问已经先期加入,试图根据团队产品beta版本的开发状况,分清轻重缓急,帮团队解决问题。这却更加让我坚信:不久之后,他们就会发现,我——才是他们一直在等待的大救星。
可是,我很快就感到了羞愧和震撼(而且感觉越来越强烈)。我知道咨询师们是干什么的,可是他们有谁能够通过实际行动、以实用的方式来厘清所面对的问题?可这位咨询师就做到了。仅两、三个月的时间,她就让一切各就各位:项目章程、工程计划、项目计划、明确的角色和职责、明确的开发流程、恰到好处的度量标准、发布条件、参与beta测试的客户……所有这些成功项目的必备要素一应俱全。
要想把所有这些要素都安排妥当,怎么也得花上大半年时间,尤其是还面临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事实已经摆在那儿了!你可能已经猜到了,这位咨询师就是约翰娜·罗丝曼。(约翰娜在她的网站上放了一个案例研究,就是关于我们这次合作的;为了保护隐私,其中当事人的名字都使用了化名。)
认识约翰娜后的几年里,我先后在大大小小的几家公司里带过软件开发团队。很多时候,我都需要约翰娜的服务,帮助我的团队整体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她的评估流程非常严谨,而且为有效的项目管理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主持的研讨会覆盖了很多话题——给我们讲过的有迭代产生项目需求、项目管理和QA。我曾聘请她出任临时的管理职位,让她使用自己丰富的技能完成一对一的培训指导。约翰娜拥有丰富的经验,曾在很多组织中处理过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她也总能拿出现实可行的方案,真正解决重大问题。
所以,本书可以说是约翰娜管理才华与丰富经验的结晶。
她把自己多年一线工作积累的经验,以系统严密的方式展现给读者。本书提供了可供你分析所处的实际环境,构建项目管理框架和理性的执行计划,然后予以推进的各种工具。而大量提示和实例,则告诉你哪些路可以走,哪些路行不通,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开诡秘的陷阱。对我来说,即使已经有了这么多年的项目和工程管理经验,我还是可以在书中发现新东西。当我处于陌生的境况、面临全新挑战时,当我需要一个好参谋帮我应对难题时,约翰娜是我一定要找的人。
我和约翰娜合作的第一个项目最后怎样了?啊对了,我们将产品交付给了做beta测试的客户,而它也确实可以正常工作!
我坚信,约翰娜的这本书同样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艾伦·R.索尔兹伯里(伯克利Yahoo!研发中心总监)
2007年4月
项目管理实践的真功夫
(推荐序)..
我第一次被任命为项目经理的时候,是抱着一颗忐忑的心进入项目的。对项目管理工作的茫然、不安以及种种工作上产生的误区,全都在跌跌撞撞中慢慢地积聚。在二十多年的软件工程生涯中,我一直期望着有一本项目管理的实战图书,真正能够以务实的方式指导项目经理如何面对那些令人头疼又难解的问题。终于,我看到了:Manage It——约翰娜的杰作。
一年半前,我在CSDN的SD2.0大会上曾经说过:“项目经理这活不是人干的。”当时,这个言论在研讨会场引起一阵回响,会后大家还继续在网上广泛讨论着这个议题。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还是有这样的感觉:一个称职的项目经理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基本上,项目管理是一件十项全能运动,项目经理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尤其是必须敏感地意识到项目的风险。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心,这一点是我多年项目管理工作的心得。在每一次项目管理的课程中我也会这样殷切地告诉学员们。本书多次提到了应对风险的方法与手段。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的老兵,我深深地认为这本书是项目管理领域中最佳的实践书,尤其是本书作者在项目管理上积累了多年的丰富经验,肯定能为项目经理解答相当多的疑难问题。有句话说:好东西要跟好朋友分享。在此我诚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好书,分享我在其中得到的共鸣与喜悦。
媒体评论
——艾伦·R.索尔兹伯里,Yahoo伯克利研究中心前总监
“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的老兵,我认为这是项目管理领域中最佳的实践书,尤其是作者在项目管理上积累了多年的丰富经验,肯定能帮助项目经理解决相当多的疑难杂症。……好东西要分享,在此我诚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好书,分享我在其中得到的共鸣与喜悦。”
——胡百师,微软项目管理MVP
我是一个有三十多年项目管理经验的老兵,这些年的经历让我对有些东西有了深入的理解。在本书中,抽象的流程退居次席,让位给具体的环境和背景。在我看来,约翰娜提供了关于项目管理方面最周到细致的观察、建议和忠告。
麦克·德怀尔,Healthways战略合作部门资深经理
约翰娜在本书中收集了很多宝贵的实用建议。即使是最有经验的项目经理,也能从书中找到大量的金玉之言,并且能马上运用到自己的项目管理工作中。
詹姆斯·A.沃德,James A. Ward联合有限公司资深项目管理咨询师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脑海中经常出现许多类似的场景。我有时会想:“如果事情是另外一种情况呢?”我却总能发现书中马上谈到了相关的主意!这是我读到过的最棒的IT项目管理图书,而且其中仍然体现了约翰娜的个人魅力。当你阅读的时候,似乎能感受到她就站在你的身边。
埃里克·皮特森,Emprove公司资深咨询师..
我读过的很多项目管理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大都显得过于注重理论,而有些书却过于具体和武断,与我所关心的问题相去甚远。这本书正好提供了我需要的东西——应对现实状况的有针对性的建议;而且,它还告诉我们如何思考问题,而不仅仅限于给出按部就班的解决步骤。
彼得·哈里斯,Claricode公司解决方案架构师
这是一本读起来让人高兴的书,其中充满了智慧。刚入行的项目经理会从中得到一些非常有价值、非常实用的实践介绍,而资深的项目经理则可以了解一些新的工作技巧,同时回顾一些已被遗忘的基本知识。项目的出资人和客户也应该看一看。我的藏书中有一些非常经典,如迪马可、温伯格、布鲁克斯、麦康乃尔、考克伯恩、麦卡锡还有汉弗莱写的书。而约翰娜这本书的可读性堪比其中最佳的作品。
乔治·霍桑,Oblomov咨询公司项目经理
近二十年来,我几乎一直被糟糕的项目管理所困扰,始终厌倦于做一个项目经理。可看到这本书之后,我不再这么想了。约翰娜结合实际剖析了项目管理的艺术,整理出了一套实用而灵活的项目管理方法。这套方法建立在多变的环境蓬勃发展的经验性的过程控制理论之上。项目要想成功,坚持不懈、持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我向周围所有参与项目管理工作的人推荐了这本书,并且建议他们多读几遍。
比尔·克莱伯,宇航工程师
在二十年的项目管理生涯中,项目经理要考虑的新东西层出不穷。约翰娜·罗斯曼的书介绍了许多这样的内容。只看关于会议的那一章就已经值得买整本书了。好好读读这本书,试试实践其中的原则,你的项目团队一定会认定你是个名副其实的聪明人。
德韦恩·菲利普,高级系统工程师
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所有的项目经理都得多掌握几种管理项目的方式。约翰娜给我们展示了她的思考过程,从项目背景的评估,到生命周期的选择,直到为项目建立清晰的条件。她的建议能够帮你作出明智的决策,使项目走向成功。
艾丝特·德尔碧,艾丝特·德尔碧联合有限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