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IPv6 Advanced Protocols Implementation
- 原出版社: Morgan Kaufmann
- 作者: (美)Qing Li (日)Tatuya Jinmei (日)Keiichi Shima
- 译者: 王嘉祯 彭德云 文家福 刘晓芹
- 丛书名: 图灵计算机科学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08910
- 上架时间:2009-7-30
- 出版日期:2009 年8月
- 开本:16开
- 页码:869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网络 > 网络协议 > TCP/IP
编辑推荐
本书可谓是IPv6时代的《TCP/IP详解》!
本书是权威的KAME和IPv6的参考书!
本书涵盖详细的协议的实现代码,并逐行加以诠释,对IPv6开发很有参考价值。
.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IPv6的时代即将到来!.
本书由开源的IPv6标准参考实现KAME的核心开发人员撰写,沿袭了被奉为经典的 Richard Stevens《TCP/IP详解》的写作方式和风格,覆盖了IPv6技术的全部内容,是毋庸置疑的IPv6权威参考书。书中详尽剖析了IPv6协议及其 实现的技术细节,逐行诠释了KAME每一行代码的作用,并结合阐述了弥足珍贵的设计体会,对网络研究、设计和开发人员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主要介绍核心协议的实现,第二卷主要介绍高级协议的实现。本书适合网络设计和开发人员阅读,对于下一代网络产品研发人员尤其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全面讲解IPv6及相关协议实现的事实标准KAME,从源代码的角度揭示了KAME IPv6协议栈的所有细节,对每行代码到底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设计都进行了解释。全书共分6章,分别介绍IPv6单播路由选择协议、IPv6多播技术、IPv6的DNS DHCPv6、移动IPv6、IPv6与IP安全。每章都包含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关规范的综述,第二部分则逐行代码地描述和分析实际的实现。
本书是IPv6的权威参考书,适合网络设计和开发人员阅读。此外,本书还适合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网络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作译者
Tatuya Jinmei(神明达哉) 东芝公司研究与开发中心的科学家。KAME项目核心开发人员。2003年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Keiichi Shima(岛庆一) 日本Internet Initiative公司的资深研究人员。他的研究领域是IPv6和IPv6移动性。KAME项目核心开发人员,开发了移动IPv6/NEMO基本支持协 议栈。现在正致力于BSD操作系统中新的移动栈(SHISA栈)的研究。...
目录
1.1 引言 1
1.2 路由选择概念概述 2
1.3 基于向量的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概述 4
1.3.1 距离向量算法 4
1.3.2 路径向量算法 5
1.3.3 链路状态算法 6
1.4 RIPng简介 7
1.4.1 RIPng报文格式 8
1.4.2 RIPng操作 11
1.4.3 RIPng存在的问题 12
1.5 BGP4+简介 13
1.5.1 BGP4+操作 14
1.5.2 BGP4+报文 17
1.5.3 路径属性 20
1.5.4 BGP4+的IPv6扩展 22
1.5.5 BGP4+路由选择过程 24
1.6 OSPFv3简介 25
1.6.1 路由器邻接和LSDB同步 25
1.6.2 区域类型和路由器分类 26
译者序
本书每一章以相关规范的综述开始,接着通过大量的代码描述和分析实际的实现,并辅以合理、精确的解释和应用。用作者的话说:“本书的一半篇幅写的是源代码。”书中包含大量图表,这些极为形象的图表对读者深刻理解协议的内容及实现方法无疑有巨大的帮助。如此详尽地阐述IPv6及相关协议的书籍在目前是绝无仅有的。..
作者Qing Li等均是KAME项目的开发人员(其中Tatuya Jinmei自项目的开始到结束一直都是核心开发者),而KAME项目是总部设在日本的WIDE组织的重要课题,旨在为BSD系统提供IPv6、IPsec(包括IPv4和IPv6)以及移动IP的参考实现。三位作者都有着深厚的研究背景和丰富的开发经验,本书可以说是他们实际工作的提炼与总结。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目前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IPv6及相关协议实现的开发人员,对于研究和学习IPv6及相关协议的人员也有极大的参考价值。阅读本书需要读者具有IPv6相关协议的基础知识和C语言编程的经验。
本书由王嘉祯、彭德云、文家福、刘晓芹等翻译,由王嘉祯、文家福等审校并统稿。参加翻译工作的还有刘会英、刘爱珍和杨素敏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院长米东教授等为翻译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此表示深切的谢意。
由于本书所涉及的内容较新,许多术语在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译法,加之译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的地方,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前言
书中所讨论的协议用于更强的IPv6设备,这些设备一般部署在较复杂的IPv6网络环境中,或者部署在不专门针对IPv6但是可扩展支持IPv6的网络环境中。具体地说,它涵盖了更高级的主题,如路由选择、多播技术、DNS、移动和安全等。
本书的结构和风格与《卷1》完全相同。每一章以相关规范的综述开始,接着就是逐行代码地描述和分析实际的实现。
我们希望这两本书能帮助读者牢固地掌握IPv6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实践知识。这两本书全方位地涵盖了IPv6技术,这是前所未有的。
全书包含如下6章。
·第1章讨论一般的路由概念和各类单播路由选择协议的基本内容。这一章详细讨论IPv6的简单路由选择协议RIPng,总结了为BGP4+和OSPFv3路由选择协议定义的IPv6扩展,比较了几种协议的复杂性、稳定性和操作问题以及各自的解决方案,还通过描述IPv6的路由选择API和展示KAME的RIPng实现的代码(routed6d守护进程),解释了在各种BSD版本上实现IPv6路由选择协议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最后这一章给出某些典型场景的routed6d配置示例。
·第2章讨论IPv6的多播技术,特别是多播路由选择机制。这一章首先讲解主机到路由器协议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的基本知识,针对IPv6具体讨论了多播监听发现协议第1版(MLDv1)和协议无关多播(PIM)。这一章的后面部分描述MLDv1和IPv6多播转发的
KAME内核实现。
·第3章描述的是将IPv6扩展到DNS(域名系统)协议规范以及实现。这一章从DNS协议的一般描述及其支持IPv6的扩展开始,继而描述KAME的DNS客户(称作解析器)实现,并特别强调对IPv6的支持。这里也完整地介绍了getaddrinfo()库函数,该库函数在《卷1》中也有部分描述。这一章的后半部分说明如何操作支持IPv6的BIND9 DNS服务器,并指出这些服务器带有的普遍缺陷和IPv6相关操作特有的问题。
·第4章详细讨论DHCPv6(IPv6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协议规范和KAME实现。虽然该协议的基本概念大多来自于IPv4的DHCP(DHCPv4),但是在设计上还是做了许多改进,并且期望的应用模型与DHCPv4也有所不同,这一章澄清了它们的主要区别。实现的描述包含所有协议的应用程序,即客户、服务器和中继代理,并且深入探讨了协议的工作原理。这一章还讲述了在一般应用场景下如何通过KAME实现来操作DHCPv6。
·第5章介绍IPv6主机移动协议(称作移动IPv6)。这一章先描述基本的移动IPv6,然后详细讨论协议规范和数据结构,中间部分讨论实际的实现。KAME移动IPv6实现支持归属代理和移动节点功能。代码描述部分详细讨论所有数据结构和函数。最后基于KAME移动IPv6实现,通过一个示例配置文件简单介绍了移动IPv6的运行。
·第6章开始介绍IPsec协议和在IKE(因特网密钥交换)协议环境下键控概念,其余部分则集中描述流行的racoon IKE守护进程,全面解释它的配置和操作。这一章最后给出了一些使用racoon的示例。这一章不包含代码描述,原因是IP安全的基本机制和大多数实现并不是针对IPv6的,展示不针对IPv6的代码不是本书的目的。
目标读者
总的来讲,本书与《卷1》所面向的读者相同,都是实现IPv6和相关协议的开发人员,有志于从事这些协议项目开发的学生,特别是基于KAME/BSD实现的学生。不过,与《卷1》不同的是,本书讨论的是更高级的主题,如最近才被标准化的协议。所以,本书也可以作为这些协议的参考,DHCPv6和移动IPv6就是两个主要协议。
与《卷1》一样,本书假定读者非常熟悉C语言编程。另外,还假定读者已经掌握IPv6的基本概念和《卷1》中描述的相关协议,本书提到的其他参考资料也可以帮助没有阅读《卷1》的读者理解本书的内容。本书的第2章和第5章还要求读者对于BSD内核实现有大致的了解。
与《卷1》不同的是,本书的每一章都是完全独立的。尽管有些章的内容有交叉,但一般情况下读者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任何一章开始阅读。
排版约定
本书采用与《卷1》相同的排版约定。..
在代码描述中提到的变量名、函数名、结构名、结构成员和编程语言关键字都用等宽字体表示。函数名用等宽字体表示,后跟一个圆括号,如ip6_mforward();结构名用等宽字体表示,后跟一个花括号,如ip6_mh{}。
程序名显示为粗体,如route6d。程序的命令行输入和输出用等宽字体表示。
媒体评论
——Jim Bound,北美IPv6工作组主席
“在IPv6时代,本书将取代Richard Stevens的《TCP/IP详解》一书。我强烈推荐给所有程序员阅读。”
——Junichiro Hagino,KAME项目核心开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