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Innovate the Future:A Radical New Approach to IT Innovation
- 原出版社: Prentice Hall
【插图】
内容简介
书籍 经济管理学书籍
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之一,it创新备受人们的重视。当前很多it企业在思考如何创新,在高新技术研发等方向上投入巨大。以微软、ibm、intel等为首的海外企业,纷纷加大研究投入;以联想、海尔为首的民族企业,也在不断地加大研发力度和加快向海外开拓市场的步伐。<BR>本书介绍了持续的革命性创新的一个完整框架,覆盖了影响it业务的外部和内部创新,通过生动的例子讲述了适用于各行各业,从产品、市场到企业内部的创新原则和方法。正是由于其广泛的实用性,本书适合各领域、各层次的读者阅读。 <BR>
作译者
David Croslin 是Innovate the Future的总裁。Innovate the Future是一家专注于客户、产品和市场创新的咨询公司。过去,David在惠普公司耗资120亿美元设立的通信、媒体和娱乐部门担任首席技术员。在那之前,他是Verizon Business和MCI的首席产品架构师。他获得过25项专利,且经常在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其中包括CTIA、TMForum、Billing和OSS World,以及Mobile World Congress。他经常为技术型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和财务经理提供咨询。他还以C级执行官和董事会成员的身份在多家创业型公司中工作。David运.. << 查看详细
目录
译者序 <BR>致谢 <BR>作者简介 <BR>第一部分 理解什么是创新 <BR> 第1章 发明与创新 <BR> 1.1发明与创新的关系 <BR> 1.2发明与随机性因素 <BR> 1.3发明的分类 <BR> 1.4商业发明与技术发明 <BR> 1.5内部发明与外部发明 <BR> 1.6分裂性创新 <BR> 1.7渐进性创新 <BR> 1.8破坏性发明 <BR> 1.9足够好的创新 <BR> 1.10有针对性的发明和创新 <BR> 第2章 革新性价值 <BR> 2.1感知价值 <BR> 2.2消费取向的影响 <BR> 2.3商业模式以及生活方式 <BR> 2.4时间、金钱、简单化 <BR> 2.5革新性价值 <BR> 2.6触发点 <BR> 2.7早期接纳者 <BR> 第3章 创新生命周期 <BR> 3.1创新的种类 <BR> 3.2创新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 <BR> 3.3创新生命周期中的拐点 <BR> 3.4理想化的创新生命周期 <BR>第二部分 商业和技术生命周期 <BR> 第4章 商业生命周期 <BR> 4.1商业生命周期的内涵 <BR> 4.2产品生命周期 <BR> 4.3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拐点 <BR> 4.4产品生命周期和创新生命周期 <BR> 4.5市场生命周期 <BR> 4.6市场生命周期中的拐点 <BR> 4.7市场生命周期的度量 <BR> 4.8市场生命周期和创新生命周期 <BR> 4.9公司生命周期 <BR> 4.10公司面临的压力 <BR> 4.11公司生命周期和创新生命周期 <BR> 4.12全部4种商业生命周期 <BR> 第5章 创新生命周期的停滞 <BR> 5.1创新生命周期的压力 <BR> 5.2随机性因素的表现形式 <BR> 5.3重叠的观点 <BR> 5.4产品消费品化 <BR> 5.5产品投放链 <BR> 5.6革新性价值链 <BR> 5.7高管的观点:创新的风险很大 <BR> 5.8管理团队在渐进性创新中的挑战 <BR> 5.9竞争对手在创新生命周期中的优势 <BR> 第6章 分裂创新生命周期 <BR> 6.1打破思维定式 <BR> 6.2制造思维定式 <BR> 6.3无处不在的臆断 <BR> 6.4知识产权 <BR> 6.5产品投放链中的利益相关者 <BR> 第7章 创新检查清单 <BR> 7.1纵览创新检查清单 <BR> 7.2分离消费者的革新性价值的驱动力 <BR> 7.3彻底理解你的产品投放链 <BR> 7.4统一公司内的不同观点 <BR> 7.5分离产品投放链中的痛点 <BR> 7.6重新激励革新性价值链 <BR> 7.7确定一个“足够好”的产品 <BR> 7.8夺取拉锯战的控制权 <BR> 7.9消除臆断 <BR> 7.10识别创新生命周期的停滞 <BR> 7.11将产品假想为消费品 <BR> 7.12分离知识产权 <BR> 7.13把知识产权映射到新市场中 <BR> 7.14创造分裂性创新 <BR> 7.15投资分裂性创新 <BR>第三部分 不同目标的创新 <BR> 第8章 从零开始的创新 <BR> 8.1创新不同于发明 <BR> 8.2仅仅酷是不够的 <BR> 8.3为发明而分离市场 <BR> 8.4分离消费者的需求 <BR> 8.5分离消费者的革新性价值的驱动力 <BR> 8.6确定一个“足够好”的产品 <BR> 8.7夺取拉锯战的控制权 <BR> 第9章 it方案创新 <BR> 9.1集中式的it和分散式的it <BR> 9.2分离消费者的革新性价值的驱动力 <BR> 9.3彻底理解你的产品投放链 <BR> 9.4统一公司内的不同观点 <BR> 9.5分离产品投放链中的痛点 <BR> 9.6重新激活革新性价值链 <BR> 9.7确定一个“足够好”的产品 <BR> 9.8夺取拉锯战的控制权 <BR> 9.9消除臆断 <BR> 9.10识别创新生命周期的停滞 <BR> 9.11将产品假想为消费品 <BR> 9.12分离知识产权 <BR> 第10章 为支配市场而创新 <BR> 10.1市场和消费品化 <BR> 10.2转战不同的市场 <BR> 10.3有时候领先会招致最快的失败 <BR> 10.4分离消费者的革新性价值的驱动力 <BR> 10.5彻底理解你的产品投放链 <BR> 10.6统一公司内的不同观点 <BR> 10.7分离产品投放链中的痛点 <BR> 10.8重新激励革新性价值链 <BR> 10.9确定一个“足够好”的产品 <BR> 10.10夺取拉锯战的控制权 <BR> 10.11消除臆断 <BR> 10.12识别创新生命周期的停滞 <BR> 10.13将产品假想为消费品 <BR> 10.14分离知识产权 <BR> 10.15把知识产权映射到新市场中 <BR> 10.16创造分裂性创新 <BR> 第11章 为征服而创新 <BR> 11.1回顾商业生命周期 <BR> 11.2分离消费者的革新性价值的驱动力 <BR> 11.3彻底理解对手的产品投放链 <BR> 11.4统一公司内的不同观点 <BR> 11.5分离竞争对手的产品投放链中的痛点 <BR> 11.6重新激励革新性价值链 <BR> 11.7确定一个“足够好”的产品 <BR> 11.8夺取拉锯战的控制权 <BR> 11.9消除臆断 <BR> 11.10识别创新生命周期的停滞 <BR> 11.11把产品假想为消费品 <BR> 11.12分离知识产权 <BR> 11.13把知识产权映射到新市场中 <BR> 11.14创造分裂性创新 <BR> 第12章 为分裂而创新 <BR> 12.1市场逆向工程 <BR> 12.2分离消费者的革新性价值的驱动力 <BR> 12.3确定一个“足够好”的产品 <BR> 12.4充分理解产品投放链 <BR> 12.5分离产品投放链中的痛点 <BR> 12.6夺取拉锯战的控制权 <BR> 12.7发现对手创新生命周期的停滞 <BR> 12.8分离知识产权 <BR> 12.9把知识产权映射到新市场中 <BR> 12.10创造分裂性创新 <BR> 第13章 组织结构:从产品到解决方案 <BR> 13.1产品和解决方案 <BR> 13.2组织结构的变化 <BR> 13.3产品公司 <BR> 13.4重新贴牌 <BR> 13.5行政命令 <BR> 13.6覆盖型组织结构 <BR> 13.7解决方案团队 <BR> 13.8解决方案公司 <BR>第四部分 创新部署 <BR> 第14章 评估创新的价值 <BR> 14.1发明和创新 <BR> 14.2评估发明的价值 <BR> 14.3专利 <BR> 14.4商业秘密 <BR> 14.5抢占市场 <BR> 14.6关系和合作伙伴 <BR> 14.7持久度 <BR> 14.8评估创新 <BR> 14.9多元化的市场 <BR> 第15章 把创新带入市场 <BR> 15.115秒制胜 <BR> 15.2准备好像庄家那样思考了吗? <BR> 15.3展示估价结果 <BR> 15.4单页简介 <BR> 15.5与投资人会面 <BR> 15.6隐匿的分裂 <BR>第五部分 实践创新 <BR> 第16章 创新用例 <BR> 16.1用例,而非案例分析 <BR> 16.2用例1:确定你的客户 <BR> 16.3用例2:以革新性价值为目标 <BR> 16.4用例3:革新性价值方面的制约 <BR> 16.5用例4:尽可能与生活方式相结合
译者序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至今尚未平息,无数企业在大风大浪中搏击。经不住考验的企业纷纷倒闭,幸存者开始酝酿新的生机。生存还是毁灭?创新是唯一的出路。然而,创新究竟是什么?如何创新?这着实是相当困难的课题。
创新是把双刃剑。有些创新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佼佼者。当年,Jobs的回归,给奄奄一息的Apple带来了转机。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造和革新,Apple不但在个人电脑市场重新确立了领袖地位,同时还成功打入了便携式音乐播放器、智能手机等市场,并成为市场的标杆。也有些创新会给企业带来负面效应。Microsoft曾为旗舰产品Windows Vista注入大量的创新元素——更高的安全性、更漂亮的外观等。然而,这些创新的代价是巨大的。因为软硬件兼容性的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问题使其饱受诟病。Microsoft也因此不得不加速新一代操作系统的开发进程。
在产品创新方面,国内的企业历来不是先行者。由于产生自欧美市场和日韩市场的新概念往往经历3~5年的滞后期才传入国内,以至于很多企业更倾向于引进和模仿。乍一看,这避免了很多盲目创新的风险,而实际上,这让企业失去了支配和主导市场的机会,导致许多企业在同一个市场中厮杀,而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却很难得到充分的开发。当市场开始疲软的时候,由于过度依赖单调的产品线,最后往往只能通过残酷的价格大战殊死一搏。
在互联网领域,近年来兴起的视频分享网站、社交网络、微博等概念已经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而面对雷同的服务和相似的盈利模式,消费者的热情却正在降温。谁能够利用创新赋予市场新的定义和价值?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这是一本纯粹的创新方面的书。从创新的概念、方法以及过程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书中还通过生动的例子讲述了适用于各行各业,从产品、市场到企业内部的创新原则和方法。正是由于其广泛的实用性,使得本书适合各领域、各层次的读者阅读。
本书涉及的领域较广,翻译上难免会有疏漏,请各位读者海涵,多提宝贵意见。
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