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插图】

内容简介
目录
教学建议
第一篇 投资组合理论与组合管理
第1章 投资组合理论与应用/ 2
1.1 投资组合理论/ 2
1.2 投资组合理论的应用/ 10
思考与练习/ 18
第2章 资产定价理论与应用/ 19
2.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9
2.2 资产定价理论的应用/ 26
思考与练习/ 32
第3章 投资组合管理/ 33
3.1 投资组合构建与调整的合理性评价/ 33
3.2 积极组合管理的实施/ 38
3.3 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评价/ 41
3.4 组合构建合理性对投资绩效的
影响/ 46
思考与练习/ 49
第二篇 资产配置与投资风格管理
第4章 资产配置管理/ 52
前言
本书的内容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篇解决机构投资管理中面临的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对投资管理中投资组合构建和调整的合理性给出判断的原则和指标,二是对积极组合管理的能力给出衡量。本篇由3章内容构成,第1章回顾资产组合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应用,第2章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介绍,第3章对投资组合构建与调整的合理性,以及积极组合管理的内容及其能力的高低进行研究和评价,旨在帮助读者更为全面地观察和理解投资绩效问题,而且对解答如何提高投资组合构建和调整的科学性、改善投资组合管理能力和水平都将有所启示。实际上,前3章也是读者理解和学习机构投资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二篇关注的是机构投资者的组合管理,包括组合资产配置方式和组合投资风格的选择两大方面,以及这两大方面对机构投资绩效的影响。具体而言,第4章将对投资管理过程中的又一核心环节—资产配置进行研究,旨在帮助读者学习资产配置的内涵、战术性资产配置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如何衡量和提高资产配置能力。第5章将在学习资产配置管理的基础上探讨投资风格的问题,将帮助读者学习机构投资者投资风格的分类、投资风格的选择,以及投资风格如何衡量等问题。第6章将解答投资组合的总体资产配置情况对投资收益的影响、资产配置的细分方式对收益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可以在理论上深化对资产配置的理解,并且能为提高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读者科学地评价投资管理能力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第三篇由3章内容组成,第7章介绍投资风险与监控,其中特别研究了对机构投资者有重大影响的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第8章集中研究了投资绩效评价方法,第9章则对影响绩效的行为因素进行了分析。
需要强调的是第9章对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由于资产组合的构建与调整离不开投资者具体的投资行为,投资过程中产生的多数非系统性风险也是投资者行为的直接产物,同时投资绩效也是投资者行为选择导致的一个行为后果。因此,虽然现代投资管理越来越规范化和标准化,但无时无刻不受投资者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基于这种思考,本书将在第9章中以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为理论基础,在对投资者行为选择的内涵界定、模型表述、行为后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行为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实施。这也体现了本书的一大特色。
第四篇将对有可能影响未来投资管理机构发展趋势的产品管理—产品设计与营销,以及股权投资管理进行研究。具体地,第10章将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例,对基金产品设计和产品营销管理进行介绍和探讨,而第11章将就私募股权基金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实际运作中的投资管理进行阐述。
第五篇是衍生证券分析。此篇主要介绍实际操作中最为普遍和常用的几类衍生证券,如股指期货、股票期权和ETF期权等,包括第12章、第13章和第14章。
随着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的不断增多,其规避系统性价格风险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股指期货的诞生即迎合了这一需求。第12章将对股指期货的基础知识、股指期货的交易规则,以及股指期货的交易策略进行分析和介绍。第13章将对股票期权的基础知识及其简单投资策略和ETF期权进行介绍。第14章介绍高级期权投资策略。所谓的高级期权投资策略,即考虑预期的市场走势下的组合委托方式的投资策略。
以上系本书主要内容,总结本书的特点在于:
首先,重点突出、体系完整、具有前沿性。本教材重点研究和介绍了投资理论、资产配置理论、投资风格理论和机构投资行为理论等投资管理相关的核心理论;同时,又涵盖了机构投资领域重要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操作实务问题。此外,本教材还将通过阅读资料、案例等对上述理论问题和行业现状在近年来的新进展、新现象和实际操作问题进行介绍和评价,使读者在扎实掌握经典理论和模型的同时,把握理论前沿和最新行业动态。
其次,易于理解、便于教学、适用范围广泛。本教材不仅结合作者多年的成功教学经验和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结构做出了不同于国内外其他教材的全新调整,而且实际走访了我国市场上的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并结合作者及其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对投资管理领域持续7年的系统化研究和一系列科研成果,设计、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例题、案例和阅读资料。这些工作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构投资者相关理论及其应用,也有利于教师在使用本教材时灵活掌握、有所侧重,并有助于实务工作者进一步思考相关知识和所带来的启示,探讨其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
本教材的编写成员和负责章节如下:李学峰完成第1章、第2章、第3章、第5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第13章、第14章;张舰完成第4章、第11章;苏伟完成第6章、第12章;王兆宇完成第7章。本教材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谢学成博士,国信证券有限公司研究所金融工程部总经理杨涛硕士,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产品设计经理符琳杰硕士,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何林泽、申挚同学,以及南开大学金融学系王建虎同学等在前期资料搜集整理方面提供的大力帮助。全书最后由李学峰和周爱民修改并统稿。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虽然经过反复修改,但受能力所限,缺点和错误仍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