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Essenti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s (4th Edition)
- 原出版社: Prentice Hall

内容简介
作译者
1970年至今罗宾·巴德一直在教授经济学原理(包括中级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本书的很多观点是她在西安大略大学辅导教学时积累起来的。
迈克尔·帕金曾在英国学习经济学,在莱斯特大学获学士学位,此后便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他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最令人瞩目的埃赛克斯大学任教期间深入研究了经济学,30岁时他已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全职教授之一。他曾担任加拿大经济学协会主席,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和《货币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编委会中任职。他对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撰写了160多篇论文,发表于各类学术杂志和论文集中,如《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经济研究评论》(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货币经济学杂志》以及《货币、信贷和银行业务杂志》(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他还是已8次再版的畅销教科书《经济学》的作者。..
作为夫妻,罗宾和迈克尔的合作非常完美。他们最引人注目的共同研究成果是衡量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巴德—帕金指数,这一成果引发了该领域内大量的后继研究。虽然新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不是直接来自于他们的研究成果,但是该银行的建立以及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走向更独立的趋势确实得益于他们先驱性的研究。他们合作撰写的教材包括《宏观经济学》(Prentice-Hall公司出版)、《现代宏观经济学》(加拿大培生教育公司出版)以及《经济学:全球视角下的加拿大》(Economics:Canada in Global Environment)(帕金《经济学》的加拿大改编版)。他们致力于向学生更清晰地讲解经济学这一挑战性的工作。
他们的休闲和娱乐内容包括音乐、戏剧、美术、海滩漫步,并与5个快速成长的孙辈们共享天伦之乐。...
目录
作者简介
前言
教学建议
第一篇 导论
第1章 经济学预览 2
1.1 定义与问题 2
1.2 经济学思维方式 8
小结 13
检查站 13
附录1A 绘制与使用图形 15
第2章 美国与全球经济 22
2.1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22
2.2 循环流动 27
2.3 全球经济 31
小结 36
检查站 37
第3章 经济学问题 39
3.1 生产可能性 39
3.2 机会成本 43
译者序
目前世面上流行的经济学教程非常多,但像这本教材那样通俗易懂,且文字又生动有趣的却不多见。2008年爆发至今的全球金融危机,使越来越多的人倍感经济力量的强大和个人力量的渺小。很多企业倒闭了,但是更多的企业亏损了;很多人失业了,但是更多的人的财富缩水了。人们急于想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金融危机,又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金融危机向更广泛的领域蔓延。这时,人们越来越体会到经济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学习经济学的行列中。当你从最普通的市民口中听到GDP、CPI这些经济学专有名词时,你就会深刻感受到,当今的经济学已经走出了高等学府的殿堂,经济学已经不再是大学和高级研究人员的专利,经济学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为自己的就业和创业、为自己的财富积累、为自己的资产增值而必须掌握的工具和武器。正因为如此,本教材的出版,对那些急于掌握经济学知识而先前又没有基础的人来说,是一个福音。
对于如何学习和讲授经济学,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最接近自然科学的学科,那是因为几乎所有的经济理论都可以用完善的数学公式来表达。正因为如此,如果缺少了数理分析,经济学也就不成其为经济学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不用数学工具也一样能够学好经济学,而且只有这种经济学,才是能够真正让老百姓掌握的经济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经济学。而经济学只有成为人民大众谋利的武器时,经济学才会有真正的活力和拓展的空间。正因为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导致经济学教程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一种是充满数学分析的所谓高级经济学教程;另一种则是基本没有数学分析的普及型经济学教程。而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几种经济学教程,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等就属于后者。这种经济学教程之所以畅销,其根本原因就是一个字:浅。这种专业教材被大众热爱的现象说明了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经济学就是应该走出象牙塔,真正成为让人民群众掌握的致富武器。
从事专业研究的人都知道,要把一门本来比较高深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真正能够圆满完成这一过程的人一定是大师级人物。就像我们读院士写的科普读物,感觉就是和一般人写的不一样,尽管其语言也是通俗易通,但其表达出来的理论严谨性和科学意境是一般人无法达到的。放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是一本通俗浅显的经济学教程,但其作者却是大师级人物。本书作者为帕金夫妇。迈克尔·帕金先生曾担任加拿大经济学会主席,并曾在《美国经济评论》、《货币经济学杂志》编委会任职。帕金先生的夫人罗宾·巴德博士在国际资本流动方面的研究也颇有建树。由这样一对学术成果卓著的夫妇完成的一本通俗性经济学教程,其意义显而易见。
如果要找出本教材与其他经济学教材之间的不同之处,我想大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教材充分体现了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的紧密结合。在教材开篇第1章作者就提出了人类目前遇到的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如全球化与国际外包对企业与个人的影响,新经济向传统经济的渗透与整合,水资源缺乏、热带雨林消失、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等自然因素对经济的冲击,失业率不断上升和社会保障缺乏的困扰等。所有这些我们近年来遇到的问题都对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学教材就应当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认为,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因此每一本新出版的经济学教材,一定要对这一段时期经济运行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和特殊现象做出分析和解释。作者一直密切关注着当前问题,通过本教材的专栏、案例和习题等方式把这些问题提了出来,并用经济学理论加以解释和分析,充分显示了本教材的时代感。
其次,在遵循规范的经济学体系前提下,本教材形成了一些很有特色和新意的分析框架,从而可以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更深入的研究。如第6章专门讨论了市场的效率与公平问题(这在其他教材中比较少见,因为这是一个既古老又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大多数经济学教材都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可见作者勇于面对现实的魄力。在这一章中,作者把资源配置方式放在不同机制下进行考察,这些机制包括市场价格调节、命令方式、多数原则、竞争方式、先到先服务、平均分配、抽奖方式、根据个性特征进行分配、强权政治等。作者对这些机制的优缺点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选择最有效率机制的方法。尽管在许多问题上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十分明确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考的路径和方法,但我认为正是这种教学方式,才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出不断提出问题,并试图自己来解答问题的习惯。这种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再次,全书用很大篇幅开设了“回顾历史”、“观察美国经济”、“观察世界经济”和“关注你的生活”四个专栏。可以这样说,经济学教材的理论体系百变不离其宗,这是几百年来多少经济学家共同智慧的结晶,不同的作者只是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组合方式来阐述这些不断被人们证明是符合实际的理论而已。因此,经济学教材之间的主要不同点或者说创新点,就在于专栏的设计和写作,以及这些专栏与理论体系的关联程度,这才是体现作者理论功底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能力的关键所在,而这正是本教材的一大特点。通过对经济历史的回顾,对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观察,对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关注,使读者对经济学理论以及经济现实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看了这些专栏,往往会使人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如果读者有了这种感觉,说明教材的写作真正到位了。
最后,本教材的体系设计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教材的每一章都为学生提供了习题,其习题范围之广泛,出题形式之灵活,理论与实践结合之紧密在我所见到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并不多见。如果学生能够完整地做完这些练习,那么其经济分析能力一定会有长足进步。
本书由我和我在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时的同事黄庐进、朱姝两位老师一起翻译,其中第2-9章以及术语表由黄庐进翻译,第10-13章由朱姝翻译,第1章及第14-20章由我翻译。最后,由我对全书进行了统一校对,书中如有翻译不精确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石良平
2009年春节于上海海关学院
前言
《经济学原理》(精要版)的撰写激情来自于经济学在每位学生的教育中所占据的特殊地位,也是缘于帮助学生们应对他们所面临的挑战。
在出版《经济学原理》(精要版)第4版时,我们喜悦地看到经济学界对此书的强烈反响。显然,大家都同意这样的观点:
·聚焦核心概念;
·在大量的细节和简单无序之间指明方向;
·鼓励干中学。
我们的学生同意这种观点,而这种观点在美国和全世界的几百位同事中也得到共鸣。《经济学原理》(精要版)是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最大努力以迎接挑战,并且帮助学生以尽可能清晰的方法了解经济学。
降低进入壁垒
我们中的大多数经济学教授都希望讲授一门严谨的分析性课程,它能解释学科的核心原理,帮助学生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这些原理。我们不满足填鸭式的教学,因为我们知道大多数学生若被抛人深水池中只能被淹死,而不是学会游泳。在这本书中,我们尽量降低学习的门槛,使之适合于初学者。
我们把重点放在核心概念上,提供多种学习工具以满足多种学习风格,使用图解来讲述完整的故事,并且用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例和问题来解释理论。
重点放在核心概念上
本书的每一章都把重点放在数量不多(通常是三四个)的几个主要观点上,并且在全章中多次强化这些观点。用这种有耐心的、建立信心的方法引导学生熟悉未知的领域,帮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本学科最重要的工具和概念上。
释义完整的图形
在确定图形风格时,我们广泛听取了教师和学生们的意见。所有图形都配以详细的和带有数字编号的说明文字,以帮助学生们一步步地理解整个变化过程。由于初学经济学的学生往往通过图形更容易理解,我们特意在同一图形中采取曲线、文字和表格三种方式进行讲解。
联系现实世界,使理论不再枯燥
当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目的可以揭示周围的世界,并运用于他们的生活时,他们会学得更好。新版的三个特征把经济学原理同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并且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何运用经济学理论。
首先,“观察专栏”提供了全新的实例,以帮助学生们观察周围的经济活动。当前和最近的经济新闻出现在“观察美国经济”中,我们把全球环境下及历史发展中的当代美国经济事件放在“观察世界经济”和“回顾历史”中。
其次,我们新创建了一个“关注你的生活”栏目,展示学生们如何将经济学理论运用于日常生活决策或经济生活中。
熟能生巧
人人都知道学习经济学的唯一方法是应用。仅仅依靠阅读和记忆是不起作用的。积极参与、解题、反复自我测试是学习经济学的成功要素。我们设计了本书的结构,鼓励学生们“干中学”。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机制是基于本章要点一检查站的创新性结构学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