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所有制问题占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地位。马克思的经济学侧重于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关系,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则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私人垄断资本所有制(1)
第一节 法人资本所有制是私人垄断资本所有制发展的新阶段(3)
一、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形成(3)
二、 法人资本所有制是私人资本所有制的新形式(20)
第二节 现代垄断大公司的权力结构(29)
一、关于几种垄断大公司权力结构理论的述评(29)
二、经理主导型权力结构的局限性(52)
三、法人资本所有制企业的权力结构(61)
第三节 法人资本所有制企业的目标和性质(74)
一、法人资本所有制企业的目标(74)
二、法人资本所有制的性质(82)
第二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家所有制(85)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家所有制的形成(87)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制的含义和构成(87)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制的产生与发展(89)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制形成的原因(99)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有制企业内部的所有制关系(107)
一、资本主义国有制企业的性质(107)
二、资本主义国有制企业的产权结构(121)
前言
应该指出的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全面研究这一问题非本书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所及,也不是一部著作所能包容的。为了使研究能够比较集中和深入,本书的内容将作以下的限定:第一,本书只考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而不涉及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问题。这一点在本书的书名上已经指明。由于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制度和所有制结构上存在着重大的甚至是本质的差别,它应该属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课题。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研究,由于文献的可得性的限制,本书也只以美国、 英国和日本等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证资料为基础,其他国家的资料则比较零散。第二,本书主要考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而基本上不涉及消费资料所有制和劳动力所有制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基础和决定作用,在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已成共识,人们分析所有制问题首先和主要的就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至于劳动力所有制和消费资料所有制问题,则在理论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的学者甚至根本否认这两种所有制范畴的存在。突出的代表性论著是:龚维平.所有制范畴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81~91。我们将避开这一争论。这不会影响或削弱本书的主题,而只会使本书的研究更集中和更深入。第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具体形式,本书将重点考察三种最主要的所有制形式,即私人垄断资本所有制、国家所有制与合作社所有制。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垄断大公司起着主导作用,因而私人垄断资本所有制理应成为研究的重点。资本主义国有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有重大发展,并曾一度在西欧主要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新现象值得着重考察。合作社所有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在缓慢发展,它们虽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经济现象。这三种所有制都与传统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同,是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最引人注目的所有制形式,它们本身的所有制结构比较复杂,引发的理论问题较多,因而作为本书的研究重点是完全合适的。以上三点既指出了本书的局限性,也界定了本书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书对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研究,将遵循以下基本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应区别生产关系与法权关系,区别体现实际经济关系的所有制和体现法权、 意志关系的所有权。马克思在分析商品所有者在市场上发生的交换关系时指出:“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权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23: 102因此,经济关系是第一性的,法权关系是第二性的,法权关系应该用经济关系来解释,而不是相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生产关系和法权关系、 所有制关系和所有权关系又往往是重叠和交织在一起的,以至人们常常用法律术语来描述经济关系。为了不使这两重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的范畴相混淆,应该在概念上把体现在实际经济关系中的权力与体现在法律关系中的权力区别开来。G.A.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重庆出版社,1993.第八章它们相互对应但却本质不同。生产资料所有者在实际经济关系中的权力,需要法律上层建筑来维护,使之成为合法的权利。但是,实际经济权力同相应的合法权利是有可能脱节的。“只有具有合法的权力才需要具有与它相配对的权利,而只有具有有效的权利才需要具有相配对的权力。”G.A.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重庆出版社,1993.236在一个自发演进的社会中,实际经济权力关系的变革往往先于法定权利关系的变革,而人们也会借助法定权利关系的改变去推动或认可新的实际经济权力关系的形成。但不论是哪种情况,都意味着体现在实际经济制度中的权力关系起着功能性的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研究,将立足于对实际经济关系以及体现在其中的权力关系的考察,而不是着眼于它们的法权形式,尽管有时我们不得不借助法律术语来叙述经济生活中的所有制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基础作用和决定作用,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所有制中所体现的权力关系可以离开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而独立地实现。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是一个体系,是包含在直接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包括(狭义的)生产关系、 分配关系、 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等等。事实上,离开了对直接生产者的控制权力,对剩余劳动的占有权力,对产品的支配权力等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作用则无从体现,甚至所有制本身也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强调:“给资产阶级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0,4: 180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把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的总和等同起来,而是强调所有制的实现是不能脱离开整个生产关系的。因此,我们在考察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时,重要的不在于其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法律形式或财产关系的法律规定,而在于这种所有制所决定的权力关系在整个再生产过程中的实际体现。这样我们就不能够把考察局限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本身,而必须分析一定所有制企业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以及它的分配关系和交换关系,从而在生产关系的总体上来探讨和揭示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作用及其变化。实际经济发展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经济的变化先行于法律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先行于法权规定的变化。这时一定企业虽然还保持着原来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法定形式,但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等等已经悄然变化,表明实际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某种新质的所有制因素已经或正在产生。因此,我们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研究,不但要立足于对其中体现的实际经济权力关系的考察,而且要从生产关系的总体上来进行这种考察。
就生产资料所有制本身来看,它所包含的也是一组权力关系而不是单一的权力关系。在马克思看来,生产资料所有制所体现的权力关系并不是单一的;他在研究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的所有权时,特别分析了财产的占有权、 支配权和使用权等,它们不过是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 支配和使用等权力关系的法权表现。在这方面,现代西方新制度学派把产权看作是一组权利或一个权利体系的观点,同马克思的看法是类似的,虽然他们的产权概念和马克思的所有制概念并不完全相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包含的多种权力关系或权力结构,是互相联系而又可能分离的。马克思认为,在某些经济制度下,生产资料所有制(或所有权)所包括的各种权力(或权利)统一在一起属于生产资料或财产所有者;而在另一些经济制度下,所有制的各种权力(或所有权的各种权利)可以分解并可能分离。马克思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时,详细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各种财产权利分离的关系:如农业中土地所有者的土地由租地农业家经营时,即出现土地所有权与土地经营权的分离;当工商业职能资本家利用借贷资本经营企业时,即出现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而在股份公司中,当作为股东的分散的资本所有者委托经理人员管理企业时,即出现资本所有权与资本经营权的分离;等等。马克思在研究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还分析了生产资料所有和生产资料占有相分离的情况。例如他指出在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中,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或财产,即存在着所有者和占有者的不同一。“在大多数亚细亚的基本形式中,凌驾于所有这一切小的共同体之上的总合的统一体表现为更高的所有者或唯一的所有者,实际的公社却只不过表现为世袭的占有者。”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_1858年)(上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46(上): 473又说:“在亚细亚的(至少是占优势的)形式中,不存在个人所有,只有个人占有;公社是真正的实际所有者;所以,财产只是作为公共的土地财产而存在。”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_1858年)(上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46(上): 481所有上述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研究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所有制本身的结构考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对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来说,这方面显得尤其重要,因为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部结构要比前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内部结构复杂得多。因此,考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部结构,将成为本书分析的重要内容。...
同类热销商品
如何高效学习
- ¥35.00
- ¥24.15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
- 如何高效阅读(纪念版)
- 一本书看透股权架构
- 认知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