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编者序一
编者序二
编者的话
翻译说明
前言
符号与缩略语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古代西藏碑文的语言和历史背景
1.1 语言学背景一一藏语
1.2 历史背景
1.2.1 吐蕃王朝政体
1.2.2 王朝时期的宗教
1.2.3 王朝时期的汉藏关系
第二章 古代吐蕃碑铭研究
附表Ⅰ:吐蕃黄普世系表
附表Ⅱ:古代吐蕃碑铭的年代顺序表
第二部分 碑铭文献
第三章 文献Ⅰ:821-822年的唐蕃会盟碑
西面的藏语碑文
前言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许多问题上我们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但文中各处偶而也会持不同的意见。对於不同意见,我们没有试图去消除或调和它们,而是把它们呈现给读者自己去作选择。希望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本书的价值和用处。
这些年来,我们得到了许多朋友和同行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我们特别希望提到如下朋友:石泰安(R.A.Stein)先生、已故的令人怀念的戴密微(Paul Demieville)先生和拉露(Marcelle Lalou)女士,他们都阅读过以前研究会盟碑的文字并提出过宝贵的意见;乌瑞(Gbza Uray)在他自己的研究工作极度紧张的时候赐予了我们大量的批评和建议;王尧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寄送他当时尚未出版的吐蕃碑铭研究著作的长条校样。我们特别希望感谢的还有常凤玄、黄布凡、刘源、罗秉芬、黎吉生(E.Richardson)、A.舒斯勒(Axel Schuessler)、尤伯赫(Helga Uebach)和张莲生(Zhang Liansheng)。..
上述各位的研究成果在许多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帮助,使我们避免了许多失误和缺点。不幸的是,本书裹不可避免的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之处,为此由我们负全部责任。
我们最初是想发表整套碑文的摹写本,结果证明这并不可行,不过对那些为此慷慨提供自己搜集的拓片、照片为我们所用的朋友和单位表示感谢,比如常凤玄、北京历史博物馆、黎吉生和王尧。藉此机会我们继续表达我们的期望,今後终有一天会出版一套完整的文献摹本。
最后,我们要向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the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爱荷华大学研发办(the Office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与研究生院(Graduate College)表示谢意,它们为我们这项碑铭文献研究提供了部分资助。
作者谨识
1987年元月於
加州奥克兰;爱荷华州爱荷华市
同类热销商品
历史写作简明指南
- ¥36.00
- ¥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