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各章节内容相辅相成,连贯有序,言简意赅,尽量以最简洁的语言涵盖最丰富的内容,辅以丰富的图表和仿真结果,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内容简介
本书适合作为控制相关领域的工科研究生教材,亦适合各科研院所从事控制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自学、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控制系统的构成
1.2 控制理论发展简况
第2章 线性系统理论
2.1 基本概念
2.2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2.2.1 直接根据系统机理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
2.2.2 由微分方程求状态空间表达式
2.2.3 根据传递函数列写状态空间表达式
2.3 线性变换
2.3.1 等价系统方程
2.3.2 线性变换的基本特性
2.3.3 化系数矩阵A为标准型
2.4 运动分析
2.4.1 定量分析
2.4.2 定性分析
2.5 综合问题
2.5.1 极点配置问题
2.5.2 镇定问题
前言
另一方面,随着本科生的扩招,研究生队伍在大规模壮大,研究生已经是学校与研究所科研工作的生力军,由于科研项目或今后工作的需要,他们对控制理论有迫切的需求。尤其是非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在控制理论方面较薄弱,需要较全面了解控制理论的现状、发展前沿及其工程应用。本书内容主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本书首先全面地介绍了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及推动其发展的动力源泉,介绍了目前在工程技术领域倍受关注的控制理论分支,如线性系统理论、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预测控制、非线性系统分析与控制、变结构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结合作者的研究心得,分析其各自特点及前沿问题,着眼于对各种控制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力求浅显易懂,避免深奥枯燥的纯理论证明与论述。同时,以实例给出各控制理论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效果,引导读者灵活应用书中理论知识进一步实现自己的应用目标。本书内容已经在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教学中讲授过5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教学实践为提高本书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本书体现了如下特点:
1)内容全面、广泛,体现了应用中最先进的理论与前沿技术。
2)各章节内容相辅相成、连贯有序,言简意赅,尽量以最简洁的语言涵盖最丰富的内容。
3)力求深入浅出、易于理解,辅以丰富的图表,以便于理解内容。
4)注重联系实际,突出实践应用,提供了各种实际应用例子。
鉴于上述情况,本书适合作为工科研究生教材,亦适合各科研院所从事控制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自学、参考。学习本书所需要的基础是微分方程和矩阵运算基本知识,若先修过“经典控制”,则更好。应用本书从事研究生教学时,可以根据学时与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灵活掌握。下面给出几种建议,仅供参考:..
1)对于已具有状态空间法基础的研究生而言,第2章的2.1~2.4可略去,第2章的2.5~2.7节应当作为教学内容。
2)第3~9章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独立选取,各章所占学时比重可按需分配。
3)每种控制方法以介绍基本原理与应用为主,可以结合应用示例讲授原理,解释清楚正确内涵、直观意义和需要满足的条件即可。
4)若学时少,应根据不同的需要组织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完成一学期课程的教学。可以选取几种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讲授,或选取本书介绍的全部控制方法进行概略讲授,或精讲几种控制方法而概略讲授其他几种控制方法。例如,课程安排有32学时,期望为学生介绍各种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则可挑选各章代表性的控制方法展开教学,通过介绍各控制方法的基本思想、特点与应用,以概论的形式讲授。
本书由葛宝明负责统筹、规划,并完成了第1、3、4、5、6、7、9章的撰写;第2章由葛宝明、李国国撰写;林飞撰写了第8章,并对第2章和第3章的应用举例进行了计算机建模、仿真;陈乐负责完成了第9章恒温箱控制系统的仿真。
本书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杜继宏教授主审,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范瑜教授和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乔俊飞教授对本书内容进行了审阅,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作者对专家们的辛勤审阅致以衷心的感谢,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令作者钦佩,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书参阅了许多国内外论文、论著,主要的都已列举于参考文献部分中,如有遗漏深表歉意!并在此向所有作者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机械工业出版社贡克勤总策划及其相关工作人员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提出了很多极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本书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作者的家人、朋友和同事都以不同的方式给予了关怀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本书涉及范围广,作者学识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难免会有疏漏或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