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介绍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OS)。全书分两部分,共8章。第一部分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共5章。第1章概述操作系统的形成、类型、特征和功能等;第2章阐述进程和线程的基本概念、同步和通信、调度和死锁;第3章为存储管理和虚拟存储器;第4章介绍I/O设备管理、磁盘存储器管理及缓存管理;第5章为文件系统。在第一部分的介绍中,以目前流行的Windows2000操作系统作为一个实例,与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介绍同步进行,即在介绍操作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同时阐述Windows2000操作系统是如何实现该部分功能的。第二部分提高篇,共3章,第6章对Linux源代码进行分析;第7章介绍分布式操作系统;第8章讨论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及其他计算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也可作为计算机科技人员学习操作系统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操作系统引论 2
1.1 计算机系统 2
1.1.1 计算机的出现 2
1.1.2 计算机的发展 4
1.2 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5
1.2.1 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5
1.2.2 从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10
1.2.3 计算机的结构与操作系统的关系 11
1.3 操作系统的特征 12
1.3.1 并发性 12
1.3.2 共享性 12
1.3.3 虚拟性 13
1.3.4 不确定性 13
1.4 操作系统的功能 13
1.4.1 处理机管理 13
1.4.2 存储管理 14
1.4.3 设备管理 15
1.4.4 信息资源管理 16
1.5 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17
前言
本书分为两部分,共8章。第一部分为基本篇,共5章,第1章概述了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操作系统的特征、功能和类型,并介绍了Windows2000的结构和特点;第2章阐述了进程和线程的基本概念、同步和通信、调度和死锁, 同时穿插介绍了这些功能在Windows2000系统中是如何实现的;第3章主要讲述存储管理和虚拟存储器,本章的最后介绍Windows2000系统的内存管理:第4章介绍I/O设备管理、Windows2000的I/O系统、磁盘存储器管理、缓存管理及Windows2000的高速缓存管理;第5章为文件管理,介绍了文件的组织与存储、目录、文件系统的可靠性、保护机制及Windows2000的文件系统。第二部分为提高篇,共3章,第6章对Linux源代码进行了分析,适合于在了解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之后,希望进一步研究操作系统内部实现细节的读者:第7章主要介绍了分布式系统中的互斥、死锁、负载分配及分布式文件系统;第8章讨论了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内容有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和安全评测准则,分布式系统的安全性及Linux和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的安全。
本书第一部分基本篇,阐述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必需掌握的内容。该部分的参考教学时数为60学时,上机实习20学时。第二部分提高篇,介绍现代操作系统发展中新的研究领域,适合本科高年级及研究生学习使用。该部分参考教学时数为40学时,上机实习10学时。希望本书能做到易教、易学,朴实、实用,为培养信息化建设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书的第2~8章由郁红英编写,第1章由冯庚豹编写,全书由郁红英统一定稿。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与不妥之处定然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0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