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相万让 赵怡 高爱乃
- 丛书名: 新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系列教材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13483
- 上架时间:2004-3-18
- 出版日期:2004 年3月
- 开本:16开
- 页码:332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图形图像、多媒体、网页制作 > 综合 > 综合
教材 > 征订教材 > 高等理工
教材 > 计算机教材 > 高职高专 > 计算机类 > 网页设计与制作
内容简介
目录
1.1 网页基础知识 1
1.1.1 Internet基础知识 1
1.1.2 WWW及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方式 4
1.1.3 网站与网页 6
1.2 常用网页制作工具简介 7
1.2.1 HTML 7
1.2.2 网页编写软件 7
1.2.3 图形/图像处理工具 7
1.2.4 网页制作脚本语言 8
1.2.5 动态网页制作工具 8
思考与练习 10
第2章 网页设计基础 11
2.1 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 11
2.1.1 风格定位 11
2.1.2 版面编排 12
2.1.3 点、线、面 14
2.1.4 色彩处理 17
2.1.5 数字图像 18
前言
按照社会对各类人才网络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不少高等学校的相关专业都开设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本书就是在此背景下编写完成的。
本书系统全面地讲解了网页的设计、制作与发布相关的知识,相对其他网页设计教材,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新。本书介绍了目前最流行的、最新的几款软件、语言,包括Micromedia公司的Flash MX,Dreamweaver4.0的所有功能和可生成动态网页的Dreamweaver UltraDev 4.0, 以及XHTML等。
(2)实用。本书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实用,从最基础的Internet知识讲起,既注重了网页制作过程的讲解,同时还较为全面地讲解了网页设计的方法,网站的构建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以及网页的发布、宣传维护等。每章都使用实例进行讲解,而且每章后基本上都附有使用该软件制作网页的综合实例。不但有理论的阐述,更注重实践的操作,使读者读完本书后,即可独立地制作、发布功能完善的网页。
(3)系统性。本书从网页设计的入门基础知识开始,最后到网页的测试与发布,逐步介绍非可视化的网页编辑语言HTML,构建网页基本结构的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网页动画编辑软件,脚本语言,服务器端编程语言,动态网页制作软件等,较为全面地讲解了网页制作的全过程以及网站开发的基本知识,使读者在阅读中不必再参考更多的书籍。
(4)选材精。对于每种软件或语言的介绍,都突出它的特色部分。例如,虽然Fireworks也可编辑制作动画,但它的突出功能特色是处理图形图像,因此着重讲解它处理图像部分的功能,对于Flash MX中与Fireworks有类似的图形工具的基本使用部分则略去,避免重复讲解。
(5)循序渐进,通俗易懂。稍有计算机基础的人都较为熟悉Microsoft公司的Word,本书从与Mcirosoft Word风格类似的Microsoft FrontPage开始,逐步引导读者进入网页制作的世界。各章编排也注意了各软件的承接性,由简单到复杂,由网页的构建到图像、动画等多媒体网页的制作,由静态网页到动态网页,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6)兼顾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的知识。在介绍网页制作知识的同时,也适当介绍网站的设计过程,网页的设计方法,网页的美术创意等知识。
本书可用作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和其他非计算机专业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材,也可用作网页设计与制作爱好者的参考书。
下面是作者的几点建议,供安排与组织教学时参考。
(1)建议“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学时数为72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6学时,实验36学时(有条件的可安排54学时)。
(2)《网页设计与制作》可选性强,建议不同专业可根据专业的具体要求选择第6-10章中的有关章节讲授,但第1、2、3、4、5、11章为必讲内容。
(3)同时编写的《网页设计与制作实验指导》是本书的配套实验教材,供教师安排实验课时选用。
(4)课堂教学的教学环境建议为与Internet连接的多媒体教室。为了教师备课方便,作者提供了PPT格式的课件素材,供教师索取(E-mail:Wangjz@sxu.edu.cn)。
(5)“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应该是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技术教育和能力教育,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建议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课程设计”。
本书的主编为相万让,副主编为赵怡、高爱乃。第1章到第3章由高爱乃编写,第4章和第10章由肖宁编写,第5章由李连斌编写,第6章由李平珍编写,第7章由张辉编写,第8章由赵怡编写,第9章由王树锋编写,第11章由肖宁、李平珍编写。全书由相万让统稿,张永奎审校。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徐仲安教授、容和平教授、丁世连教授、王天保教授和乔寿宁教授的支持与帮助,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