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职高专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使用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及科技人员参考用书。
目录
绪论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章 矿物与岩石
1.1 概述
1.2 造岩矿物
1.3 岩浆岩
1.4 沉积岩
1.5 变质岩
1.6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地质构造
2.1 地质年代
2.2 水平构造和倾斜构造
2.3 褶皱构造
2.4 断裂构造与活断层
2.5 地质图及其阅读
本章小结
书摘
人类的工程活动与组成地壳的岩石密切相关,当岩石作为地基或建筑材料时,其强度和稳定性影响着工程结构物的造价、正常使用与安全。各类岩石具有不同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成因等特征,这些特征影响着岩石的强度与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岩石风化以后的产物——土的性质。各种矿物的成分、性质及其形成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也会对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本章主要介绍地壳、地质作用、矿物的形态性质、岩石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等。
地壳和地球内部的化学元素,除极少数呈单质存在外,绝大多数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这些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称为矿物。由一种矿物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自然集合体称为岩石,它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成分,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各种地质作用的自然产物。自然界岩石的种类很多,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1 概述
地球是梨状的椭球体,由于地球椭球体的扁率很小,故在一般计算时,常视地球为一圆球体,取其平均半径值为6371km。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运动着的球状体。根据地球内部放射性同位素蜕变速度测定,地球从形成至今大约经历了46亿年。
在这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它一直处在不断运动之中,其成分和构造时刻都在变化着。过去的海洋经过长期的演变而成为陆地、高山;陆地上的岩石经过长期风吹、日晒、雨淋之后逐渐破坏粉碎,脱离原岩而被流水携带到低洼处沉积下来,结果高山被夷为平地。海枯石烂、沧海桑田,地壳面貌不断改变,形成了今天的外部形态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