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张健鹏 胡足青
-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 ISBN:9787802037441
- 上架时间:2009-8-5
- 出版日期:2009 年8月
- 开本:16
- 页码:351
- 版次:1-1
- 所属分类:文学 > 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评论与研究)
编辑推荐
文学名著是经过几千年大浪淘沙,沙里淘金留下的精华,是人类文化长河中的一颗颗珍珠。它们交相辉映,构筑起世界文学的殿堂。但是要帮助读者朋友们达到全面精的阅读,远非本书所能完成,也非本书编写的目的,本书仅希望能对这群最具代表性作家的文学作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读者“尝一脔而知鼎味”,使各位读者在阅读这些经典后,或能深感阅读之乐,或能激发对文学更大的兴趣。
内容简介
文学书籍
品读西方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探究一个民族的气质,触摸一个时代的灵魂,品尝人类文化的精华,开阔我们的视野,感悟人生,强健我们的精神人格。阅读这些经典,在经典中探索、沉思、感悟、提升。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浩如烟海的外国文学名著,许多读者往往烦恼于不知如何下手。针对这个问题,本书从几千年的外国文学中采撷精华,起于《荷马史诗》,迄于20世纪时,筛选出各个时期各个文学流派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旨在引领读者登堂入室,让读者能够在接触到经典作品的同时,还能对西方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这是一本人文素质“教科书”,面对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浩瀚的作品海洋,本书力图在抓住作品精髓的基础上,但愿对爱好文学的读者朋友们能有所启示,也愿本书能成为众多中小学生朋友们培养文学兴趣、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学的好伙伴、好老师。
目录
荷马史诗
俄狄浦斯王
圣经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神曲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十日谈
巨人传
堂吉诃德
哈姆雷特
第四章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
伪君子
失乐园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小说的“黄金时代”
老实人
忏悔录
阴谋与爱情
浮士德
第六章 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
书摘
荷马史诗
【古希腊】荷马
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恩格斯
荷马与但丁、莎七比亚、歌德被西方文学界并称为“世界四大诗人”,而荷马则又被但丁在《神曲》中誉为“诗人之王”。然而,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荷马的存在,以及《伊利亚特》与《奥德修纪》是否出自同一作者之手,历来存在争议,形成了所谓的“荷马问题”。自古以来,多数学者相信,荷马确有其人,就是他创作了两部伟大的史诗。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肯定他是两部史诗的作者,直到目前,多数学者还是持肯定意见。
据说荷马是一位双目失明的民间歌手,即所谓的“游吟诗人”。因为古代的职业乐师往往是盲人,荷马也就是这样一位专业艺人。根据已有的史料可以说明,荷马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到前8世纪,是小亚细亚西部的伊奥尼亚人,最后死于西奥岛。
《荷马史诗》正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它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伊利亚特》完成于公元前8世纪中叶,《奥德赛》大约晚了半个世纪 古希腊的英雄史诗的形态,在美西尼时代(公元前16世纪~前12世纪)就已经存在。《荷马史诗》的内容则是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半岛南部地区的阿凯亚人联合进攻小亚细亚半岛北部的特洛伊城,鏖战十年,特洛伊城为希腊人毁灭。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讲述了一个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20年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后人读史至此难免会发生疑问: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与鲜血,只为了一个叫海伦的女人?其实这只是一种浪漫的传说而已,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打通去黑海与高加索的粮道,事关民族的生死存亡。当时,古希腊还处于口传文学的时代。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及其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授,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贵族的官邸中咏唱。
经过好几个世纪游吟诗人的不断完善发展,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到前8世纪,天才诗人荷马才以短歌为基础,将散落在民间的口头传说加工整理形成了两部具有统一思想和完整艺术布局的演唱脚本。
两部史诗内容上相互补充,风格上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一幅远古时代希腊社会生活的完整画卷,表现了从原始社会向氏族社会过渡时期古希腊民族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感情。公元前11世纪到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做“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许多民间游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了迈锡尼文明以来那么多个世纪的口头传说,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
在荷马把这两部传世史诗初步定型的基础上,公元前6世纪中叶,雅典执攻官庇士特拉绥再次组织编订,南此正式形成文字记录,其中,《伊利亚特》二十四卷,15693行,《奥德赛》二十四卷,12110行,均属鸿篇巨制,举凡古希腊有关社会、自然、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等一切知识,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是名副其实的古希腊社会——人类社会童年的百科全书,以致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称“荷马教育了希腊”。尤其是作品中标榜的英雄主义精神,在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品质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公元前3世纪到前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又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审订,这便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两部史诗。
《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它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伟大作品,它为后世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促成了无数皇皇巨著的诞生。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等享誉世界的文学家们都十分推崇《荷马史诗》,并从中获取过丰富的文学养分。
经典作品
《伊利亚特》概略
从前,在小亚细亚西部沿海有特洛伊人的一座王都名叫伊利昂,特洛伊人是东方许多部族的霸主。当时在希腊地方的强大部族总称为阿凯亚人,有时在史诗中也称为阿尔戈斯人或达那亚人;阿凯亚人以迈锡尼的王阿伽门衣为首。伊利昂城的王子帕里斯乘船到希腊,受到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的款待,但他把墨涅拉奥斯的美貌的妻子海伦骗走,带回伊利昂城。阿凯亚人非常气愤,便由墨涅拉奥斯的哥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倡议,召集各部族的首领,共同讨伐特洛伊人。他们调集1000多艘船只,渡过爱琴海去攻打伊利昂城,历时九年都没有把这座王都攻下来。到了第十年,阿伽门农和阿凯亚部族中最勇猛的首领阿基琉斯争夺一个在战争中掳获的女子,由于阿伽门农从阿基琉斯手里抢走了那个女俘,阿基琉斯愤而退出战斗。
《伊利亚特》的故事就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开端,集中描写那第十年里的51天中发生的事情。由于阿凯亚人失去最勇猛的将领,他们无法战胜特洛伊人,一直退到海岸边,抵挡不住伊利昂城主将赫克托尔(帕里斯的哥哥)的凌厉攻势。阿伽门农请求同阿基琉斯和解,请他参加战斗,但遭到拒绝。阿基琉斯的密友帕特罗克洛斯看到阿凯亚人将要全军覆灭,便借了阿基琉斯的盔甲去战斗,打退了特洛伊人的进攻,但自己却被赫克托尔所杀。阿基琉斯感到十分悲痛,决心出战,为亡友复仇。他终于杀死赫克托尔,并把赫克托尔的尸首带走。伊利昂的老王(赫克托尔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到阿基琉斯的营帐去赎取赫克托尔的尸首,暂时休战,为他举行盛大的葬礼。《伊利亚特》这部围绕伊利昂城的战斗的史诗,便在这里结束。
经典选段
《伊利亚特》第二十二卷(节选)
赫克托尔被阿基琉斯杀死遭凌辱
同类热销商品
竞争战略
- ¥88.00
- ¥74.60
- 驳朱利安
-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
- 企鹅布纹经典:诺桑觉寺
- 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