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适合各类高等院校化学一级学科包括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应用化学、化学制药、配位化学以及精细化工、材料化学、林产化学、农用化学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作为有机合成方面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有机合成及相关工作的人员自学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有机合成的历史
1.2 有机合成反应的发展
1.3 有机合成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第2章 官能团的互相转变——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2.1 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
2.1.1 烃化试剂的形成
2.1.2 常见的亲核试剂和亲核取代反应
2.1.3 醚和酯的亲核裂解
2.1.4 Mitsunobu反应
2.2 羧酸衍生物的互相转化
2.2.1 转变成酰卤
2.2.2 转变成酸酐
2.2.3 形成活性酯
2.2.4 形成N-酰基咪唑
2.3 芳环上的官能团的互相转变
2.3.1 芳基重氮盐为合成中间体
书摘
有机合成是通过形成碳碳键和官能团变换从小分子化合物制备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自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W6hler)成功合成尿素以来,合成化学家已经合成了超过2000多万种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物质世界外建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工合成物质世界。有机合成创造了成千上万的用做药品、农用化学品、染料、香料、助剂以及各种光电功能材料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合成的创造性不断满足了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1.1有机合成的历史
有机合成已发展了近180年。有机合成发展的初期主要是以煤焦油为原料的染料和药物的合成。例如,英国化学家帕金(Perkin)合成了第一个人工染料苯胺紫(1856年),德国化学家格雷贝(Graebe)合成了茜红(1869年),拜尔(Baeyer)合成了靛蓝(1878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Hofmann)合成了第一个合成药物乙
酰水杨酸(阿司匹林)(1889年),1890年费歇尔(E.Fisher)合成糖类并确定了糖的相对构型(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
20世纪20年代,石油化学工业兴起,石油裂解产生的烯烃和重整得到的芳烃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基本有机原料,促使有机合成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合成化学家十分重视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合成了许多结构相当复杂的天然产物。例如,文道斯(Windaus)合成了维生素D(1928年诺贝尔化学奖),费歇尔(H.Fisher)合成了血红素(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霍沃思(Haworth)合成了维生素A和维生素C,并确定了碳水化合物的环状结构(1937年诺贝尔化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