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计算机系统概论是一门计算机中重要的科学,用于指导从计算机硬件到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主要分为硬件、网络、应用三大模块。硬件模块从数字电路开始介绍计算机硬件组成、硬件体系结构、微机原理以及微机汇编语言,然后简要介绍操作系统是如何操纵硬件并支撑高层软件。网络模块从通信入手,介绍计算机局域网、Intenlet技术,以及如何进行系统集成与网络软件开发。应用模块从软件管理与开发工具入手,介绍信息系统理论,并以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与企业资源计划为例介绍信息系统构成,并以此为契机介绍数据库技术。然后结合电子商务技术介绍计算机安全技术。之后,介绍了计算机图形学、动画、虚拟现实、图像处理、数字媒体技术。最后,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技术、人工智能、编译原理,并剖析了计算机学科树,以便于学生对计算机学科能够迅速全面地了解。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高职本科计算机专业、继续教育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教材。
目录
第一部分 计算机硬件与体系结构
第1章 逻辑代数和数字电路
1.1 逻辑代数
1.2 数字电路概述
第2章 电子计算机
2.1 计算机定义
2.2 电子计算机
2.3 计算机分类
2.4 冯·诺依曼思想
第3章 中央处理器
3.1 CPU概述
3.2 算术逻辑单元
3.3 控制器
第4章 存储器
4.1 存储器概论
4.2 CACHE
4.2 主存储器
4.3 虚拟存储系统
第5章 输入/输出系统
前言
在计算机教学计划中,往往是在完成计算机文化课程教学后,开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专业课程的开展。学生们在学习这些课程时缺乏对计算机学科的整体把握,对课程设置与课程前后依赖关系不清晰。在注重双语教学的计算机专业,80%以上的专业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使得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单一的课程学习上。
作者认为有必要在计算机文化课程之后,增加计算机系统概论(Introduce of Computer System)课程,一方面向国际接轨,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学习。本书在专业名称处都加上英文,也是使得学习了本课程的学生,能够了解相关的专业词汇,为进一步学习原版专业教材打下基础。
本课程在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得到了两年多的锤炼,通过教学反馈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改实践,最终完成本书的写作。
本书由陈天洲、卜佳俊完成。卜佳俊完成了其中10万字内容的撰写。
本书受到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副院长何钦铭教授指导,在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朱金英老师、陈丽老师、姚青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本书得到胡威、尹彦、戴鸿君、黄颖、楼骥洲、冒海霞、甘泉、黄江伟、赵良乾、王澄、鄢宏杰、贺臻杰、黄振宝、严力科、陈国斌、沈捷等同志的帮助修订。
本课程适用于对完成了"计算机文化"课程,计算机专业课程尚未开展,用于指导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学科学习的课程。
本课程适合于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阶段学习,也适合于非计算机类学生计算机入门课程的教材。
作 者
200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