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顾元刚
- 丛书名: 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144038
- 上架时间:2009-12-11
- 出版日期:2004 年6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85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赠品

内容简介
目录
第1章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1.1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
1.2 程序的基本结构
1.3 C语言程序的上机处理
习题
第2章 数据
2.1 常量
2.2 变量
2.3 运算符和表达式
2.4 数据类型转换
2.5地址表达式和指针变量
习题
第3章 C语言程序设计初步
3.1 模块化和结构化程序设计
3.2 数据的输入、输出
3.3 数学函数的使用
3.4 程序实例
习题
第4章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前言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蓝本”,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基础。本书从程序设计的实际能力培养出发,力求按照人们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
本书内容丰富、注重实践;重点分散、深入浅出;案例广泛、避虚就实;图文并茂、文字流畅。全书共分11章和5个附录,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全面介绍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C语言的特点。第1章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算法描述和C程序的框架和上机基本方法;第2章讨论了C语言的数据;第3—6章讨论了C语言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包括顺序、分支、循环和函数);第7和8章讨论了数据的构造类型(包括数组、字符串、结构体、共用体等);第9章介绍了文件概念和各种操作;第10章介绍了音乐设计和图形设计。
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是学好本课程的十分重要的环节。为此,特别编写了第11章——课程实践。该章包括实践指导和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内容,旨在进一步巩固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抽象思维和程序设计的能力,培养优良的程序设计风格。
本书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将C语言的精华和难点——“指针”分解到各个章节进行讨论,使读者能循序渐进,逐步了解掌握“指针”的概念和各种应用方法,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同时将编译预处理编入附录,供教、学双方随时使用,而不受章节的限制。
本书讲授时数为60—70学时,其中计划内实验为20—24学时,计划外实验为20—40学时。学习完本教材后,应安排1—2周“课程设计”的时间,完成一个小型应用系统的设计或综合练习。
本书由顾元刚组织编著,其中第7、8章及相关的实验用例由汤晓燕撰写,第1—6章的习题由于淑香组织,全书由王勤美主审。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陈立平、汤建龙、顾春霞、曹晚慈等老师和唐斌斌、李华等学生都阅读了初稿,并对实例、内容和文字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教材的编写大纲经反复讨论,尤其是常晋义教授和出版社的温丽芳总编对大纲和全文写作提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为最后定稿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同样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特别应该感谢我的两位老师刘日 教授和孙玉芳董事长,是他们于1982年春夏之交在成都讲授《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时,向我们介绍了C;本书的语法描述采用他们在该教程中介绍的描述方法。
本教材适用于本科、专科和各级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可用作计算机等级考试教材、计算机爱好者自学用书和软件开发的参考资料。
由于本书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作者联系方式:dds@szit.edu.cn.
顾元刚
200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