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的编写考虑到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的特点,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坚持体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内容,突出中西医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详细介绍了收集到的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推广的适宜技术。
本书可供县级及县级以下医务人员使用,也可供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项目推广培训时使用;可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供临床医生及中医爱好者参阅。
目录
序二
总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上篇
第二章 药物贴敷疗法
第三章 药物熏洗疗法
第四章 药酒疗法
第五章 药茶疗法
第六章 药枕疗法
第七章 头针疗法
第八章 梅花针疗法
第九章 钩针疗法
第十章 眼针疗法
第十一章 腕踝针疗法
第十二章 电针疗法
第十三章 火针疗法
第十四章 耳穴疗法
书摘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独特方法和医疗知识,这些方法的发明和运用,极大地丰富了中医理论,并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痛苦,保证了人们机体功能状态的相对平衡。
中医特色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中医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阐明其机制,并将其运用于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应用方便、疗效显著、经济安全、适应证广等特点,是中医学极具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医特色疗法可大致分为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局部疗法及其他疗法五大部分。
一、中医特色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一)药物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距今60万年前至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开始了火的应用,并将火种一代代保存下来。由此,人们懂得了食用熟食并将其运用于医疗实践中。随着对饮食疗法认识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以食物疗法进行疾病的预防。
进入原始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开始饲养家禽、种植农作物。在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的生存环境中,药物疗法逐渐被发现。《史记·补三皇本纪》中对药物的起源记述曰:“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
同类热销商品
神经科学原理(套装上下册)(英文版·原书第5版)
- ¥299.00
- ¥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