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设计、开发、评价多媒体教学软件需要具备三方面的基础知识,即教学专业知识、多媒体技术知识和多媒体画面艺术知识。本书是一本讲授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知识的教材。全书共分8章:第1章介绍多媒体画面艺术的定义;从第2章至第7章分别介绍了静止画面、运动画面、文本、声音及交互功能中的一些艺术规律;第8章通过对几个获奖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赏析,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加深对多媒体画面艺术规律的理解。本书同时配有教学演示光盘。
本书概念清晰,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对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呈现教学内容的许多令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或师范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相关课程教材,或作为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和网页制作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1.1 多媒体 1
1.1.1 媒体(Media) 1
1.1.2 多媒体(Multimedia) 2
1.2 多媒体画面 5
1.2.1 屏幕画面 5
1.2.2 电视画面和计算机画面 8
1.2.3 多媒体画面 8
1.3 多媒体画面语言的语法 10
1.3.1 什么是多媒体画面语言的语法 11
1.3.2 多媒体画面语言的语法包括哪些内容 11
1.3.3 多媒体画面语言的语法与教育技术学的关系 13
习题 15
第2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上)——构图 16
2.1 面 17
2.1.1 面的定义和特征 18
2.1.2 对面的定义的进一步讨论 20
2.1.3 面在画面中的呈现艺术 22
2.2 线 25
前言
如同传统书本教材是由一页页文字、图表组成的一样,多媒体教材是由许多画面组成的。说起画面,人们一般会联想到绘画、摄影以及影、视片等,即与艺术联系在一起。其实,画面和文字、图表一样都是视觉语言,因而都负有两方面的使命,即传递知识信息和传递视觉美感。对于用于教学领域的画面,如教学挂图、教学幻灯、多媒体教材等,在注重呈现知识信息的同时,也要注意构成画面的艺术规律,以确保知识信息的准确表达和学习环境的美化。
因此,设计、开发多媒体教材需要具备三方面的基础知识,即教学专业知识、多媒体技术知识和多媒体画面艺术知识。到目前为止,制作多媒体教材的技术书籍和培训,已经相当普及了,而有关多媒体画面艺术的文章或书籍却十分缺乏。
作者从1998年至今,一直参与并主持“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的评委会工作,深感在多媒体教材的制作过程中,由于普遍缺乏多媒体画面艺术知识而“摸着石头过河”的严重后果。因此,决心致力于多媒体画面艺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近几年来,本书的内容曾经对本科学生和教育技术研究生讲授过多次,每次都对教学讲义进行修改和补充,使其思路逐渐清晰,素材逐渐充实。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更适合于课堂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用该讲义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以每周2学时讲授一个学期以后,使他们达到多媒体画面艺术的入门水平是完全可能的。
顺便说明一下“多媒体画面”的英文翻译问题。由于“画面”一词在各个领域的英文用语不同,如page、image、 picture、frame、Interface等,而且多媒体画面又是一个新名词,所以较难统一认识。经过与许多业内专家商榷,最后认为有两个表述方式比较接近本书所讲述的“多媒体画面”,即“Page of E-Book,PEB”或“Multimedia Interface Design,MID”。不过由于后者比较容易与国际用法一致,故被本书选用。
本书由游泽清主编并执笔第1章、第2章、第6章和第7章,程勇参与编写了第3章和第5章;曲建峰参与编写了第8章,并和金宝琴合作编写了第4章。书中的图例由曲建峰(第1、2、4、6、8章)和程勇(第3、5、7章)制作。最后,由游泽清审定全书并定稿。
由于本书讨论的是图、文、声、像及交互功能的艺术规律,其中运动图像和交互功能的演示图例无法在书本中表现,因此需要与书后附带的演示光盘配合学习。此外,演示光盘中还附有本书的图例素材,以方便读者更好地使用本书。演示光盘由曲建峰、程勇和张丹阳共同制作。
本书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而且有许多提法在国内尚属首次,难免出现不妥之处,恳请各位同行指教。
作者其它作品
多媒体画面艺术应用(配光盘)
- ¥29.50
- ¥22.13
- 多媒体画面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