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张基温 曹渠江
- 丛书名: 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参考教材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69190
- 上架时间:2003-10-10
- 出版日期:2003 年9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92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信息系统 > 管理信息系统
教材 > 计算机教材 > 本科/研究生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内容简介
目录
1.1 "数字城市"建设指导方针与目标
1.1.1 指导思想
1.1.2 发展方针
1.1.3 战略目标
1.1.4 建设策略
1.1.5 "数字城市"产品与服务
1.2 "数字城市"系统分析
1.2.1 "数字城市"功能分析
1.2.2 "数字城市"平台分析
1.2.3 "数字城市"安全分析
1.2.4 "数字城市"工作重点分析
1.3 "数字城市"总体规划
1.3.1 "数字城市"总体框架
1.3.2 五大平台
1.3.3 六个中心
1.3.4 数据规划
1.3.5 关键技术
1.3.6 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
1.3.7 安全、组织、资金和人才保障体系
前言
工作比想象的更为复杂;
花费的时间比预计的更长;
所需的费用比设想的更多;
毛病能够出在什么地方就一定会出在那个地方。
卡尔特汉定律只有一句话:墨菲是个乐观主义者。
这两条定律说明,由于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复杂性,以及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技术上的复杂性,造成了信息系统开发的复杂性。这些复杂性构成了对人脑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些复杂性,系统开发研究者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的更好的开发方法。我们编写这套信息系统开发案例的目的在于,为"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软件工程"等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翔实的例子,也想通过已运行系统的开发者对自己开发过程的总结,为初学者和系统开发人员提供借鉴。
实践证明,在信息系统开发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所做的工作。它们的正确性和完善性,基本上决定了信息系统的正确性和完善性。这套案例主要收集了已完成系统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主要部分,基本不收入它们的程序编码。
本书收集了以下8个案例:
1.数字城市(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寇有观,邮编100812,kouyg@163.net)
2.福田保税区管理局信息系统(深圳市福田保税区管理局 邱名卿、陈芬、张秀琼,邮编518038,longlong430@21cn.com)
3.房地产产籍与产权交易管理信息系统(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王新庄、朱涛,邮编610051,cdlgdxwxz@163.net)
4.基于SOAP的汽车零部件网(厦门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施明辉,邮编361005,czzyjsxylgy@vsina.com)
5.Maxtor公司NAS解决方案(Maxtor公司 蔡培德,邮编200020,上海淮海中路381号,peter_chua@maxtor.com)
6.数字博物馆多媒体展示及编排系统(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系 叶文 ,邮编200041,yewenjun_2@sina.com;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曹渠江)
7.现代物业管理信息系统(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张溶冰,邮编200093,iceecho2002@163.com;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曹渠江)
8.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物流管理系统及数据仓库系统(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系叶文 ,邮编200041,yewenjun_2@sina.com;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曹渠江)
本书由张基温策划、统稿、修改而成。
"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在国内尚未见到。这种尝试性的工作对我们的要求太高。由于我们能力有限,一定会有不少未尽人意之处,希望能得到广大专家和同行的批评和建设性意见,同时也希望成功项目的开发者积极投稿,共同把后面的各辑做得更好。
张基温
序言
最近在教育部正式颁布实行的本科专业目录中,信息管理被列为管理门类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这表明,经过20年的成长与发展,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信息管理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成为管理科学建设与现代化管理人才培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按照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原先分散在各领域中的经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管理等,均归人"信息管理"名下,成为一个覆盖面更宽的大专业。这对于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教师来说,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支持;同时,也意味着面临新的、要求更高的学科建设任务。本专业委员会的全体同志决心以面向21世纪的新标准,进一步创新和探索,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努力奋斗。
本套丛书与前几年出版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教材"不同,它不属于基本的核心课程,而是面向本科高年级的选修课和研究生的课程。按照教育部专业调整的精神,专业设置不宜过窄过细,而应当宽口径、厚基础,给学校、教师和学生以更大的发展余地。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就意味着应当增加选修课程,使学科能够在宽口径的专业设置中办出自己的特色,使学生能够在厚基础的前提下有更多的选择。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提供一大批供选择的课程和教材,这套书就是为此目的而组织编写的。显然,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样一个内容新、发展快、综合性强的专业,这方面的需求无疑将更为迫切。
每一个专业都有自身最核心的一些内容,它包括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即平时所谓的"看家本领"。然而,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冲击下,知识与技术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各领域知识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趋势不断加强,指望在大学期间准备好一生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同样,囿于专业分工,只靠某一狭窄的专业领域中的知识和技能,将很难适应未来多变的社会需求。因此,一方面,拓宽视野、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于提高素质和适应能力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及时掌握新的技术生长点,了解学科和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对于学生发展的后劲也是必不可少的。本套书的第一批书目正是根据以上两方面的思路确定的。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也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部分,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和基础,同时又与信息经济学、信息社会学、信息法学、系统科学密切相关,一个称职的、高水平的信息管理人员,对于这些知识都应当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对于信息管理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些新发展,如电子商务、数据挖掘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特别是有兴趣向这些方面发展的学生,也是应当有所了解的。毫无疑问,这些方面的具体内容的发展变化是很快的,第一批选题不可能覆盖所有应当考虑的范围。目前这套书只是开头,以后必然要不断地增加、补充。同时,已经出版的几本书,也将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不断修订和补充,以便切实为各院校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同行们提供帮助。
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本套参考教材第一批已经陆续问世,这是有关院校的老师共同努力的初步成果。由于这项工作是尝试性的,能否实现酝酿时的初衷,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我们迫切希望得到各院校以及社会各界的批评指正,从选题范围到具体内容,都希望得到中肯的批评和建议。我们特别欢迎在信息化建设第一线的同志们,从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实践需要出发,对于本套书的方针和内容提出意见,并进一步参与本套书的编写工作。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
财经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参考教材编委会
主任:陈 禹,副主任:张基温
199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