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基础课教材,讲解计算机的重要系统软件,即计算机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技术的结合。本教材是按照“少而精”和“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由此及彼”的原则编写的,通过“联想”、“对比”日常生活管理中的实例讲解主要的概念和算法技巧,增加学习者获得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全书共7章,第1章为概述。第2章~第6章分别详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5大功能,即作业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进程管理。第7章是操作系统编程的主要技巧和方法。
本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本科生试用教材,也适合大专、高职、本科双学位和成人继续教育等教学选用。专科生学习的学时比例可侧重实践技能训练,本科生可侧重调度算法的模拟编程,特别要熟练掌握对现有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编程能力以及操作系统核心的模块编程。本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计算机工作科技人员学习操作系统的参考书。
目录
教学要求
思考题
1.1 什么是操作系统
1.1.1 操作系统在软件层次中的地位
1.1.2 操作系统的设计观点
1.2 操作系统的形成和5大类型
1.2.1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形成
1.2.2 操作系统的5大类型
1.3 操作系统的5大功能
1.3.1 作业管理
1.3.2 文件管理
1.3.3 存储管理
1.3.4 设备管理
1.3.5 进程管理
1.4 操作系统版本历史简介
1.4.1 DOS简史
1.4.2 Windows操作系统简史
1.4.3 UNIX操作系统版本简史
1.4.4 Linux操作系统简史
前言
(1)保留了教材中绝大部分学科核心的“知识体系结构”内容,特别是该学科的知识体和知识面,按“少而精、宽又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和由此及彼”原则论述。
(2)改正一些错误和不妥之处。
(3)对于多数学员来说,学习中面对许多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再版中尽可能增补一些图表,以求帮助记忆。
(4)面对“爆炸”量的信息时代,如何学习掌握众多交叉学科知识和技能,是新世纪教育的新课题。再版为此增补一些“助忆材料”,即尽量从历史发展和联系中归纳出一些规律性内容,避免零星碎片的记忆。
(5)为了贯彻“宽又新”原则,对一些新技术的新动向作一些趋向性补充。
(6)根据不少学员要求,对实验指示书作了较多可供选择的补充,以利于实践技能的训练,同时巩固知识学习。各地师生可根据机房或个人计算机设备的基本条件,在总学时范围内自行选择实验。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吴企渊
2003年2月于清华园
序言
速度发展着。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走完了一个世纪的路程。已经过去的20世纪正是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产生到发展的一段百年历史。中国人民在短短的数十年时间里构筑了资本主义国家好几百年才形成的高等教育体系,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在新时期,教育不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矛盾不断显露,我国劳动者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现象无法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也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空前强烈的受教育愿望。一代伟人邓小平早在十年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最大失误是教育,一是放松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二是教育规模发展不够快。现在看来,这两个问题依然是症结所在。一个十二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仅10%左右,实在很不相称。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面临着大力发展、高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状态的紧迫问题。
令人欣慰和鼓舞的是中国有一所全世界最大的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大学,上百万的学生遍布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它突破传统教育在空间上的限制,不断减弱时间上的束缚,以覆盖面广、全方位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的优势,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多年来,它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提高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为变巨大的人口包袱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以形成浩浩荡荡的高水平建设大军,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最近,中央电大又有重大改革举措,进一步面向社会开展了“开放教育”等项试点工作,在教育思想、招生对象、培养模式、管理机制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电大与国内的一些重点高校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携手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开拓新路。重点高校有学科和教学上的优势,它们的加盟有利于电大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而中央电大有很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完整的办学系统,有一支富有经验的教学与管理队伍,特别是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和人才市场意识,这对于需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的普通高校而言,又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央电大和重点高校的结合,不仅可以在现阶段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而且有可能成长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发展教育的最具潜力的新型教育模式。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专科起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材,就是中央电大和清华大学合作的产物。在开放教育试点启动之际,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其爆炸式发展和神话般应用使人们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之时,在我国至少缺乏数十万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人才的当口,这套教材像雪里送炭,像清风送爽,终于在人们的企盼和惊喜中问世了。它确实及时和解渴。教材的编者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他们以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训练为目标,将教材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教材纲目清楚,重点突出,深入浅出,便于自学。书中每章有小结,章章有习题,有的还配有实验指导和习题解答,不仅对计算机专业学生适用,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从此入门。清华大学的老师们还准备为这套教材制作多媒体导读光盘和网络辅导教材,指明教学基本要求,区分应该熟练掌握和只需一般了解的内容,并进行重点难点分析和讲解。这全套的教材称得上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我是颇有感情的,不只是因为它过去的功绩和带给人们未来的曙光,还因为我本人二十年前也曾参与过中央电大“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那时我收到许多电大学生热情洋溢的来信,强烈感受到他们对知识与教育的渴求,感受到他们学习的艰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同时也感受到了广大学生对我的信任和鼓励。当年的电大学生如今多数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骨干,一些人后来获得了博士
学位,有的已成为我国重点大学的教授。中央电大的成功实践已在社会上赢得了很好的声誉,而当前扩大教育规模、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社会呼唤又给电大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难得的机遇。近年来,信息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突飞猛进,也使电大的远程教育形式跃上了现代化的新台阶。这次中央电大和清华大学合作,共同在计算机专业开放教育改革试点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我期待着中央电大有更多的创新,更大的发展,更加充满活力。我也殷切希望电大的学生们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自强不息,学有所成。
努力吧,中国广播电视大学一定能成为中国教育界一颗璀璨的明珠。
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 胡东成
二OOO年八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