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本校规与JB/T 1267-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增加了前言;
--标准的总体编排和结构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了修改;
--在原标准表3力学性能中,对Ⅲ级锻件的Akv加注:除25Cr2Ni4MoV外,冲击功数值为Aku;
--在原标准4.5中磁性能:由原来B≥2.04T修改为B≥2.0T;
--在原标准5.2.1.3中的:a)在两处套料棒靠槽底部位取两个拉伸试样(各取一个),紧邻拉力试样的外端分别取一个室温冲击试样和一个测定脆性转变温度的试样。和b)其余两处套料棒应采用的相反方式,即外端取两个拉伸试样(各取一个),靠槽底部位分别取一个温室冲击试样和一个测定脆性转变温度的试样。现修改为5.2.4c)中的1)在一根母线上套取一个拉伸试样和两个室温冲击试样。2)在和直径对称的另一根母线上套取一个拉伸试样和两个测定脆性转变温度的试样;
--在原标准5.3.1中增加了环芯法测量残余应力的方法标准JB/T 8888。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德阳大型铸锻件研究所归口。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订货要求
4 技术要求
4.1 制造工艺
4.2 化学成分
4.3 力学性能
4.4 残余应力
4.5 磁性能
4.6 晶粒度
4.7 硬度
4.8 无损检验
4.9 尺寸、公差和表面精粹度
5 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
5.1 化学成分分析
5.2 力学性能检验
5.3 残余应力试验
5.4 磁性能测定
5.5 晶粒度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