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Contagious: Why Things Catch On
- 原出版社: Simon & Schuster
【插图】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从买轿车、买衣服、吃三明治,到给孩子取名字,你是否知道为什么某些产品会大卖,某些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某些电子邮件更易被转发,或者某些视频链接被疯狂地点击,某些谣言更具传播力,某些思想和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你的大脑……这本书将为你揭示这些口口相传和社会传播背后的科学秘密,并且告诉你如何将产品、思想、行为设计成具有感染力和传播力的内容。
无论你是大公司的管理者,还是努力提高公司知名度的小企业主,无论你是官员或政客,还是非营利性组织的工作者,只要你想传递信息,就请翻翻这《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市场营销学教授乔纳伯杰通过多年的调查和实验研究,将在这本书里以故事讲述的方式告诉你让所有类型的产品、思想、行为疯狂传播的科学方法。
作译者
目录
前言/01
为什么产品、思想、行为能够流行 / 04
社会传播 / 08
如何进行口碑传播 / 11
是不是某些事件本身就具备口头传播价值 / 17
研究社会影响的过程 / 20
感染力的六条原则 / 24
第一章 社交货币/31`
铸造一种新形式的货币/ 36
内在吸引力 / 40
杠杆原理 / 49
游戏竞赛 / 58
使人们感觉像自己人 / 59
动机 / 67
请不要外传?很好,是的。或许你一个人知道,足矣 / 69
第二章 诱因/71
代理人的传播声 / 73
为什么人们更加喜欢谈论某些特定的产品 / 77
临时口碑传播与持续口碑传播之间的行为差异 / 79
前言
李光斗
——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
在苹果公司每发布一款电子产品的前夕,粉丝们都会在专卖店门口彻夜排队、人头攒动;可口可乐只有一种口味,却可以畅销一百多年而长盛不衰,足迹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迈克尔杰克逊在世的时候,他的演唱会门票万金而难求其一;2013年“双十一”天猫实现单天销售额突破350亿元,仅小米手机一家就实现了5.53亿元的销量。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流行,这一切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自腾讯推出微信之后,在短短3年之内,其注册用户就超过6亿人。在新浪推出微博的短短几年之内,其注册用户也突破了5亿人大关。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方式与几年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传统企业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营销时代: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自上而下,而是变成了多点对多点的立体网状结构。每个人都能自由地传播信息,也能听到几乎任何你想听到的任何人的声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媒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限于一对一,而是变成了群体对群体,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也可能只是在信息的洪流中一闪即逝,激不起一片浪花。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向我们扑面而来,我们的大脑也会自动过滤掉所有无聊、无用、无意义的信息,以防被过量的信息撑爆。普通的营销手段已经越来越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挑战,任何微小负面的消息都可能通过微博、微信的传播放大到尽人皆知;同时,企业也坐拥巨大的机遇,好的策划和组织可使一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如果想让你的品牌迅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想让你的产品迅速赢得市场,那么就需要用好事件营销这把锋利的武器。
事件营销可以将广告新闻化,化解消费者的抵触情绪,从而让消费者易于接受;新鲜、独特、不易重复的特点使人难忘;好的事件营销能够促成媒体的自发报道和消费者的主动参与和传播,使品牌和产品像病毒一样迅速流行开来。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棒一样神奇,让100万美元的广告费看起来像是1亿美元,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从而打造企业通向成功的捷径。就如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茅台酒瓶被摔和张瑞敏在1985年用大锤砸冰箱一样,成功的事件营销使品牌的美誉度迅速流行,使传播如虎添翼。
事件营销是把双刃剑,它将品牌置身于聚光灯和消费者的放大镜下。若运用得当,充分体现了品牌的优势,则将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然而,若运用不当,缺点反而会暴露得更加明显,则实在是自掘坟墓。那么,什么样的事件可以迅速流行?什么样的事件对品牌美誉度有大幅度的提升?这需要探究流行背后的秘密。
沃顿商学院的市场营销教授乔纳伯杰在《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一书里,很好地揭开了流行的秘密,告诉我们流行的背后是什么在发挥作用。在这本书中,乔纳伯杰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逻辑分析了当下社会上流行事物的存在本质,既包括传播学思想,也包括营销学理念,并在各自的基础之上以流行的事物和载体为依据,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实用价值和故事,是由乔纳伯杰总结的让一切事物疯传的STEPPS六个原则。他认为正是这些因素的作用,使得包括故事、新闻和信息,以及产品、思想、短信和视频等在内的传播内容具备了感染力,形成了它们被广泛传播的深层次原因。如果人们在一开始就能考虑到这六个原则,做到其产品和思想具备以下特性——包含社交货币、容易被激活、能够激发情绪、有公共性和实用价值,并融入到故事中,就可以设计并制造出具有高度感染性的内容,则成功就有了70%的把握。而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些原则如何作用于内容传播,作者又分别针对每条原则给出了详细的事例引证,并糅杂相关的营销理论进行归纳和说明,使内容既趣味可读,又客观可信。
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需求增加、经济萎靡、信息过载,普通的打广告、打价格战的传统营销手段已经很难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许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启发。
媒体评论
——丹尼尔·吉尔伯特 哈佛心理学教授,《撞上快乐》的作者
“为什么某些思想几乎能够一夜流行,而另一些却石沉大海?为什么有些产品会无处不在,而另一些则无人问津?乔纳·伯杰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并在这本书中揭示了疯传的秘密。”
——查尔斯·都希格 畅销书《习惯的力量》的作者
“假如你想用更小的预算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请不要错过这本书,它将告诉你如何让事物疯狂地传播。”
——奇昔·希思 《粘住》的作者
“揭开流行背后的秘密,引爆潮流的营销艺术,让你的品牌像病毒一样疯传。”
——李光斗 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
“有些流行的背后有故事,许多流行的背后有规律。这本书告诉了读者故事与规律的背后还有些什么。”
——衰岳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对于严肃的市场营销专业人土而言,本书不太可能提供任何惊人的新观点。但如果你是一位非专业人士,并试图了解在一个只有三分钟热情的社交媒体上瘾者比比皆是的世界中,怎样才是制造影响的最佳方式,那么本书能够给你提供充足的思考素材。”
——《金融时报》
“伯杰揭示了流行产生的秘密,告诉我们为什么某些产品、思想和行为会获得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本书是继《引爆点》和《魔鬼经济学》之后的又一佳作,书中富含既有娱乐性又有解释力的案例,并突破性地将关注点从在线传播技术转移到人际传播因素之中。”
——《科克斯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