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培养孩子方式方法至关重要
成就孩子
科学引导势在必行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第一章 教育方式心理定律
——培养孩子,方式方法至关重要
很多父母总是迷惑,家庭教育为什么总是很失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例如,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管教过严或者过宽,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成长。
1. 适度法则:家庭教育要宽严得当
2. 手表定律:父母教育方针要统一
3. 天赋递减法则:趁早发掘孩子的天赋
4. 榜样定律: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
5. 倒U形假说:别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
6. 木桶定律:补齐孩子的成长短板
7. 感觉剥夺:让孩子感受多彩的世界
8. 天鹅效应:溺爱带给孩子的其实是伤害
第二章 沟通教育心理定律
——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里去
沟通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唯一的通道,然而如何才能听懂孩子的话,明白孩子心中的想法,也让孩子听自己的话,与孩子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沟通,是现代父母经常面临的一个难题。
9. 欧弗斯托原则:父母会说话,孩子才会听话
10. 霍桑效应:爱他就听他“抱怨”
11. 心理暗示:积极的暗示胜过讲道理
12. 代沟效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沟通
13. 理发效应:孩子也喜欢被赞美
前言
我们都知道,人的心理支配行为。做父母的如果明白这一道理就不难解决教育孩子的问题了。其实,只要做父母的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不难明白孩子的一些行为与问题,也就知道该如何去引导自己的孩子了。用一句更为贴切的话来说就是,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了解孩子的心理是正确而有效地引导孩子的前提。
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曾有言:“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如果父母能够做到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知其心”,“尽其材”,然后“救其失”,那么,父母就学会了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了全面把握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学会了有针对性地“长善”和“救其失”,最终能使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人。所以,了解孩子的父母能成就孩子的一生。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呢?这就要求为人父母者,在平时生活中掌握一些科学的、常见的心理学知识,总结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一些心理现象及其背后的心理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父母才能够科学地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巧妙地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而帮助孩子树立良好习惯,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幸福快乐的孩子。
父母培养孩子的过程,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好父母才能成就好孩子。优秀父母不仅仅需要必备一些民主、大度、平等、明理的好品质,还应该认识到自身的种种不足,努力摆脱这些局限。父母应该不断地反省自己、改善自己,这样才能陪着孩子走上健康、快乐、成功的人生之路。
本书就是从这点出发,列举了在家庭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些心理定律,以及父母在这些心理效应下应该如何科学地培养孩子。例如:
“榜样定律”告诉父母:父母的品德、人格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如果父母的榜样出现了偏差,孩子的思想行为就会出现偏差。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代沟效应”告诉父母: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人格,父母如果能够站在理解的基础上与孩子进行沟通,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破窗理论”告诉父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弥补孩子的先天不足,诱发孩子的潜能。因此,父母应该尽可能地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路径依赖”告诉父母:孩子的习惯就像是走路,如果人们选择了一条道路,就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好习惯需要慢慢培养。
……
总而言之,为人父母者只有掌握了心理学知识,才能够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而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并有效地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塑造孩子积极的性格,成就孩子美好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