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1.1 文法与语言的形式定义
1.1.1 要点提示
1.1.2 习题解析
1.2 推导树与二义性文法
1.2.1 要点提示
1.2.2 习题解析
1.3 综合题
1.3.1 习题解析
第2章 有限状态自动机和词法分析
2.1 有限状态自动机
2.1.1 要点提示
2.1.2 习题解析
2.2 词法分析
2.2.1 要点提示
2.2.2 习题解析
2.3 综合题
2.3.1 要点提示
2.3.2 习题解析
第3章 自顶向下旬法分析
前言
编译原理这门课程,涉及面较广,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理解、掌握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解答习题时又难以抓住要领。本书根据编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精选了该课程主要内容的典型习题,试图通过有针对性地分析习题的求解思路,详尽地给出习题的解答过程,帮助读者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以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共分8章。第1章对编译的对象--形式语言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讨论。第2章涉及正则文法及其数学模型有限状态自动机的理论方法,并讨论了词法分析程序的实现。第3章、第4章介绍了上下文无关文法的确定性分析的两类方法--自顶向下句法分析和自底向上句法分析的内容。第5章作为难点之一,着重给出了句法制导翻译与中间代码生成的各种实现方法。第6章讨论运行时存储与环境的建立及其管理的各种方法。第7章是代码优化的内容。第8章选择一些综合性的习题进行完整的分析和解答。每章节首先给出简要的提示,帮助读者复习一些主要的概念、定理和方法,随后的习题解析针对每道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难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尽可能地给出各种解答方法,详尽、规范地描述解题过程。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学习指导书、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报考相关专业研究生或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考试的读者复习参考。
本书的完成是编者多年来从事编译原理教学实践的积累,亦得益于多种教科书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生人学试题,同时也与黄海涛、嵇海明、李晶等人的帮助密不可分,他们在录入、校验、资料搜集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的提问给了编者许多解决问题的动力。尽管如此,限于编者水平,书中的错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诚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0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