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测量入门与提高》
前言
第1章测量基础知识1
1.1概述1
1.2测量常用知识2
1.2.1计量单位2
1.2.2测量方法的分类3
1.3误差和公差4
1.3.1误差4
1.3.2公差5
1.4测量误差5
1.4.1概述5
1.4.2测量误差的分类7
1.4.3测量精度和测量误差7
1.5测量误差与测量数据处理8
1.5.1测量误差及处理方法8
1.5.2有效数字及处理原则12
第2章常用计量器具15
2.1计量器具的选择15
2.1.1正确选择计量器具的意义15
2.1.2选择的计量器具符合科学和合理的原则16
2.1.3计量器具选择原则16
2.2计量器具基本知识21
2.2.1计量器具的分类21
2.2.2常用计量器具的测量原理与基本结构22
2.3极限尺寸与通止规23
2.3.1概述23
2.3.2极限尺寸判断原则24
2.3.3极限量规27
2.4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30
2.4.1量具、量仪的使用30
2.4.2环境对计量器具的影响31
2.4.3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32
第3章尺寸测量34
3.1光滑孔、轴尺寸公差与配合基本术语及定义34
3.1.1孔与轴的定义34
3.1.2尺寸的术语和定义35
3.1.3公差与偏差的术语及其定义36
3.1.4配合的术语及定义42
3.2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45
3.2.1标准公差系列45
3.2.2基本偏差系列50
3.2.3代号识别51
3.3公差与配合的应用54
3.3.1基准制的选用54
3.3.2公差等级的选择55
3.3.3配合的选择55
3.4长度尺寸测量工具57
3.4.1简易量具57
3.4.2游标卡尺62
3.4.3千分尺66
3.4.4指示表71
3.4.5万能测长仪75
3.5测量注意事项79
第4章角度的测量82
4.1常用角度量具及使用82
4.1.1直角尺82
4.1.2万能角尺83
4.1.3万能游标量角器85
4.1.4正弦规88
4.1.5水平仪89
4.1.6平直度测量仪92
4.2角度测量实例93
4.3圆锥体的测量95
4.3.1锥度量规检验法95
4.3.2锥度角度尺检验法96
4.3.3锥度正弦规检验法96
4.3.4用钢球和圆柱测量锥角97
第5章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99
5.1几何公差99
5.1.1几何公差的概念99
5.1.2形状公差带的定义与标注101
5.1.3位置公差带的定义与标注104
5.1.4公差原则117
5.2形状误差的测量119
5.2.1直线度误差的测量119
5.2.2平面度误差的测量119
5.2.3圆度误差的测量119
5.3位置误差的测量119
5.3.1定向误差的测量120
5.3.2定位误差的测量121
5.3.3跳动误差的测量122
第6章表面粗糙度的测量124
6.1概述124
6.1.1表面粗糙度的相关概念124
6.1.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125
6.1.3表面粗糙度参数值127
6.1.4表面粗糙度的选用129
6.1.5表面粗糙度的标注130
6.2表面粗糙度测量器具130
6.2.1表面粗糙度比较样板130
6.2.2光切显微镜131
6.2.3干涉显微镜132
6.2.4表面粗糙度仪132
6.3表面粗糙度的测量133
第7章螺纹的测量135
7.1螺纹联接的公差配合135
7.1.1概述135
7.1.2公差原则在螺纹几何参数中的应用137
7.1.3普通螺纹的公差和配合137
7.2螺纹的测量143
7.2.1综合测量143
7.2.2单项测量150
第8章齿轮的测量162
8.1圆柱齿轮的公差162
8.1.1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主要误差评定163
8.1.2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的主要误差的评定168
8.1.3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主要误差评定171
8.1.4传动侧隙合理性的评定172
8.1.5齿轮副影响传动质量的误差评定173
8.2圆柱齿轮误差检测177
8.2.1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主要误差检测177
8.2.2影响传动平稳性的
主要误差检测184
第9章精密测量仪简介186
9.1三坐标测量仪186
9.1.1三坐标测量仪对测量室的要求186
9.1.2如何选用适合自己需要的三坐标测量仪187
9.2表面轮廓测量仪188
参考文献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