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立足中考大纲,探究知识内涵。解读奥赛真题,揭示思维规律。点击中考难题,登上名校殿堂。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二章 光的反射
第三章 光的折射
第四章 物态变化
第五章 电路
第六章 电流 电压 电阻
第七章 欧姆定律
第八章 电功和电功率 安全用电
第九章 电和磁 无线电通信常识
第十章 综合实验
综合练习一
综合练习二
参考答案
书摘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有声音必定有声源。但有声源却不一定有声音。
2.声音的传播
声音靠介质(包括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3.回声
回声是声音遇到山崖、墙壁等障碍物反射回来传人人耳的声音。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0.1s。
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
音调反映声音的高低。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弦乐器音调与弦的粗细、长短、松紧有关。
人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2000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
2.晌度
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计量声音响度大小的单位是分贝(dB)。
3.音色
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不同的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音色各不相同。
4.声音三要素区别
音调、响度与音色虽都是声音的特征,但三者的含义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物理意义不同。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则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声音特色。
(2)被决定的因素不同。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和离声源远近有关;音色由发声体本身所决定,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
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