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Molecular Biology(5th Edition)
【插图】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生命科学、医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科研人员
Robert F. Weaver的《分子生物学》一书历经十余年,已更新到第五版。**版本秉承了本书的优良传统,特色鲜明、内容详尽,图文并茂,易读易记。突出的特点是本书极富逻辑性,编写人性化,每个结论都由具体实验得出,这不但让读者记住了实验方法,更可以感受到分子生物学的精妙与美。此中文版排版清晰、美观,并赠送包含原版彩图的光盘。《分子生物学》第五版将是分子生物学领域内更好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分子生物学(原书第五版)》中理论讲述逻辑严密,实验过程提炼清晰,特色鲜明、内容详尽,图文并茂,易读易记,是一本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以及从事该方面科研、教学工作的人员不可多得的优秀参考书。
作译者
1971年他受聘于堪萨斯大学,任生物化学助理教授,后晋升为副教授,并于1981年任教授。自1984年以来,他一直担任生物化学系的系主任,1995年开始担任文理学院副院长。
文理学院管辖14个不同的系和研究中心,Weaver教授分管科学和数学系。作为一位分子生物学教授,他主讲分子生物学概论和癌症分子生物学两门课程,并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实验室进行感染鳞翅目幼虫的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Weaver教授的研究受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美国癌症协会的资助,发表了多篇科学论文。并且他还与同事一道合著了两本遗传学教科书,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写过两篇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文章。作为美国癌症协会的研究人员,他在欧洲的两个实验室(瑞士的苏黎世和英国的牛津)分别进行了一年的访问研究。
目录
第I部分 导论
1 分子生物学简史
2 基因的分子特性
3 基因功能简介
第II部分 分子生物学方法
4分子克隆方法
5 研究基因及基因活性的分子工具
第III部分 原核生物的转录
6 细菌的转录机制
7 操纵子:细菌转录的精细调控
8 细菌转录机制的主要转换模式
9 细菌中D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第IV部分 真核生物的转录
10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及其启动子
11 真核生物中的通用转录因子
12 真核生物的转录激活因子
13 染色质结构及其对基因转录的影响
第V部分 转录后加工
14 RNA加工I:剪接
书摘
许多真核基因的激活需要染色质重建。几种不同的蛋白质复合体执行这一重建任务,它们都有ATPase活性,可以控制ATP水解,为染色质重建提供能量。依据ATPase组分的不同可区分重建复合体。其中两个研究最清楚的复合体是SWI/SNF和ISWI。哺乳动物的SWI/SNF复合体以BRG1为其ATPase,还有9~12个BRG1-相关因子(BAF)。其中一个高度保守的BAF叫做BAF155或BAF170,它具有负责组蛋白结合的SANT结构域,可帮助SWI/SNF结合到核小体上。重建复合体的ISWI家族具有SANT结构域和另一个叫做SLIDE的结构域,SLIDE结构域可能参与DNA结合。
对染色质重建机制的细节还不清楚,但确实涉及核小体的移动,伴随DNA与核心组蛋白间连接的松弛。与核小体中非催化DNA的暴露,或核小体沿一段DNA简单滑行不同,被催化核小体的重建涉及与核心组蛋白对应的核小体DNA不同构象的形成。
ChIP分析可以揭示在激活期间与基因结合的蛋白质因子的顺序。酵母HO基因活化时,首先结合的是Swi5,接着是SWI/SNF和SAGA,后者含有HATGcn5p,然后是通用转录因子和其他蛋白质。因此,染色质重建位于该基因激活的第一步,但是不同基因的蛋白质结合顺序也不尽相同。
……